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農曆二十四節氣歌,小時候背過哈。
2樓:喜愛
這個肯定是農曆啦,清明,穀雨,端午立夏,夏至。等等,
3樓:搞及糖咖衣
是按照農曆來算的,農曆又稱陰曆。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算還是按陰曆算
4樓:小天學長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算。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所以屬陽曆範疇。世界範圍內凡是使用二十四節氣的都按陽曆計算。
它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5樓:04年基民
節氣其實是按地球軌道計算的,算不上陽曆或陰曆,不過陽曆一般和地球公轉週期重合,所以看起來相似。
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曆,其實在掌管天文曆法的**那裡有一種陽曆的歷法,是用來校對陰陽曆的,傳說在堯的時候,這種曆法一年三百六十六天,後來成了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當然這個天數不是絕對的,掌管天文曆法的**會不斷地通過觀測校對這種曆法,最開始的校對點就是冬至(當時叫日南至)和夏至(當時叫日長至),後來為了精確,不斷地增加校對點,增加到了24個,就是今天的二十四節氣了。
6樓:_我吻傾城佳人
你是洋人吧,五千年的傳統節氣讓你一句送給外國人了,洋歷的那個十五月亮放中間了,中國的先人是按氣溫來推算的節氣,,什麼作物都是拫據溫度高低決收割遲早的。
7樓:網友
太陽曆,也就是陽曆!但按陰曆也可以!
陽曆和陰曆在節氣上是殊路同歸。
不過節氣是中國專用的,最早它是農業上耕作時間的總結,他最早的產生是按陰曆說的。
但現在所說的二十四節氣歌是按陽曆說的!
8樓:乖乖海盜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一致。
9樓:網友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排列,按陰曆推算的 陰曆推算是沒有固定日期的 比如冬至過後多少天是清明等。
10樓:雙魚之心
是按照月亮在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來定的,是陰曆。
11樓:網友
按陽曆日期算的。
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佔黃經15℃。由於太陽通過每等份所需的時間幾乎相等,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
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並有兩句口訣:
上半年來。六、二十一,下半年來。
八、二十三。
12樓:學點好東西
是按照陰曆來推算的。現在都是用陽曆表示出來的。
13樓:莧人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排列的。
14樓:網友
按陽曆。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在農業上耕作時間的總結,最早反應的是黃河流域的季節性變化,所以有些節氣在我國其它的地方感覺不符,如小雪節氣,黃河流域可能已有初雪了,但長江流域一般要到冬至左右才有初雪。它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太陽的位置決定溫度的高低,這顯然與月亮無關。
15樓:網友
按陰曆 配合中國十二天干,二十四地支。
16樓:網友
當然按陰曆。
這節氣只適合於黃河流域。
17樓:手機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算的。
18樓:艾家家裡人說的
陰陽曆,也就是農曆!
19樓:網友
一句話:按太陽曆算!
20樓:旗鴻風
偉大的古代中國人發明的。
用的是最準確的中國曆法。
怎麼可能用陽(洋)歷?
21樓:網友
按農曆,也就是陰曆,世界上只有中國才有。
22樓:南京葉巨集
24節氣,是把太陽一年的週期分成24份,就是24節氣。所以,它與陽曆相關。
但節氣的名稱就與某個國家的氣候有關了,並不通用。如我國在北半球,與南半球節氣相反。我國夏天酷暑應是"小暑大暑」,而同時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卻是滴水成冰的嚴冬了,該是「小寒大寒」了。
24節氣在中國流行、用的多,是因為中國的傳統曆法是農曆,屬於月亮歷,有先天性缺陷,它的日期不能用於播種,會偏差正負15天。為解決農事問題,中國古代就發現了24節氣,它本與陽曆相關,用它作柺杖,就可解決農時問題。所以,農曆本身並不適合農業,而只有藉助24節氣這個輔助工具才得以解決農事。
國外多數用公曆,農民用公曆日期直接播種,更簡單方便,根本不需要24節氣這個柺杖。
23樓:網友
不管按什麼,當你翻開萬年曆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乙個節氣與陽曆每年都是那兩天,不會跑到第三天。農曆就相差甚遠了。眼見為實。
為什麼24節氣是按照陽曆來算的?
24樓:精緻的
首先農曆不是的簡單陰曆,而是陰陽合曆。所以古代中國早就有陽曆了,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古時候,我們的老祖宗根據陰曆來定月,即從第乙個看不到月亮的晚上(合朔)到下乙個看不到月亮的晚上的時間為乙個月(望朔月,約為天),其優點在於容易觀察,缺點則在於不能反映季節、物候的變化。
為了能將陰曆和陽曆的優點結合起來,老祖宗就創造出了農曆。將一年分成了十二個節氣十二個中氣(現在統稱二十四節氣)。每兩個節氣太陽執行相差十五度,時間間隔十五天左右。
所以說二十四節氣的本質就是太陽在黃道上進行視運動的24個固定位置,自然是和陽曆對應。
25樓:白嘵度
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
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西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紀,每個月紀有兩個節氣。
在前的為節歷,在後的為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中,後人就把節歷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乙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迴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現在的農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曆與陽曆結合的一種陰陽曆。
農曆存在閏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臘月除夕算作一年,則農曆每一年的天數相差比很大(閏年13個月)。為了規範年的天數,農曆紀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並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農曆的一年是從當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
例如2008年是農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曆2008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一),而是公曆2008年2月5日。
26樓:劉二狗駕到
同樣是農曆,為什麼24節氣公曆日期固定,但春節不是?
27樓:手有日租房
因為24節氣是中國古代先民為方便農業耕種而創造的,而中國古代所使用的歷法,就是現在的農曆,公曆是後來才傳入中國的。
28樓:南京葉巨集
中國的傳統農曆有個先天性缺陷,就是不能根據日期安排農業播種,偏差正負15天。農曆的農字名不符實。所以,中國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就發現了24節氣。
就是把陽曆真正一年天分成24份,就是24節氣。農曆有了這個陽曆柺杖,農民就可據24節氣安排播種了。
24節氣,與陽曆相關,在陽曆的固定日期(正負1天)。陽曆的好處可以根據日期直接安排農時,國外農民直接據陽曆日期下種,不需要24節氣。
至於為何24節氣與陽曆相關,一是太陽的一年才是真正的一年,太陽的位置決定氣候。而農曆的一年354/384天(正負1天),與相差太遠了。所以,陽曆比陰曆有先天優勢。
二十四節氣按照陽曆劃分還是按照陰曆劃分?
29樓:哆啦a夢是夢想家
二十四節氣是按照陽曆劃分的。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每一等份為乙個「節氣」。
30樓:曉魚兒
二十四節氣按照陽曆劃分的。
我國是農業大國,因此極為重視氣候的變化,因為這是決定一年收成的主要因素。而導致氣候變化的,有一項是相對穩定的規律性變化,那就是四季的變化。中國的地理位置處於北半球的北溫帶,因此四季分明。
也正是由於我國古代勤勞的勞動人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觀察,最終總結出四季變化的規律。
十四節氣和陽曆基本上是一一對應,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數著陽曆的日期,自然就能得到二十四節氣的具體時日。我們劃分四季的標誌,就是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為具體的點,宣告自這一天起,新的季節來臨。
事實上,農耕活動和二十四節氣是息息相關的,正是這二十四節氣的出現,方便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耕作,為我國農業生產的豐收提供了極大便利!
31樓:王榮梅
24節氣是根據陽曆來劃分的,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
24節氣與陽曆一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因而每個節氣的陽曆日期基本不變,但是也還是有前後一兩天的擺動,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時間並不正好是365 天之故。
仍以立春為例:每年的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陰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24節氣作為指導農業的乙個重要依據,一定要比較的準確才可以,所以,如果用陰曆來劃分的話,必然就會帶來很大的誤差,當然也就起不到指導作用了。
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乙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迴歸年,合360度,分為24個節氣,每月2個。
24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相差1~2天。因此,從這一點,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分析出來,24節氣雖然是來自古代中國,但是它的演算法卻是與現有的陽曆基本吻合,並且準確地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24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
32樓:網友
最簡單的驗證方法,當你翻開萬年曆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乙個節氣與陽曆每年都是那兩天,不會跑到第三天。農曆就相差甚遠了。眼見為實。
33樓:半夏丶溫柔
中國古人認為陰曆是用來指導節日和生活的,陽曆是用來指導工作和勞動的,二十四節氣直接對應的是古人耕作,所以使用陽曆。
並不是說只要是古代的節就一定按照陰曆。
要明白這背後的理路。
中國的24節氣日子是固定的麼,是根據農曆還是新曆來的?
34樓:機會的來歷
是按農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農曆是陰陽曆,十九年置七個閏月(十九年前農曆西曆與十九年後為同一天或相差一天),不是單純地太陰曆(伊斯蘭曆)或太陽曆(西曆,西曆也有閏月)。
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在迴歸黃道(是從地球上來看太陽一年「走」過的路線,是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而產生的)上的位置制定,劃分反映我國一定地區(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現象與農事季節特徵的二十四個節候。
二十四節氣農曆算,簡單瞭解的話也可以按太陽曆(西曆)來了解,日子是固定的,但由於閏月的關係,每年可能會相差一兩天。
陰陽曆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為1個月,但設定閏月,這種曆法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週期運動相符合。西曆的「月」其實與月無關。
24節氣歌是,24節氣歌?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 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一 二十四節氣命名的講究 1 立 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
24節氣的,24節氣的資料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 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
請問星座是按農曆算的還是按新曆算
星座是按陽曆 公曆 日期劃分的,首先你得知道你的陽曆出生日期,然後對照下面的資料。如果只知道陰曆出生日期,可先到這裡換算成陽曆生日再輸入資料。白羊座 3月21日 4月20日 金牛座 4月21日 5月21日 雙子座 5月22日 6月21日 巨蟹座 6月22日 7月22日 獅子座 7月23日 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