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演義裡的外交的事? 5

2025-07-22 15:55:08 字數 2686 閱讀 2708

關於三國演義裡的外交的事?

1樓:網友

劉備與南蠻外交過,曹操與匈奴外交過!

2樓:網友

舌戰群儒、鄧芝出使吳國(新版裡說是馬謖)

三國演義中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及事例

3樓:廣廣的快意人生

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孫權、智激周瑜,取得孫劉聯盟;

闞澤替黃蓋向曹操遞降書。

李肅說反呂布。

陳登巧計曹操其實是幫劉備忙,取了呂布城池,算乙個。

龐統獻連環計。

張松向曹操及劉備獻圖也算吧?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張遼屯土山勸降,關羽約三事,你說這個,張遼也應該稱得上外交官吧?

劉備招親一事中,孔明的錦囊妙計、喬國老的左袒、吳國太的喜歡女婿、子龍的赤膽忠心、皇叔本人的相貌才幹,都加起來,才完成了這件婚事,劉備本人也算乙個!——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諸葛謹沒有攔住劉備,但並沒有臨陣脫逃。

周瑜群英會智取蔡瑁張允兩顆人頭——這個不得不算!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臥龍弔喪,孔明敵國弔孝,全身而退,還讓東吳人認為是都督本人氣量狹小,不怪孔明。

魯肅來討荊州,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千古奇冤,這個本來是魯肅單刀來羞關公,不過三國演義不按史實,只為了美化老劉家,所以讓關老二也大大露了個臉兒。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城,這一回中,雲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

五虎大將之首。」雲長問:「那五虎將?

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雲長怒曰:

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

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詩笑曰:

將軍差矣。昔蕭何、曹參與高祖同舉大事,最為親近,而韓信乃楚之亡將也;然信位為王,居蕭、曹之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而與將軍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

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將軍受漢中王厚恩,當與同休慼、共禍福,不宜計較官號之高下。

願將軍熟思之。」雲長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見教,幾誤大事。

即拜受印綬。

看到沒有,他費詩雖不是兩國間的外交大使,也足稱得上兩軍隊的和談高手。

孔明平居平五路時,派的鄧芝到東吳議和,東吳派來張溫來回訪,又是西蜀秦宓難倒他。鄧芝和秦宓分別都是!

安樂侯劉禪在晉國裝瘋賣傻保住性命,不似南朝後主等被嫉殺一樣,算乙個!

歸命侯孫皓與晉武帝司馬炎一番對答也算乙個。劉登。

4樓:雷電

1.「賈文和料敵決勝」的啟示——審時度勢,以變制勝2.「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突出特色,以奇制勝3.

智者貴於乘時,時不可失」——兵貴神速,以快制勝4. 陸遜為什麼遲遲不出戰?——後發制人,治氣制勝5.

千里送人頭的用心——集中兵力,重點制勝6. 從呂蒙不爭徐州談起——趨利避害,揚長制勝7.「先知迂直之計者勝」——螺旋上公升,迂直制勝8.

十面埋伏」和「犄角之勢」——風險分擔,多角制勝。

9. 撮土成城奏奇功——不辭點滴,積微制勝10.「兵有先聲而後實者」——樹上開花,造勢制勝11.「借」字的妙用——呼風喚雨,借力制勝。

12.「攻心為上」,「心戰為上」——抓住根本,信譽制勝13.「善進為能,善退亦為能」——善敗不亡,退中求勝14.「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防間識詐,因間制勝。

5樓:網友

諸葛亮舌戰群儒,乙個頂兩。

s三國7中外交搞好了有什麼用?

6樓:清河

外交達到一百他會一定時間就給你東西``給你一次就降點外交``

《三國演義》中著名人物及故事

7樓:巴爾昳

諸葛亮七擒孟獲。

諸葛亮七擒孟獲處位於今雲南省霑益縣。諸葛亮南征,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中。

三國演義》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忽一人人帳謂孟獲曰:「丞相面羞,不欲與公相見。特令我來放公回去,再招人馬來決勝 負。

公今可速去。」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

吾雖化外之人,頗知 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遂同兄弟妻子宗黨人等,皆匍匐跪於帳下,肉袒謝罪曰: 「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

孔明曰:「公今服乎?」獲泣謝曰:

某子子孫孫皆感 覆載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孔明乃請孟獲上帳,設宴慶賀,就令永為洞主。所奪之地, 盡皆退還。

孟獲宗黨及諸蠻兵,無不感戴,皆欣然跳躍而去。後人有詩讚孔明曰:「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

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

8樓:我非要改一次不行

曹操 割須斷袍 望梅止渴。

劉備 三顧茅廬 桃園三結義。

張飛 喝斷當陽橋 鞭打督郵。

諸葛亮 火燒博望坡 火燒新野 草船借箭 借東風 六出祁山 空城計 七擒孟獲 失街亭 斬馬謖 三氣周瑜。

關羽 千里走單騎 水淹七軍 單刀赴會 溫酒斬華雄 三英戰呂布 斬顏良誅文丑 拖刀計斬蔡陽。

周瑜 赤壁大戰。

蔣幹盜書。龐統 獻連環計。

9樓:柯南vs基得

到這裡面自己找吧,點一下人名,就有介紹。

關於三國演義,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 丈夫 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 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

三國演義的成語,關於三國演義的成語

三國演義的成語有 草船借箭 七擒七縱 三顧茅廬 初出茅廬 望梅止渴 舌戰群儒 樂不思蜀等等。1 草船借箭 源自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 限十天造十萬支箭 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 只需要三天 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

三國演義作者詩句,三國演義裡的詩句

臨江仙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 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關 張上陣殺敵,贊關 張七絕一首 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玄德計破黃巾,贊玄德七絕一首 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