1樓:網友
1 只有動機而未採取實際行為則不構成犯罪。
2 定犯罪的要素有:主觀意識、行為產生、因行為而造成實際的損害,行為與損害之間有因果關係。
3 採取行動了但由於客觀因素而未得逞的稱為「犯罪未遂」。
2樓:網友
這個需要分很多種具體情況,違法犯罪有危險犯、行為犯、結果犯等,犯罪形態又有預備、未遂、中止、既遂等,所以情況得區別對待,不清楚的話查查刑法分則就清楚了。
3樓:骷髏打手襯
不違法 除非是危害國家公共安全之類的犯罪 否則沒有犯罪行為便不算是違法。
4樓:古語草
不違法,一般要主客觀相結合才能構成犯罪。
不過我國有些犯罪是不需要以實際犯罪行為為構成要件的,未實施犯罪行為但實施一定的行為也可構成犯罪,像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資訊罪;未遂也屬於犯罪。
5樓:何京宴
不構成。只有實施了才是犯罪。我國沒有想象犯罪的。
6樓:憐晴
不會。一切以證據為準。
只有犯罪動機是否違反刑法
7樓:羅長江
「只有犯罪動機」不違反任何法律。
8樓:杭州希諾化工
只有犯罪動機是指有主觀意識或已經準備實施,但是因為客觀或主觀意識終止實施未造成犯罪事實的描述。從刑事案件立案來說這不能算犯罪,但是非主觀意識終止如被公安機關事先知曉採取措施導致犯罪終止另當別論。但是舉報導致犯罪終止時可以算立功表現,也就是說,預備犯罪者可能被追究相關治安處罰。
9樓:杭州田
有動機,沒有犯罪行為不違反刑法。
有犯罪動機,但未有犯罪事實。請問構成犯罪嗎?
10樓:
不構成犯罪;
犯罪動機是酌定的量刑情節,一般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也就是說是不是構成犯罪,犯罪的動機一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犯罪動機一般只作為量刑時法官酌定考慮的情節;而犯罪結果或者說是危害後果,在以結果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中是不可或缺的構成要件。
11樓:網友
構成犯罪已實施犯罪行為為前提。犯罪動機一般是指一犯罪行為實施後,在評價犯罪者的主觀方時考慮的酌定情節。
在沒有實施犯罪行為時,一般不稱犯罪動機而稱其為犯意。
犯意不在刑法懲罰範圍,刑法只懲罰行為。
12樓:網友
不構成 想法可以有 千萬不能做。
13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來說不構成,但要看具體情況。
有作案動機但沒有構成犯罪的是否要受到法律制裁
14樓:柳生秋葉子
沒有實施犯罪就是無罪的,無論其是否有作案的動機,既然無罪所以法律制裁更是談不上。就好比你跟鄰居鬧不和,鄰居天天鬧著要殺你,有動機但是從來沒有實施殺你這個行為,所以沒有構成犯罪。
15樓:網友
犯罪終止,不構成犯罪。
16樓:匿名使用者
犯罪中止,不觸犯法律是不會懲罰的。
17樓:網友
所謂的「作案動機」具體是什麼?有沒有什麼行為?
有動機但卻沒有付諸行動是否構成犯罪
18樓:網友
如果只有動機但卻沒有付諸行動的,不構成犯罪。
實施了犯罪行為,但無犯罪動機,不夠成犯罪嗎
19樓:yoyo鯉魚
犯罪動機只是量刑情節,不是犯罪構成必備要件,沒有動機不影響犯罪行為的定性,只是沒有動機會作為量刑情節在判決時給予考慮。
20樓:網友
只是量刑情節是不是犯罪構成的必要組成部分動機不影響犯罪定性,只是沒有移動作為量刑情節的量刑要考慮犯罪動機。
21樓:網友
都實施行為了,還不犯罪?跟動機有半毛錢關係。
22樓:金州磐石
犯罪動機並不是犯罪的必要條件,既然實施了犯罪行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必然構成犯罪。
23樓:旅行的拖鞋
構成,除非犯嫌疑人是無行為能力人。
24樓:彭子鑌
如果符合犯罪的條件,也構成犯罪。
有犯罪動機並實施犯罪但未造成嚴重後果是否應該作為刑事案件立案偵查
25樓:聽星玲語
首先,公安機關不按照殺人未遂進行刑事立案是可以的,因為這個符合刑法第十三條,「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所以可以的。但是你可以正式起訴他,根據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也可以申請民事賠償,無論多少錢他都要賠償。
有證據,有主觀故意和客觀傷害,直接去法院起訴。
想打死某個人但是沒有實施,算犯法嗎?
26樓:明慧且樸實的牡蠣
故意殺人罪是結果犯,必須要有殺人的思想動機和實施侵害的結果才能構成,只有想法卻並未實施行為,肯定不構成犯罪。
27樓:來自南北湖幸福的白背兀鷲
想一想都沒關係,但是不能去做,但是也不能去大聲的說出來就警告對方,這就屬於恐嚇罪了。所以說還是注意點。
28樓:荊萊
根據法律規定,只是有犯罪動機,但是沒有實施犯罪的,不算違法犯罪。
只是有殺人的想法但未實施,算不算**未遂?
29樓:雅盛超
只是殺人的動機而已。
沒有行為,沒有後果。
不屬於犯罪,刑法第二十二條 內【犯罪預備容】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三條 【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0樓:堅錚事務所
故意bai殺人(未遂)罪,根據我國《du
刑法》第二百。
zhi三十二條的規定,是dao
指故意的非法版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由權於行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為。樓主的描述中應當加上導致被害人未死的原因。如果該原因,是行為人無法控制和**的,那麼就是未遂。
如果行為人主動放棄的,那叫中止。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是想傷害受害人的,那叫故意傷害。總之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要從主觀和危害結果上綜合考慮。
31樓:網友
你那個只是有**動機,並沒有實施所以不算!**未遂是說想殺人並且實施,沒有殺成功,人逃跑了或者受傷了。
32樓:翎羽瓊兒
實施了對方還活著才算吧。
有人掐著別人的脖子屬於什麼犯罪行為
掐bai著別人的脖子不一定就du是犯罪行為。兩人娛zhi樂,一dao 個人掐著另一個人的脖子版,權這不違法犯罪。兩人因事發生爭執,一個人掐著另一個人的脖子,這屬於毆打他人,違反治安管理,應當根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規定,對違法行為人進行處罰。一個人以剝奪另一個人的生命為目的,掐著另一個人的脖...
犯罪行為實行行為危害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
這三個是不是一個概念層次 犯罪是非法的,是負責的行為,該行為的合法利益衝突和刑法 的可能性。實現簡單的行為,是行為根據刑法的構成要素,併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的型別。傷害行為是不是一個法律概念,但是一種生活理念。簡單的危險範圍,犯罪行為是有害的,有害的行為,包括非法和非道德的行為。從另一個角度看,實施的...
為何不能對任何犯罪行為都處以極刑?
這個問題問得好,在我學習法律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首先要更正一點,說我國刑罰人性化,比起歐洲來還算很嚴重了,西方某些國家不老是說我們不講人權嘛,他們殺個人都不用判死刑,九七年歐洲就完全廢除死刑了。前幾年挪威乙個 開槍打死多個人不也沒判處死刑麼。根據法理的角度來說,刑罰的目的是教育人,而不是懲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