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般若和實相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5-22 11:23:41 字數 4984 閱讀 8748

1樓:息滅貪瞋痴

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稱為三般若。般若是梵語,譯為智慧,這個智慧不同於世間智慧,世間智慧叫世智辨聰,世智辨聰是學佛的大障礙。所以,譯經的法師,以別世間智慧,不翻譯,取音譯。

一切大乘經以文字解釋佛所證得的真智慧,故名文字般若。

我們通過讀經聽經,明白經中真實義趣了,就是有觀照的能力了!觀是觀察,照是照明。我們對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的觀察,明瞭事實真相,就是觀照般若。觀照般若指導我們的修行。

實相般若是理體本具的智慧,即佛知佛見。

修行就是從示佛知見,進而悟佛知見,最後入佛知見的過程。

佛經就是佛給我們示佛知見。我們明白了,就是悟佛知見。最後證道成佛,就是入佛知見。

示佛知見就是文字般若,悟佛知見就是觀照般若,入佛知見就是實相般若。必然是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

2樓:樓暎信貝

南無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通常說般若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實相」。相是相狀,實相就是真實的樣子。

第二種是「觀照般若」,也就是實相之用。第三種是「文字般若」。在佛經裡面,可以說是整個經典的文字都是屬於文字般若,他的別名很多,像經上講的真性、實相、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如如、實際、一乘、法性、首楞嚴、中道、畢竟空等等。

簡單的解釋「般若」這個名相的含義。通常說般若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實相」。

相是相狀,實相就是真實的樣子。第二種是「觀照般若」,也就是實相之用。第三種是「文字般若」。

在佛經裡面,可以說是整個經典的文字都是屬於文字般若,他的別名很多,像經上講的真性、實相、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如如、實際、一乘、法性、首楞嚴、中道、畢竟空等等。為什麼一樁事情,佛要說出這麼許多的名字呢?這是佛陀說法的善巧方便。

佛告訴我們,最重要的的是要我們會通佛說法的逸趣,不可以執著名相,名相只是工具、手段而已。因此佛說出許許多多的名相,讓我們在名相當中體會真實的逸趣。智度論上說了一句偈子非常好: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這首偈子非常重要!使我們瞭解,佛為一切眾生說經,建立許許多多名詞術語的因由。通常我們用智慧來譯這個般若。

3樓:青竹遺風

文字般若:凡是佛所說的一切教法,或是佛**所說的一切言教,不論是聲教或是文字所書寫、印刷的經典,都稱為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是窺見心性,徹證實相的智慧。

4樓:洪象

請參考"雖離解脫生死還有一段長路要走、離成佛那就更遠,但我不會放棄爭取更多開悟的機會。不斷參研經典、不斷內修咒法、不斷行善放生,從中開悟的契機就大增;因有諸佛菩薩照料加持,總有時候會從文字般若及觀照般若而契入實相般若的。讀壇經突然一剎腦中空掉,一念不生,雖然是短契入,但也是見性的好開始。

"~常觀世音** ​

"有經書看不明或沒人解讀傳授,那經書只能用來抄寫、用來禮供,卻不能完美髮揮它度世的所有大力用,所以講解的人相當重要。即使文字般若也好,最少可解讀出地圖,指示人正確方向到達目的地;過來人,有實相般若的、曾到過地圖示示的地方的,今日來說,當然少之又少!好比一部成唯識論,無人指授即天書。

"~常觀世音**

5樓:懺悔文人

到底什麼意思,你覺得我能到底嗎???

什麼是般若?佛教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是佛法兩大分支「般若」、「禪法」中的一支。

般若(bōrě),梵語prajna的音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 ,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專指:

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

般若一詞出自印度瑜伽,意為辨識智慧。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

辨識智慧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

般若種類

以種類而言,般若有二種、三種、六種之別,二種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與不共般若。共般若,即為聲聞、緣覺、菩薩共通而說之般若;不共般若,則僅為菩薩所說之般若。

二、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觀照一切對境之真實絕對者;此雖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稱般若;觀照般若,即能觀照一切法真實絕對實相之智慧。

三、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世間般若,即世俗的、相對的般若;出世間般若,即超世俗的、絕對的般若。又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則稱三般若。

六般若般若這個智慧包含六種,就是所謂的六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第六種是觀照般若。六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

般若即宇宙之道法,視為最吻合世界本源面目的最微妙量子組合,般若可以於無形中而認知,亦可以於有形中認知,此有形以量子狀態呈現,構成世間和宇宙的一切真知。

體會方法

六般若是一而六,六而一,無非是回到當下,請大家仔細看佛陀聖像手中的金婆羅華:

①文字般若:「現在請大家仔細看佛陀聖像手中的金婆羅華」這句話是文字般若;

②方便般若:大家仔細看佛陀聖像手中的金婆羅華這個行為是契入般若境界的方便,是方便般若;

③觀照般若:您仔細看金婆羅華的時候行為就是觀照般若,妄想皆無,這時已經遠離了分別意識,就是觀照般若;

④實相般若:這時候您的心靈境界就是實相般若;

⑤眷屬般若:這時候您已經成就了佈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所以,其它五度當下成了般若的眷屬,宇宙萬法當下成了般若的眷屬,所以是眷屬般若;

⑥境界般若:這時候您的自心一方面沒有妄想,一方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同時具備這兩點的現前一念、當下一念就是佛境界,所以是境界般若。

7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bōrě),梵語prajna的音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 ,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專指:

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

般若,全稱「般若波羅蜜多」,是根據梵語音譯的佛教術語,讀作bō rě,意為智慧,為三無漏學、六度之一。

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距今已經兩千年了。般若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智慧」,而以音譯。

佛教徒認為,般若是經由內觀所產生的正見,是深刻地體驗真理所得到的特殊智慧,代表了一種與常人不同的世界觀;般若是解脫世間煩惱、了生死的大智慧。佛教認為,為了生活上的需要,或者為了達到某種實用目的的智慧,是方便智。世俗的方便智是不究竟的、不完滿的,甚至一般的哲學家、科學家的智慧仍然侷限於方便智。

8樓:親愛的濃眉先生

般若的全稱是「般若波羅蜜多」或者「般若波羅蜜」。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辨識智慧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

合一的八個分支:外律、內律、調身、調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這個辨識智慧通過七重分支,到達最後一重。

擴充套件資料:

一、求聲聞智慧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1、非學非無學智慧 非學非無學智慧者,如干慧地、不淨觀、安那般那、欲界系、四念處、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

2、學智 學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羅漢第九無間中金剛三昧慧。

3、無學智 無學智者,阿羅漢第九解脫智,從是已後,一切無學無盡智,無生智等。是為聲聞智慧。

二、求辟支佛智慧亦如是

但以是人無漏善根純熟,雖生無佛之世,不從他聞,自然覺悟得禪定,三界漏盡。所得三明六通等,為德小勝聲聞,是為辟支佛智慧。又以觀十二因緣智慧深利,能侵除習氣,勝於聲聞,從四諦觀門斷結,此為異也。

三、求佛道智慧者

菩薩從初發心已來,行六波羅密,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隨本願力,從是中間,所有智慧,總相別相,一切盡知,是為佛智。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此三種智慧,故名為般若。

『波羅密』波羅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薩隨所修智慧中,能具足五種心者,是時般若名波羅密也。何等五?

一者了知智慧實相,非境非智,心無所得,而能遍學三乘智慧,及一切世間知見。餘四心如檀中分別。

菩薩能如是,於所修智慧中,具此五心者,隨所得智慧,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所修智慧,皆名行般若波羅密。若至無上菩提道果,方是般若波羅密具足成就。

9樓:從頭再來好風彩

智慧,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

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

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辨識智慧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

合一的八個分支:外律、內律、調身、調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這個辨識智慧通過七重分支,到達最後一重。

擴充套件資料

般若十種利益: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菩薩由此智慧,通達無礙,故獲十種利益也。

一、一切舍不取施想 謂菩薩修行般若,照了萬法俱寂,是故雖行佈施,而無能施之想,不著所施之物,不見受施之人,是為一切舍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堅持淨戒,無所毀缺,然以空慧照之,則不見有能持能犯之相,是為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三、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 謂菩薩修行般若,安住忍力,度諸眾生,然以空慧照之,而終不起眾生得度之想,是為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

四、行於精進而離身心 謂菩薩修行般若,於諸梵行,雖勇猛精進,然以空慧照之,而不見有身,心精進之相,是為行於精進而離身心。

五、修禪而無所住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在禪定,然以空慧照之,而於一切諸禪功德,不生味著,是為修禪而無所住。

六、魔不能擾 謂菩薩修行般若,能以空慧,照了諸法本性空寂,復知魔佛體元不異,魔雖發現,即無所怖,是為魔不能擾。

七、於他言論其心不動 謂菩薩修行般若,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通達明瞭,故於他人言論,悉能辯其邪正是非,不為所惑,是為於他言論其心不動。

八、達生死海底 謂菩薩修行般若,照了諸法,洞徹生死淵源,不為輪轉所溺,是為達生死海底。

九、起增上悲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觀一切性空,常以廣大悲愍之心,誓拔一切眾生之苦,令得解脫,是為起增上悲。

十、不樂二乘道 謂菩薩修行般若,而能了知聲聞緣覺小乘之法,沉滯空寂,未為究竟,而不欣樂,惟求大乘無上之道,而得解脫,是為不樂二乘道。

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意思,「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

一 金剛 本經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試為分離而綜合的解說。金剛,為世 間寶物,即金剛石之類。世間的金剛,屬於炭質的化合物,有三種特點 一 堅 常 堅是堅固,即不易破壞 常是不變,即不易轉化。二 明淨 明是透明的,能反映各種色採而閃鑠地放光 淨是純潔的,即使落在汙穢的地方,也還是那樣 的清淨不染。三 快...

般若彼岸是什麼意思,佛教所指的彼岸是什麼意思?

般若,是指覺悟的智慧。般若,雖然講是智慧,但完全不同於我們平常所說的智慧。般若智慧,是明心見性的智慧。般若是佛的知見,也是每個眾生潛在的佛性。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達安樂解脫的那一邊。世間萬像等同於空,得到的 希望的 作為的 知道的 終究都會是...

她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該怎麼做她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又該怎麼做呀?到底喜歡不喜歡我?

人家是女孩子啊!總要含蓄點吧?而且第一次主動牽你手竟然被拒絕 她不知道你是無心的吧?你再表白讓人家怎麼好意思立馬接受你?你太不主動了 而且拒絕你一次你就放棄 她肯定以為你不是真心的!女孩子就喜歡這種無聊的追逐遊戲 陪她玩嘛!她逃避你就追!放下你的面子 肯定會成功的!你傷害了她,她感覺到跟你在一起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