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8萬4千法門
淨空法師---什麼叫一乘法?這一生當中就成佛,而且成的是究竟圓滿佛,這才叫一乘。密宗裡面也常說「即身成佛」,那個成佛不是究竟了義。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跟我們講得很多,那一種成佛,充其量成的是藏教佛,比法身大士還差得很遠;換句話說,還沒有到明心見性,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天台家講四教,藏通別圓,就是四種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此地所講的一乘了義就是講圓教佛,這個法門教我們一生成就圓教的佛果,所以它是『一乘了義』
如果即身成佛的話,那成的是什麼佛
2樓:8萬4千法門
密宗提供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為成佛。一班無知之人,便認做成福慧圓滿之佛。則是以松栽為棟樑,其材可以為棟樑,非現在即可為棟樑也。
一切法門,皆須以戒定慧之道力,斷貪嗔痴之煩惱,煩惱斷盡,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頗有此種人,而今則恐全世界也無一二人可得也。是以愈向後,愈宜專修淨業也。
密宗法門,不可思議,而今之傳者,多失其宗。以持咒三密之功,消除煩惑,則為正義。而傳之者,以神通吸動人;學之者,無一不以得神通為事。則是尚未能扶壁而行,而欲騰空遠遊,何可得乎?
密宗提供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為成佛。一班無知之人,便認做成福慧圓滿之佛。則是以松栽為棟樑,其材可以為棟樑,非現在即可為棟樑也。
十七年有某某在上海提倡密宗,一百日成佛。上海有信心者,鹹依之學。十八年夏,有豔其名,欲藉此求利,請至北平,四十八日成佛,比在上海快一半。
至十九,北平、天津、上海皆 不能容,回家還俗,可吧之至。了生死法,淨土法門,最為穩當。無論何等根性,若具真信切願,至誠懇切持唸佛號,求生西方者,臨終必蒙佛力加被,往生西方。
此之法門,乃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一切法門,皆須以戒定慧之道力,斷貪嗔痴之煩惱,煩惱斷盡,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頗有此種人,而今則恐全世界也無一 二人可得也。
是以愈向後,愈宜專修淨業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99頁 復石金華居士書)
佛教裡所說的「成佛」是一種什麼境界?什麼才稱之為「成佛」?
3樓:霖然飄乎
意譯覺者、知者、覺。覺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
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凡夫無一具足,聲聞、緣覺二乘僅具自覺,菩薩具自覺、覺他,由此更顯示佛之尊貴。不應把佛理解成神通廣大的神仙,佛者覺也。
即得到了大智慧,將宇宙萬物三屆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漢語中的「聖」、「賢」等詞有相近之處,但當時譯經者因為覺著漢語中的「聖」「賢」等詞尚不足以形容佛的覺悟和修行,所以創造了「佛」這個詞彙。
簡單的說,佛就是『覺者』,『乙個覺悟的人』。
也許更明確一點,應該說佛是乙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
還有乙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普遍地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說:佛是乙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乙個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巴利文和梵文的 「佛」 字 buddha 音譯成漢語應為「布達呀(二合音)」即「佛陀耶」
佛』是『佛陀耶』的音譯,國人喜歡精簡故簡化只稱乙個佛字。佛、覺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屬小乘,但求獨善其身。
覺他』是菩薩,有慈悲心,自動教化眾生,為不請之友。『覺行圓滿』是佛。『圓滿』非指度生人數,而是由心性上講的。
我們心性有三種煩惱,一為見思煩惱,自覺者見思煩惱斷了。覺他者能兼斷塵沙,自行化他。還有根本無明,把見思塵沙無明斷盡,又斷根本無明即圓滿成佛。
4樓:簫灑舞劍
「成佛」是佛教語,謂永離生死煩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菩薩因位之行六度及十度萬行究竟圓滿而成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之成「佛」。真言立三種之即身成佛,天台立四種之成佛,《佔察經》說四滿成佛。
日本民間常以死者得到超度,謂之「成佛」。
成佛的方法很多,不同的佛教宗派有不同的成佛方法。當前,在國內佛教有三大宗派,實踐三種成佛方法。
頓悟成佛。來自禪宗,禪宗認為成佛與否完全在人的一念之中,而這個一念就是人對人生的「覺悟」。什麼時候覺悟了,什麼時候就可以成佛。
修身成佛。來自密宗,密宗主張模仿釋迦摩尼佛成佛的過程才能成佛,因為釋迦摩尼佛給人展現了成佛的全部過程。所以,密宗認為只要人的思想、言行和身體都修行的和佛一模一樣,即所謂「身口意」和佛一樣,就可以成佛。
到西天修行成佛。
來自淨土宗,淨土宗的成佛方法最簡單,念阿彌陀佛,然後就可以被接引到西天淨土,在那裡可以在佛的幫助下成佛。所以,按照淨土宗的方法,想成佛只要每日念阿彌陀佛就行。
5樓:王子亦大家
佛教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然而現今的中國民間佛教已和釋迦牟尼起初創立的佛教大相徑庭,風牛馬不相及。實際上釋迦牟尼是聖人,偉大的思想家,他自稱是人、不是神,而且他不拜神,亦不準信徒拜偶像。
可是他死後就被後人神化,他的教訓亦被曲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現在的佛經並非都出自釋迦牟尼,梁博士解釋說,釋迦牟尼生前並沒有編錄自己的教理,起初的佛經都是經信徒代代口傳並非筆錄,直到他死後五百年才被收集整理成冊。
經五百年口傳的佛經難免會有失真和偏差,更重要的是一些信徒在口傳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教訓,從而導致現今的佛經浩瀚入海、內容不一,甚至多處彼此矛盾。可見現今的佛經已不再是釋迦牟尼的教理了。」
民間佛教另乙個「創造」就是菩薩。釋迦牟尼並沒有提出「菩薩」,廟裡供奉的菩薩像更是違背釋迦牟尼教理的。篤信佛教的阿育王曾下令剷除一萬八千個雕刻偶像者,因為信仰虔誠的阿育王深知拜偶像是違反佛教宗旨的。
至於中國老百姓廣為信奉的觀音菩薩更是經過後人不斷「改裝」而成。梁博士說,觀音是佛教徒把來自印度的慈悲神和自在神組裝而成的新神,起初的觀音是男子且留著鬍子,後被中國佛教徒改成女子。「可見觀音不過是後人杜撰的產物。
而其所謂的菩薩顯靈都是邪靈的工作。」
6樓:網友
不能說是境界,因為眾生本來是佛,佛性也是不生不滅的,把執著妄想一層層剝掉就是佛了。成佛可以說就是得到了最高的智慧,最高的快樂。
7樓:六球球
如果自然達到『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一點功都不要用了,幾乎類似道家的『無為』。當然,這其中是有層次的,真正達到『無修無證』,那是完全成就了,是成佛的境界。
8樓:阿戲
出家人是為了普渡重生,不一定你一輩子唸經 然後會變成佛的,給你講個故事 從前有個獵人年過半百,妻子和兒子先後都死了,家裡只剩他一人,後來他就在也沒有打獵,他知道了因果報應,為了贖罪殺了那麼多的生靈,他決定跳崖 ,路上遇見一位老和尚,和尚一輩子一直在唸經,自從出家就一直吃齋菜,獵人和和尚相互打招呼就各自走各自的路了,和尚回頭看看獵人,獵人加快腳步就走了,和尚就一直跟著獵人,獵人到崖邊,沉思了一會,就跳崖了,這一跳,獵人飛昇沖天,變成佛了。和尚一看,心想我一輩子唸經,我也可以成佛,就接著去了崖邊,二話不說跳崖摔死了。
9樓:網友
神秘玄妙的道路。或者是真理。
椰酥在**?不是已經化成肥料---裹屍布了麼?
所以你應該信serveme,serveme是獨一真神。
10樓:
佛的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佛的行: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唸佛。
阿羅漢:正覺;
菩薩:正等正覺;
佛:無上正等正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成佛。
南無阿彌陀佛。
11樓:紅杉之王
王子亦大家師兄,你說的欠妥。佛法非釋迦世尊一人所創,所說。
凡是符合佛法教義的道理都可以稱為佛法,為何後世之人就不能說佛法呢?
菩薩現男相,女相都可隨意。世尊不也現過鹿王之像嗎?
12樓:網友
佛還有塊舍利,耶穌只有裹屍布——還一直在掙真的假的。。
13樓:頂禮放下
佛事一種非常圓滿的境界。包含三個方面一:自覺,即自己覺悟,徹悟人生和世界的道理。二:覺他,即也能使別人覺悟。三:覺行圓滿,指在自覺和覺他這兩方面都圓融無礙。
即是無上正等等覺,在外在方面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相好。
這是佛經裡說的。 合十!
14樓:熊貓油油
從佛的十個稱號裡面可以看出來一些……
如來——回到真正本來的面目,不被任何假象迷惑應供——足堪世間一切人恭敬供養。
正遍智——中正、遍及一切的智。
世間解——佛是世間一切問題的答案。
調御丈夫——調御一切道、法、煩惱的大丈夫。
15樓:那須宗基
聽過一句話嗎:朝聞道,夕死!
這就是成佛!
至於成佛的境界:問那些得道成佛的大大們吧!
16樓:網友
想知道佛境界,建議讀讀《圓覺經》。
成佛沒成佛,自己知道。
17樓:金剛馬天正
我想做乙個好人應該比做乙個佛要好吧。
答:如果即身成佛的話,那成的是什麼佛
18樓:aaa**王
即身成佛 就是說明這個人夠成佛的標準了 什麼佛 就是名字問題了 就是成佛了 無執著心 、分別心、 妄想了 就成佛了···
佛教密宗的「即身成佛」怎麼解釋
19樓:息滅貪瞋痴
即身成佛意思是就這個身體成佛。學淨土的人,要往生極樂世界換紫磨真金身,才能成佛。學密宗的人不需要換身體了,就這個身體成佛!這是上根人修的法門。
能不能即身成佛
20樓:曹記中
能!需要聽楞嚴經法華經的透徹講解。但即身成圓滿佛的機率太小了,只有法華經中的龍女是當下成圓滿佛。
修行與成佛,人真的可以修成佛嗎?
修行,即修正錯誤的行為。我們未覺悟的凡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錯誤的,可以說時時刻刻都在造作無量無邊的業,最後導致無休止的輪迴。而修行就是從此警醒,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功德圓滿時就成佛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修行和成佛可以劃等號。修行就是修心,修念頭。一念覺,一念佛,念念覺,念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所...
什麼是涅槃成佛啊,涅槃成佛的意思
就是入於大定,捨棄肉體,靈魂寂靜無礙快樂,超越輪迴,證得神通,就是涅槃成佛。涅槃,佛教教義。又譯為 泥曰 泥洹 泥畔 涅槃那 等,意譯為 滅 圓寂 滅度 寂滅 安樂 解脫 不生 無為 等。所謂 滅 意為滅除生死因果。滅度 意為滅除生死因果,度脫生死瀑流。寂滅 意為滅生死之大患,寂靜安穩。安樂 意為安...
成佛了還會在因緣中流轉嗎
問 妙法蓮華經 說我們原來是佛,現在迷了,那我們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後,還會不會再迷呢?大安法師答 不是這麼理解的,你理解錯了。妙法蓮華經 是告訴我們 我們都具有佛性,不是說我們已經是佛,以後又迷了,不是這個意思。就好像一塊礦石,這礦石有金子。你只能說礦石是含有金子,但你不能說這塊礦石當下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