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法邦網專家
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範圍、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待遇標準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因公殉職和因公死亡的區別
2樓:網友
1、意思不同。因公殉職是在履行職務時犧牲、死亡。因公死亡可以理解為自然人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死亡是為因工死亡。
2、兩種死亡者主體身份不同。因公殉職包括行政人員、公司職員、集體單位工作人員等。因公死亡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等。
3、兩種死亡的原因不同。因公殉職是指國家公務人員在公職期間因公死亡,如在出差途中發生車禍死亡。因公死亡是指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職業中毒導致死亡,以及法律法規規定應視同工傷的情形。
3樓:圖圖兔兔圖圖兔兔
因公殉職和因公死亡的區別如下:
1、死亡人員不同。
可以理解為自然人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死亡是為因工死亡。
因公殉職是在履行職務時犧牲、死亡。包括行政人員、公司職員、集體單位工作人員等。
2、死亡情況不同。
因公犧牲,是為保衛或搶救人民生命、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慷慨赴死獻出生命。
因工死亡,一般是指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職業中毒導致死亡。
3、按規定條例死亡後待遇不同。
因公犧牲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而死亡的視同工傷。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而死亡時,既可以認定為因公犧牲,評定為烈士後享受撫卹待遇,也可以視同工傷,享受工亡待遇。
因公死亡死者只能是《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而因公死亡,死者可以是任何公民。
4樓:莫念v勿忘
1、含義不同。
因公殉職,是在履行職務時犧牲、死亡。包括行政人員、公司職員、集體單位工作人員等。簡單說是指履行職務時死亡。
因公殉職包含的範圍則相對廣泛,是指國家公務人員在公職期間因公死亡,如在出差途中發生車禍死亡。
因公犧牲。為了正義的目的捨棄自己的生命,稱之為犧牲。因公犧牲,就是為保衛或搶救人民生命、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慷慨赴死獻出生命的行為。
2、撫卹金額標準不同。
因公殉職的撫卹,則按照國家事業單位人員工傷死亡政策執行,具體是人事部、財政部人薪發[1994]48號《關於工資制度改革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死亡一次性撫卹金計發問題的通知》,其中關於死亡一次性撫卹金的發放規定如下: 死亡一次性撫卹金髮放標準,因公死亡的,為本人生前20個月工資。
另外,可獲得因公犧牲的撫卹金、喪葬費等和交通事故的賠償。具體數額可請當地律師計算。因公殉職 應該按照國家公務員的 的工亡待遇,以及家庭具體情況而定。
另外,可以向交通事故對方責任人請求請求依法賠償,即如果訴訟得當 可以得到雙項賠償。
3、概念不同。
因公犧牲,與「因公死亡」(又叫工傷死亡)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因公,不應爭議,同等概念,而犧牲和死亡,其本質屬性雖然相同(都是失去生命),犧牲的內涵和外延小於死亡。一般犧牲,場面壯烈而凝重,且有獻身者的主觀性,按照犧牲一詞原意,主觀性是非常重要的。
而因公死亡,有死亡者的非主觀性,既無意性。因公犧牲一定是因公死亡,而因公死亡不一定是因公犧牲。譬如:
某公務員在崗位中去衛生間摔倒致死,可以認定「因公死亡」(或工傷死亡),卻不應認定為「因公犧牲」;同理,某農民在閒暇時為搶救落水兒童而獻身,就應該認定為「因公犧牲」而不應認定為一般「死亡」。
5樓:網友
因公殉職和因公死亡性質一樣,是指國家公務人員在在履行職務時犧牲、死亡。包括行政人員、公司職員、集體單位工作人員等。
因工死亡可以理解為自然人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死亡,包括在工作時間內以及工作上下班的時間內的死亡都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履行公務職責遭受事故傷害造成死亡或者患職業病經醫療救治無效死亡的,也稱為因工死亡。
6樓:德軍迷
因公犧牲和因公殉職從法律的角度看區別基本不大。但單從犧牲與殉職方面看,還是有區別的。
犧牲指為正義事業捨棄自己的生命,因而放棄或損害到自己的生命;
而殉職是指因公而不幸犧牲,屬狹義。
因公死亡和因公殉職的區別
7樓:山野柴胡
因公死亡」是法律條款用詞,「因公殉職」一般在追悼會上使用,待遇一樣。
8樓:漸黃昏
因公殉職」一般在追悼會上使用。
警察因公犧牲和因公殉職是一樣嗎
9樓:lg愛誰誰
差太多了!因公犧牲評的是烈士。因公殉職能追記個三等功就不錯了,待遇上差距也很大。
張律師,您好!向您諮詢一下因公殉職的是否還有補發工資?有的話是多少個月
10樓:l律**
主要賠償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都是按照本人生前工資的一定標準發放。
我舅舅因公殉職,請問他所在單位應該給家人(母親) 每個月多少撫卹費?
11樓:
撫卹金是職工因工死亡後,所在單位給予死者家屬或其生前被撫養人的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相當於生活費的性質。每個地方的政策不一樣,你可以詢問當地的民政局。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外婆有,你母親沒有。
軍人因公殉職 贍養費包括那一些
13樓:zsx夏
「包括的範圍 父母 爺爺奶奶 (1)只是父母。
2)爺爺奶奶如果沒有其他子女、死亡軍人的父母也無力贍養老人人、爺爺奶奶是靠他生前贍養的,才能享受待遇。
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遺屬在應當享受的一次性撫卹金的基礎上,由縣級人民**民政部門按照下列比例增發一次性撫卹金:
一)獲得**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5%;
二)獲得軍隊軍區級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0%;
三)立一等功的,增發25%;(四)立二等功的,增發15%;(五)立三等功的,增發5%。
多次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遺屬由縣級人民**民政部門按照其中最高等級獎勵的增發比例,增發一次性撫卹金。」
2)第十三條 :「對生前作出特殊貢獻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除按照本條例規定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卹金外,軍隊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發給其遺屬一次性特別撫卹金。」
3)第十四條:「 一次性撫卹金髮給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18週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週歲但無生活費**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
4)第十五條:」 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發給定期撫卹金:
一)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費**,或者收入水平低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滿18週歲或者已滿18週歲但因上學或者殘疾無生活費**的;
三)兄弟姐妹未滿18週歲或者已滿18週歲但因上學無生活費**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
確 對符合享受定期撫卹金條件的遺屬,由縣級人民**民政部門發給《定期撫卹金領取證》。
5)第十六條 定期撫卹金標準應當參照全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確定。定期撫卹金的標準及其調整辦法,由***民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規定。
6)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對依靠定期撫卹金生活仍有困難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可以增發撫卹金或者採取其他方式予以補助,保障其生活不低於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7)第十八條 享受定期撫卹金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死亡的,增發6個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撫卹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同時登出其領取定期撫卹金的證件。
14樓:網友
軍人撫卹優待條例》第十二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其死亡性質和死亡時的月工資標準,由縣級人民**民政部門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卹金,標準是:烈士,80個月工資;[因公犧牲,40個月工資];病故,20個月工資。
月工資或者津貼低於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的,按照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卹金。
因公殉職和烈士有區別嗎
15樓:雨雪
烈士都是因公殉職,因公殉職不一定是烈士。
因公殉職簡介:是在履行職務時犧牲、死亡。包括行政人員、公司職員、集體單位工作人員等。簡單說是指履行職務時死亡。
烈士簡介:就是指那些在革命鬥爭、保衛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及為爭取大多數人的合法正當利益而壯烈犧牲的人員。自古以來,不少忠肝義膽的人為了正義,為了民族,為了國家,捨身取義,他們的義舉也永遠在人民的心中,流芳百世。
16樓:chandler冰
烈士都是因公殉職,因公殉職不一定是烈士。
參考烈士褒揚條例。
因公殉職工傷保險怎麼賠,因公殉職和因工死亡工傷賠償是一樣的,但是單位賠償有區別嗎?
您好因公殉職書工傷的範圍,所以可以進行協商,比如和企業進行具體的協商,達成一致以後就可以執行,屬於工傷範圍的就必須給予賠償,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不給您賠償的話,那麼您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具體標準如下 1 喪葬補助金按省 自治區 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標準發給。2 供養親屬撫...
請問因公殉職索賠應注意哪些問題?年齡是報大點還是小點好,很急,謝謝
因公殉職,如果是公務員,則要按照單位所在地的縣人民 市人民 或直轄市 的專門的檔案規定來執行 在當地的人事局 改革後又稱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去找這個專門的檔案 目前全國公務員通用的這方面規定還在制定中 如果是企 事業單位職工,參加了工傷保險的,按照工傷保險法規定辦理,工傷保險法規定的很詳細,一看...
請問深圳航空待遇如何
我是深航的機務。08年進來的,現在跟你講下具體待遇。07年的基本工資4200,每月房補540,外場補助420,績效420,然後每3個月發一次季度績效,1700.年終獎是11000。一年下來大概是85000 稅前 08年的基本工資3800,每月房補494,外場補助380,績效380,然後每3個月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