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孔子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

2021-03-03 23:24:56 字數 5484 閱讀 2052

1樓:21世紀第一聖人

《論語》中記載孔子關於富貴問題的內容不止一處,其中最明確的一段話是,「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中當別人不瞭解自己或誤解自己時應採取的正確態度的是哪一句

2樓:116貝貝愛

論語中當別人不瞭解自己或誤解自己時,應採取的正確態度的一句話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白話釋義:孔子說:"學習後經常實踐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孔子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

寫作背景: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文章簡介: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

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

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裡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

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

3樓:雲遮世說

1、原文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翻譯: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4、解說:人不知而不慍:「知」在古代漢語裡,除了相當於 「知道」、「知識」外,還經常與「智」字通用,相當於「智慧」。

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後一個「知」,即為聰明、智慧之意。「人不知而不慍」的知,既可以作「知道」講,也可以作「智慧」講。

「知」作「知道」講的時候,首先可以與知人善任的「知」相同,可以解釋為「瞭解」。是說咱的才華、能力不被瞭解,不被賞識,得不到提拔重用,咱也不必鬱悶,也不必生氣上火,該怎麼幹還怎麼幹,心平氣和,一如既往。這樣的表現是合乎君子的修養的。

孔子告誡我們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別人不瞭解自己,不怕;怕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誤會了別人。 「知」還可以解釋為「理解」。

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確的主張,明明是對他人對社會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贊成、不支援、不褒揚,有時還會招致些誤會、曲解甚至誹謗、攻擊。在這種情況下,我不生氣,不抱怨,不惱怒,不頹廢,不放棄,繼續行善積德,探求真理,絲毫不在意自身的譭譽。這樣的修養、德行,當然符合君子的品行。

以上兩層含義,是說的別人怎麼看自己,我如何對待。當自己不被別人瞭解的時候,問題可能出在溝通不夠。要主動多溝通、多交流,當然還要注意方法恰當。

不被理解的時候,或許需要做些解釋、疏通的工作,有時則需要耐心的等待,時間會證明一切。 下面一層,是說自己怎麼看別人、怎麼對待別人。如果把「知」解釋為「智慧」,「人不知」就是跟自己相處的人不聰明、不明智,腦瓜不靈活,怎麼辦?

跟這種人相處,也不生氣,給他以足夠的尊重和寬容。

4樓:哀忠曲雪

《論語.為政》記載,孔子說過「人不知而不慍」。這應當是在別人不瞭解甚至誤解自己時,所採取的正確態度和方式。

一個人如果自認為很有才學、才幹,卻沒有被社會發現、沒有被領導看重,心裡一般都會很委屈、憋悶,感覺懷才不遇,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消極表現。古往今來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可以說太多了。如果不因為懷才不遇而不高興,一直泰然處之,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這需要極大的胸襟和氣度,不是有樂觀的態度就可以做得到。有了這樣極大的胸襟和氣度,也一定能夠表現出極好的風度。而具有這樣極大胸襟和氣度,表現出這樣極好風度的人,在孔子看來當然是已經達到君子的高度了,所以才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八則》選取了《論語》的這段內容,即,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樓:匿名使用者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孔子孟子對君子的論述和不同

7樓:壽欣榮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認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孔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在孔子看來,作為君子就必須重視仁德修養,不論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離開仁德。同時曾子認為,君子重視仁德修養還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規範:

一是「動容貌,斯遠暴慢矣」;二是「正顏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說,君子要嚴肅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臉色,注意自己的言辭。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對你尊敬,信任,溫和。

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泰而不驕」(《子路》);「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稱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即作為君子應心境安寧而不傲慢,態度莊重而不與人爭吵,能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君子要重視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對社會多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君子的修養。

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孔子認為,君子除了自我修養,還要重視用「戒、畏、思」幾項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季氏》)這些思想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對君子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是要隨時注意戒除個人的慾念;二是處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無忌憚;三是認真處理,隨時嚴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差別還在於具有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里仁》)也就是說,作為君子只有重視道義,追求道義,才能與小人區別,才能真正體現君子的精神。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必須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即所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里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

其五,君子不黨。孔子認為,君子之見的交往應該做到「周而不比」;《論語·為政》: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二不周。同時還要「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一種和諧的共生關係;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學說,提出了君子應仁的思想.古君子有捨身而取義者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儒家倫理文化非常重視個體的道德修養,並將之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基礎。孔子、孟子開創了儒家文化發展之先河,在他們那裡有著非常豐富而精闢的道德修養思想。在如何通過道德修養鑄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認知上的共同性和傳承性,同時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對之進行比較研究,挖掘和開發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論精華,對於開啟我們今日之心智無疑大有裨益。

「修養」一詞本為「修身養性」之意。《孟子盡心上》中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天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宋代程頤後來將「修身」與「養性」結合起來,提出了「修養」這一概念。其主要含義是指一個人在思想、道德、學識、技藝等方面,自覺地進行學習、磨鍊、陶冶和提高的實踐活動,以及經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所最終實現的程度和達到的境界。

因此,修養問題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思想修養、文化修養、藝術修養、理論修養、技藝修養等等。道德修養主要是指社會個體在個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等方面,根據一定的道德價值標準所進行的自我鍛鍊、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行為活動,以及經過這種努力所形成的相應的道德情操和所達到的道德境界。中國儒家倫理文化非常重視個體的道德修養,並將其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基礎。

孔子、孟子開創了儒家文化發展之先河,在他們那裡有著非常豐富而精闢的道德修養思想。在如何通過道德修養鑄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認知上的共同性和傳承性,同時又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色。

一、孔子的道德修養思想

一個人之所以要進行自我的道德修養,其目的在於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在孔子那裡,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聖人」,其次是「君子」。在孔子看來,只有堯舜這樣的聖德明君才算得上是聖人,一般人是很難達到聖人之境的。

所以,在個體的道德人格追求上,孔子充分認識到如果要求每一個人都成為聖人事實上是很不現實的。於是,孔子從現實可能性的角度指出:「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可見,孔子在對理想人格的追求上非常務實,主張「聖人若不可求,可求君子」,一個人若能達到君子之境亦可也。那麼,聖人之境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它與君子之境的差異又在**呢?

孔子認為,聖人之為聖人,其關鍵在於他能夠實現「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的統一,從而對現世乃至後世以積極的影響,所以聖人能夠做到不朽,即所謂「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而君子則不同,孔子認為君子的人格應當是「智、仁、勇」的統一。所謂「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同時,在成就自我的道德人格方面,孔子一直主張「道不遠人」,即道德的追求並非遙不可及,「仁」就在我們身邊,只要自己有這個欲求,有這個決心,那麼就一定能夠實現自我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所以,孔子說: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二是「善學知仁」。孔子認為要加強自我的道德修養就必須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善惡、辨是非、別美醜、明事理,故「唯善學者方能知仁也」。孔子非常強調「學」與「思」的統一,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善不善「學」,關鍵看會不會「思」,只學不思枉學也!

在學與思的過程中,孔子特別強調應該多在實踐中學習和思考,在社會生活中「多見」、「多聞」,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另外,還要善於在生活中向有德性的人學習,時刻注意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他們相對比,主動地「見賢思齊」。他特別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只有通過這樣的學習和思考,才能真正感知「仁」的存在,真正把握「仁」的

孔子《論語》中說的

這不是出自論bai語的的話啊?或者du說,不全是出自論語的zhi。誘之以利 dao 脅之以專威 不像孔子說的話。孔子主屬張仁政,怎麼可能會說出這樣的話呢?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三句倒是出自 論語 的 為政 解析,前三局是使動句 誘之以利 用利益來使 他 誘 是使動詞,使。動之以情 用感情來...

出自《論語》中的孔子名言,四句,出自《論語》的名言警句

你好!子曰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意思是 孔子說 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勤快。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 孔子說 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 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

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什麼

三達德指的是仁 智 勇三大美德。三達德 的說法是 中庸 提出的,孔子沒有說過 三達德 但孔子分別說過知 仁 勇三個規則。這裡的 孔子說三達德 只是一種方便說法而已。孔子就是以 仁 智 知 勇 為核心建立起他的基本道德規範體系的,其基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和規範一種理想的主體人格 孔子認為具有仁 智 勇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