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唐朝政治特點安史之亂後唐朝政治特點

2021-05-17 20:37:14 字數 5045 閱讀 1826

1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後,唐朝無論是從經濟、政治還是軍事上來看都是處於一種苟延殘喘的狀態下。在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勢力開始蠢蠢欲動,不再對於唐朝**機構的命令言聽計從。當**下達命令時,陽奉陰違,並不會好好地、完整地執行命令。

更多的情況下,是把聖旨當做一張廢紙。這就看出,**對地方的統治力在下降,甚至可以說是下降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低點。

從經濟上看,這次平定叛亂花了不少的物力,**的財務狀況有點被掏空的感覺。而且因為在打戰,人們也無法安心地耕作。中國一向是一個農業大國,沒有了安心耕作的環境,人們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據很多史料記載,在這次的安史之亂結束後,民間是有了一場大饑荒。這就可以證明,這次戰爭對於經濟的打擊是多麼的大。

安史之亂是唐朝一個由盛而衰的點,同時,這件事還造成了唐代的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經歷了一共七年零三個月,雖然這個叛亂最後是被鎮壓住了,可是唐朝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經過了這一次的禍事,大唐是大不如前了的。

2樓:無奈風起

安史之亂後唐朝政治呈現如下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藩鎮割據,尾大不掉。特別是安史之亂起源地的河北三鎮,一直不服**調遣,呈現降而後叛,叛而後招安的迴圈,自唐代宗以後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第二歌特點,宦官交替,掌控廢立。宦官集團萌芽於玄宗違背祖訓,允許宦官參政。之後崛起於安史之亂的權宦李輔國,魚朝恩等,自此以後權宦稱為唐朝**一大政治勢力,操控了禁軍,甚至直接政變,實現皇位興替。

第三個特點,外族入侵,黨爭不斷。比較出名的就是肅宗借兵復國,牛李黨爭。

3樓:虎畫美學研究

後期的政治和財政改革

安史之亂

府兵制的崩潰意味著**集權軍事紐帶的鬆弛.長征健兒的出現雖能加強邊防,但同時使節度使得以同士兵建立穩固的統屬關係,容易形成割據勢力.節度使不僅兼任採訪使,而且多兼屯田使、支度使等職,他們終於成為既掌握軍事權又掌握行政權和則政權的自雄於一方的力量.

當時全國共有軍隊五十七萬餘,而鎮兵竟達四十九萬,**與軍鎮的力量對比失去平衡,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上層統治集團的腐化大大削弱了控制地方的能力,政治上也出現了不平衡的局勢,這就很容易使擁兵自重的將帥萌動問鼎犯上的野心,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兩個這樣的人物.

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東北一帶的雜胡.唐朝前期,大臣往往在朝為相,外出為將.李林甫為杜絕「出將入相」的情況,以鞏固自己獨專朝柄的地位,建議玄宗任命寒人蕃將鎮守邊境,安祿山遂得一身兼任平盧(今遼寧朝陽)、范陽(今北京)、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鎮節度使,還兼任河北道採訪處置使,專事對付奚、契丹等族.

史思明亦官至知平戶軍事.安祿山經過累年的策劃和準備,終於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在范陽發動叛亂.

唐朝政治腐敗,軍備廢弛,安祿山很快就攻下洛陽,自行稱帝,國號燕,並分兵西攻關中.唐玄宗於潼關失守後倉皇逃在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肅宗.

他一面以朔方軍將領郭子儀和李光弼分任朔方節度使和河東節度使,統兵進討;一面命燉煌王李承寀借回紇兵,以增強軍事力量.在戰爭期間,安史集團內部一再發生內訌,先是安祿山為其子慶緒所殺,後來安慶緒又為史思明所殺,最後思明亦為其子朝義所殺.內部鬥爭大大削弱了安史軍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發動戰爭不得民心,到處遭到群眾的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唐軍逐步轉敗為勝.寶應元年(762)肅宗去世,太子李豫即位,是為唐代宗.他以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會諸道軍與回紇軍**,最後在次年正月戰敗叛軍,史朝義自縊.

歷時七年多的安史之亂至此結束.

安史之亂是唐朝**政權與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一場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這次事件對社會、政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唐王朝由統一集權走向**割據的轉折點,是階級矛盾由緩和走向激化的轉折點,是唐王朝對周邊各族由主動進攻走向被動挨打的轉折點.以此為標誌,唐朝的歷史分為前後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

劉晏的財政改革 安史之亂使唐王朝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困難之中,當時稅源枯竭,開支浩繁.為了維持統治,必須整頓並改革財政.形勢的要求造就了一些理財家,其中最著名的是代宗朝的劉晏和德宗朝的楊炎.

寶應元年,代宗以劉晏為戶部侍郎兼河南道水陸轉運都使.廣德二年(764),又以劉晏為河南、江淮以南轉運使,以後又兼鹽鐵使、常平使等職.劉在整頓財政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改革漕運、改進鹽政和行常平法.

安史之亂使汴河堙廢,運河沿線戶口流散,漕運不能暢通,劉晏為整頓漕運採取了以下幾項有效的措施:①規定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以方便運船短途往返,並把漕糧分段運往太倉;②根據各段運路水流情況的不同,在揚子(今江蘇揚州南)製造適合於各河水流的堅固耐用的船隻;③改變過去州縣取富人督挽漕及沿途人民服役牽挽糧船的辦法,以鹽利充漕傭,僱船工、水手進行運輸;④大力疏浚運河道,暢通漕運.經此整頓,運量大增,運河沿線的社會經濟亦得到恢復.

劉晏在肅宗上元元年(760)任鹽鐵使後,根據「因民所急而稅之則國用足」的原則,改革鹽法,其主要辦法是:①國家在產地統購亭戶(製鹽戶)生產的食鹽,然後加價賣給特許的鹽商,任其自運自銷;②鼓勵商人以絹代錢糴鹽,國家用所得的絹製做將士春服,③離鹽鄉很遠的地方,轉鹽官在那裡儲備食鹽,等商絕鹽貴時減價出賣,稱作「常平鹽」.經過整頓,鹽利由每年四十餘萬緡增加到六百餘萬緡,佔國家總收入的一半左右.

劉晏自京師至諸道巡院重價募「疾足」,並根據他們及時彙報的全國各地的物價和年景,實行豐則貴糴、歉則賤糶的辦法,以穩定物價,增加財政收入.這就是常平法.

上述改革對唐朝的財政狀況儘管有所改善,但還沒有觸及主要的賦稅制度,而且歲入的增加最終是**於對人民的剝削,故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兩稅法的實行唐德宗採納宰相楊炎的建議,用兩稅法代替租庸調製,是唐朝賦稅制度上的重大改革.

安史之亂以後,在社會、政治大動亂中,賦稅征斂也隨之紊亂,財政、經濟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受田不足和完全喪失土地的農民無力負擔只問丁身、不問資產的租庸調和雜徭,佔田以千畝、萬畝計的地主積穀無算,卻只負擔微不足道的丁課,而唐王朝財源枯竭,無法按舊稅制加重「積穀翁」的負擔;在正稅失靈、官祿兵餉日增的條件下,統治者對人民進行橫徵暴斂,苛捐雜稅不一而足,民不堪命,破產農民大量轉化為逃戶和浮客,階級矛盾隨之趨於激化.

針對上述問題,代宗時已開始進行改革,主要措施是增加戶稅和地稅.而到唐德宗時,終於任用楊炎為宰相,於建中元年(780)宣佈實行兩稅法.新稅制的基本內容是:

廢除以前的租庸調和一切苛雜,各項併入兩稅.不論土戶、客戶,一律就地落籍納稅,居無定處的行商於所在郡縣納相當於資財三十分之一的商稅.新的稅項是戶稅和地稅.

戶稅據戶等以錢定稅,納稅時可折收綾絹;地稅按畝徵收.由於小麥種植推廣,二年三熟和一年二熟的情況已比較普遍,遂規定戶稅與地稅都一年兩徵,夏稅不遲於六月,秋說不遲於十一月,因此新稅制稱作「兩稅法」.上述內容說明,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稅丁為稅產,這符合土地集中和貧富升降的社會現實.

兩稅法代替租庸調,是土地制度變化、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發展的結果.這次稅制改革是中國財政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件大事,對此後歷代的賦稅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兩說法實行以後,只能在較短的時間改善唐王朝的財政狀況,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入不敷出的問題.因為官僚地主、寺院地主和大地主、大商人或則利用特權免稅、減稅,或則利用非法手段逃稅漏稅;加之唐朝後期吏治敗壞,行政效能很低,有的時候往往幾十年都不重新定戶,結果,有的地主十分田地才稅二三,失去土地的農民甚至有產去稅存之苦.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實施以後,唐朝的歲入又遇到了困難.

在土地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國家為了從地主手中低價購買穀物,就採取了以下兩種措施:①戶稅儘量多徵錢幣,少折納綾絹,這樣就迫使納稅者多向市場提供商品糧、絹,國家就可一手向納稅者徵錢,一手又從他們手裡購買廉價的實物.其結果是導致市場上供過於求,物價連年跌落.

兩稅法實行四十年後,絹價由每匹值錢四千文降到八百文,米價由每鬥二百文降到五十文.這樣,按戶等確定的戶稅錢額雖然如舊,而納稅者的負擔卻成倍地增加了.由於一般人看到物價**的趨勢還會長期延續下去,就儘量貯藏錢幣,甚至用銷錢為器的手段逃避國家對藏錢的禁令.

直到唐末懿宗時,由於社會生產已經嚴重衰落,**對物價失去控制,才產生了回升的趨勢.②實行榷酤、稅茶,即通過流通領域多收間接稅的辦法增加錢幣收入,彌補正稅的不足.這種措施也同樣起了激化階級矛盾的作用.

藩鎮割據和**對藩鎮的戰爭 安史之亂雖然平定,藩鎮割據的形勢卻從此形成.唐代宗在戰爭結束之初就繼續任命安史降將張忠志為成德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薛嵩為相衛節度使;李懷仙為幽州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安史之亂過程中及平定戰亂後,唐朝軍將亦幾乎都授以節度使之名,內地也先後建立軍區,藩鎮制度因此進一步推廣,遍於各地.

在節度使中,雖然有服從君命,臣事**的人;但不少藩鎮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割據性,其中最嚴重的是成德、盧龍、魏博三鎮,統稱「河朔三鎮」(見河北三鎮).淄青鎮與上述三鎮情況完全相同.這些節度使父死子繼,自署將吏,繕邑治兵,目無朝廷,他們「喜則連衡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釀成了戰火連年、國無寧日的局面.

有的藩鎮乾脆不供王賦,有的則大量佔有送使、留州部分,上供**的賦稅亦很有限(見上供、送使、留州).

唐朝後期,**同藩鎮間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第一次,唐德宗力圖平藩,引起了「二帝四王」之亂;第二次,唐憲宗大舉用兵,平定了不少藩鎮;第三次,唐武宗平澤潞.

德宗即位之初,建中二年(781)正月,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子李惟嶽向朝廷請求襲其父位,魏博節度使田悅亦代為之請.唐德宗堅決拒絕這種無理要求,李、田遂連結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東道節度使樑崇義等起兵反唐.七月李正己死,八月子李納亦請襲義位,德宗不允,李納遂反.

戰事日益擴大,捲進來的藩鎮越來越多,其中有四人稱王,兩人稱帝,即朱滔稱冀王,王武俊稱趙王,田悅稱魏王,李納稱齊王,朱滔稱秦帝,李希烈稱楚帝.德宗一度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後又奔梁州(今陝西漢中).這次戰爭持續了五年之久,朱滔和李希烈等雖先後敗死,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藩帥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

德宗對藩鎮的態度由堅決討伐轉變為姑息妥協.從此,有些節度使父死子繼、兄終弟立成為慣例,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刻化了.

唐憲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即位之始就大力對強藩巨鎮進行鬥爭,企圖恢復**集權.從元和元年(806)到元和七年,朝廷先後討平西川節度使劉闢、夏綏節度留後楊惠琳、鎮海節度使李錡;迫使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歸命,在成德鎮自立的王承宗也輸貢賦、請官吏.憲宗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平定淮西.

元和九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隨即發動叛亂.憲宗發宣武等十六道兵討伐,經過長期的戰爭,最後李愬於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今河南汝南),生擒吳元濟,平定了淮西.在這次勝利的影響下,很多藩鎮相繼歸命,後又平定了淄青節度使李師道.

憲宗雖然能夠平定部分藩鎮的叛亂,卻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產生割據的根源,因而取得的成就並不鞏固.元和十五年憲宗去世後,短短的兩年中,盧龍、成德、魏博、淄青、澤潞、徐泗、汴宋、浙西等鎮又紛紛發生變亂或不稟朝命.

唐朝的安史之亂持續了多久

安史之亂是唐朝唐玄宗時期由唐朝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在755年12月背叛了唐朝以後發動的戰爭,是同朝時期為了爭奪統治權而發動的內戰,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安祿山發動的這場戰爭歷時八年之久,在763年的2月17日才結束,這場戰爭使唐玄宗時期的唐朝人口大量流失,唐朝的實力也因此大減。因為發動叛亂的主...

「安史之亂」被平定之後,唐朝為什麼不借著郭子儀餘威蕩平藩鎮呢

要說安史之亂中功勞最大的將領,那一定是郭子儀了,為唐朝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朝沒有再借著郭子儀的餘威蕩平藩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朝的西部地區受到吐蕃的攻擊。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即是安史之亂,這時以安祿山為首的藩鎮軍隊發動叛變,爭奪唐朝的統治權。而此刻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將領...

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疾苦,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嚴重災難,語言敘述,表達出人們的苦難

從毀滅生命方面 一男新戰死 從生活方面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5 老婦的含淚 致詞 從哪些方面對 安史之亂 給人民遭受的苦難作廠 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嚴重災難,語言敘述 戰爭中百姓疾苦的古詩 唐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