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好讀書淡泊名利的下聯

2025-07-06 11:35:23 字數 1378 閱讀 2760

1樓:匿名使用者

言感恩》這篇作文卻將思想的角度「偏離」了公共思維的範圍,大家都言「感恩」,「我」卻獨言「不感恩」.「我」將「恩情」視為「應該」,但「應該」之後要買一束鮮花獻給媽媽,是傳遞親情,用這樣的筆調表達出來的「個性思想」,讓人眼前一亮,新鮮合常理。作文時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是真作文——優秀作文的要素之一就是「求真」.

三、以「自我」的情感為中心寫作文。

哭過了之後是堅強。

面對廢墟下伸出的那隻握著鉛筆的小手,我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哭?不,我不哭,因為哭是懦弱。但,我還是哭了,悲憫的心讓我淚水難抑,相信有更多的人在哭。

哭過之後,我們會更加堅強,我要用我的手去拉那隻不屈。

是淡泊名利怎麼讀

2樓:原創**夢工廠

淡泊名利:dàn bó míng lì

淡:不重視;泊:古代停船叫泊,就是把追名逐利的追和逐放在一起。

3樓:匿名使用者

淡泊名利:dàn bó míng lì意為輕視外在的名聲與利益。

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求甚解不是個貶義詞。它是說對於有些東西,如果不是要去做研究,可以看過就好,沒別要字字都要掰開揉碎了的去研究。有的書,你從裡面領會了要旨就好了,畢竟你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要懂得取捨,不然生活會很難過。

5樓:網友

在當時,人們學習都是為了中舉,為了名利,但他不求甚解,就是表明自己讀書只求領會要意,不求在字句上領悟去考試,是一種陶冶情操的表現,主要是表現他淡泊名利,不與世俗掙道。

6樓:匿名使用者

愛好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

這體現了陶淵明對學問的態度和知趣,不在於鑽牛角尖,而是有所領會就行。會讀書,不讀死書,不死讀書。

7樓:晏士恩卞子

後面一句是「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所以陶淵明求的事「會意」,瞭解書本中的意思並於它產生共鳴,而不是死扣字句。

陶淵明淡泊名利的故事

8樓:yx是羽

陶淵明不為五斗公尺折腰。

9樓:sl知人

不為五斗公尺而折腰。

陶淵明好讀書性嗜酒的詩句

10樓:網友

好讀書:1.弱齡寄世外,委懷在琴書。2.盛世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

性嗜酒:1.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2.清琴橫床,濁酒半壺。

淡泊名利名言警句,關於淡泊名利的名人名言

1.避則無憾於人,棄則無累於己。噫,可不忍歟。勸忍百箴 避開了利,就可以使人沒有什麼遺憾,拋棄了權利,就可以使得自己沒有什麼勞累。面對名利,怎樣才能不忍住自己的佔有慾呢?2.浮名浮利過於酒,醉得人心死不醒。唐 杜光庭 傷時 浮華的名利比酒更能醉人,容易讓人麼衝昏頭腦,醉得人心死而不醒。3.鯨鯢齒上路...

怎樣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出處含義

淡泊名利,寧靜致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來到地球,只不過是一個來去匆匆的過客。名和利,都是過眼煙雲,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生為名利所累,實在是本末倒置。淡泊於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沒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沒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萬難做到的。淡泊於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慾 名...

一句淡泊名利的話 古文),古文中關於淡泊名利的詞句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古文中關於淡泊名利的詞句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慾自累 宋 朱熹 淡薄名利的詩句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三國 諸葛亮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痴 宋 惠洪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 唐 白居易 一杯洗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