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兩個動作的成語,或詞語。

2025-07-16 16:20:09 字數 3756 閱讀 5219

1樓:匿名使用者

存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書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

讀書讓我告別了平庸。古人有「不讀詩,無以言」,今人有「不讀書,何以言」的論調。確實是這樣,讀書可以增長我的見識,豐富我的情感,提高我的閱歷,自然也就與平庸絕緣。

讀書可以讓我發覺世界的精彩與生活的美好;讀書可以讓我在閱讀中相互融合,而又相互分離。這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溝通的快樂。無論在清晨,還是在黃昏,手捧一本泛著清香的書,坐在沁著涼意的草地上,讓碎碎的陽光懶懶地撒在身上,然後在青草與陽光的味道中,用長著觸角的心靈撫摸和領略書中的奧秘,領略在其他地方領略不到的快樂與安謐,充實著平乏的大腦。

書真的讓我告別了平庸。

含有兩個動作的成語有哪些??

2樓:blackpink_羅捷

搖搖晃晃。

拼音:yáo yáo huǎng huǎng白話釋義:左右搖擺,不穩定。

出處:《意林》:「我們搖搖晃晃的成長」

朝代:現代。

3樓:謬元修宣胭

抓耳撓腮。擠眉弄眼。

拳打腳踢。輾轉反側。

東倒西歪。瞠目結舌 眉飛色舞。

一瘸一拐。拔腿就跑。

連蹦帶跳。一步登天。

飛簷走壁。躡手躡腳。

手舞足蹈。上竄下跳。

瞻前顧後。手舞足蹈。

4樓:欒梓維銳書

1.動作在前的:怨天尤人、指桑罵槐、說東道西、瞻前顧後、吃裡爬外、推三阻四。。。

2.動作在後的:東拉西扯、上竄下跳、左顧右盼、前思後想、偷天換日、頂天立地。。。

含有兩個動作的成語有哪些??

5樓:blackpink_羅捷

搖搖晃晃。

拼音:baiyáo yáo huǎ

dung huǎng

白話釋義:左zhi右搖擺,不穩定。

出處:《dao意林》:回「我們搖搖晃晃的成長答」 朝代:現代。

6樓:謬元修宣胭

抓耳bai撓腮。

擠眉弄眼。拳打腳du踢。

輾轉反zhi側。

東倒西歪。瞠目結舌。

dao 眉飛色舞內。

一瘸一拐。拔腿就跑。

連蹦帶容跳。

一步登天。飛簷走壁。

躡手躡腳。手舞足蹈。

上竄下跳。瞻前顧後。手舞足蹈。

7樓:網友

歡蹦亂跳、偷天換日、上竄下跳。

8樓:匿名使用者

穿街走巷。

東奔西走。南征北戰。

生拉硬拽。活蹦亂跳。

瞻前顧後。左顧右盼。

左思右想。

9樓:網友

東奔西跑,東張西望,上蹦下跳。

帶兩個動作的四字成語有什麼?

10樓:飛揚文化

搖頭晃腦、抓耳撓腮、左衝右突、前仰後合、上躥下跳、深入淺出、左擁右抱、手舞足蹈、雞飛狗跳、龍飛鳳舞、狼奔豕突……

11樓:情感初心

太多太多了,隨便都能說出來好多個:上竄下跳、抓耳撓腮、掩耳盜鈴、手舞足蹈、搖頭晃腦、繩捆索綁、搖頭擺尾、東張西望。

12樓:網友

張牙舞爪、龍飛鳳舞、手舞足蹈、抓耳撓腮、喜出望外、零敲碎打、東奔西跑、上躥下跳……

13樓:聰明伶俐的玥玥

摸魚捉蝦。摸爬滾打。

14樓:網友

坐立不安,手舞足蹈。

寫一句話,句中含有兩個表示連續動作的詞語

15樓:網友

老師微笑著走進教室,看見小明和露露在玩耍,拍了拍他們的腦袋,走上了講臺。

16樓:薄瑤春雨

放學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乙隻受傷的小鳥。我跑過去,貓著腰,蹲下來,小心翼翼的捧起它,摟在懷裡。

17樓:網友

月亮困了,鑽進雲層睡覺了。其中的。鑽進。睡覺。

18樓:網友

老師拿著手機進了教室,看到小明小紅在玩王者農藥,說:「加我乙個,我大神,帶飛」小紅看到老師那,**銀的段位,果斷的說:「老師你看錯了吧,我玩的明明是mn屎界」

19樓:網友

老師抱著書推開門走進教室。

20樓:網友

我是這個句子們的編寫,你們覺的行寫?

21樓:網友

我拿了一本本子給他,因為他沒有本子。

22樓:網友

他掏出筆迅速的寫起了作文。

帶動作的成語

23樓:nm牛虻

帶動作的成語有:手舞足蹈、抓耳撓腮 、捶胸頓足、舉手投足、摩拳擦掌。

一、手舞足蹈。

1、拼音:shǒu wǔ zú dǎo

2、釋義:形容高興到了極點。也指手亂舞、腳亂跳的狂態。

3、出處:戰國·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下》:孟子曰: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翻譯:於是不知不覺腳亂跳,手亂舞起來。)

二、抓耳撓腮。

1、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2、釋義:形容人心裡焦急、苦惱、忙亂時無計可施的樣子。

3、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翻譯:大郎聽了之後,十分生氣卻無又計可施。)

三、捶胸頓足。

1、拼音:chuí xiōng dùn zú

2、釋義:用拳敲打胸部,跺著雙腳,形容非常悲痛與懊悔的樣子。

3、出處: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頓足空流淚。(翻譯:奈何上面與我相距十分遠,聽不到,只能用拳敲打胸部,跺著雙腳空流眼淚。)

四、舉手投足。

1、拼音:jǔ shǒu tóu zú

2、釋義: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也可以用來形容儀表儀態。

3、出處: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而忘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轉之清波乎。

翻譯:它姑且抬頭號叫一聲,誰知道有力者—定不會哀憐它困窘的處境,而忘了舉手投足之勞,把它運到清水中去暱。)

五、摩拳擦掌。

1、拼音:mó quán cā zhǎng

2、釋義:形容戰鬥或勞動之前,人們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

3、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俺可也摩拳擦掌,按不住莽撞心頭氣。(翻譯:我也躍躍欲試的樣子,按耐不住心頭那股氣。)

24樓:給健康加到菜

關門打狗 雞飛狗跳。

25樓:匿名使用者

舉手之勞,舉手投足,連滾帶爬,披星戴東張西望月,飛簷走壁,大步流星,走馬看花,步履矯健,瞻前顧後 躡手躡腳 舉目遠望 眼明手快、眼疾手快、風馳電掣、電光石火、眼明手捷、

這些是我得極限了。

有兩個表示動作的詞語(四字詞語) 如:排山倒海

26樓:僑有福泥月

翻天覆地。指手畫腳。

推三阻四。說三道四。

談古論今。調兵遣將。

挑三揀四。打雞罵狗。

指桑罵槐。齜牙咧嘴。

含沙射影。翻來覆去。

搖頭晃腦。移山填海。

帶有兩個策的成語,帶有兩個馬的成語有哪些?

群策群力 策馬揚鞭。群策群力 詞義 群 大家一起。策 謀劃。成語的意思是大家共同想辦法,一起出力。用法 形容遇到問題時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出力想辦法。出自 漢 揚雄 法言 重黎 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策馬揚鞭 釋義 本義是舉起馬鞭驅趕馬兒,驅馬快速前行。引申義是比喻做好充分準備,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帶有凝的成語或詞語,帶有凝的成語或四字詞語。

帶 凝 字的成語或四字詞語有 凝神定氣,膚如凝脂,凝矚不轉,天凝地閉,聚精凝神等。1 凝神定氣 n ng sh n d ng q 解釋 聚精會神,專心致志。2 凝脂點漆 n ng zh di n q 解釋 形容人 白,眼睛明亮。3 凝矚不轉 n ng zh b zhu n 解釋 指目不轉睛。4 天凝...

然大悟 然大悟兩個不同的成語或詞語

詞 目 恍然大悟 發 音 hu ng r n d w 近義詞 豁然開朗 如夢初醒 茅塞頓開 反義詞 如坐雲霧 大惑不解 用 法 偏正式 作謂語 定語 狀語 形容人對某事突然明白釋 義 恍然 猛然清醒的樣子 悟 心裡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出 處 宋 釋道原 景德傳燈錄 卷五 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