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其二4分唐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2021-03-05 12:32:07 字數 3474 閱讀 4908

1樓:小妍

小題1:急切(2分)

小題1:思鄉 借物抒情(融情於物等)(2分)小題1:本題考查閱讀與理解詩歌的能力。解答此題時扣住「應知」一詞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作者情感以及領悟寫作手法的能力。理解出詩歌反覆出現「故鄉」這一詞以及寫「寒梅」的用意即可。

2樓:堅俐卯貞

1.(2)√

2.(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2)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詩》中的「應知故鄉事」中的「應知"一詞用得好,為什麼?

3樓:桃花飄零了

1、原因:「應知」表現出瞭解鄉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純用白描記言,卻簡潔地將「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口吻等表現得栩栩如生,這其實是很省儉的筆墨。

2、原文:

《雜詩三首·其二》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3、譯文: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

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4、賞析:

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的作品。它質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著最高階的技巧。像這首詩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樸得如敘家常的形式來體現的。

這正是所謂寓巧於樸。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作者獨問「寒梅」體現了什麼?

4樓:絮澐

一個人對故鄉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結在一起。所謂「鄉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在思鄉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土人情,都值得懷念。

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

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之情的集中寄託。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寒梅這裡被詩化了,作為故鄉的一種象徵。關切寒梅就是關切故鄉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6樓:匿名使用者

《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遙遠的異鄉巴蜀寫給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①選自《李義山詩集》。李商隱(約813-約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懷州河內(現在河南泌陽)人。

唐代詩人。這首詩是寄給妻子(或友人)的。當時詩人在巴蜀,妻子(或友人)在長安,所以說「寄北」。

在下雨的夜晚,詩人獨自一人在外乘涼不由地想念家中的妻子(或友人)和與妻子(或友人)共同修剪燭芯的情形。

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③【卻】還,再。

何當:何時能夠。

池:水池。

期:期限。

選自湖北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33頁。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174頁。

譯文你經常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沒有固定的時間回來;

巴蜀地區秋夜裡下著大雨,池塘裡漲滿了水。

何時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秉燭夜談;

再來敘說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意思

7樓:愛v絕對

《雜詩·君自故鄉來》也稱《雜詩(其二)》,是盛唐時期大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五言詩,是組詩《雜詩三首》的第二首。詩歌前兩句以記言的方式詢問從家鄉來的友人,後兩句則僅問寒梅是否開花一事,出人意外。抒發了詩人對故鄉親人和與風物景色的思念。

此詩化複雜為單純,變質實為空靈。全詩平淡質樸,卻詩味濃郁

8樓:營祖胥銀

你從故鄉來,

該知道故鄉的事。

請告訴我,

你來時,

我窗前的梅樹,

是否已經開花?描寫的是詩人遇到了來自家鄉的舊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緒。向遊人詢問家中寒梅花是否開了。自己的一片思鄉之情就這麼含蓄地表達了出來。

9樓:水蘊邛霞月

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你從故鄉來,

該知道故鄉的事。

請告訴我,

你來時,

我窗前的梅樹,是否已經開花?

作者問客人故鄉的梅花怎樣了,看上去似乎合乎情理,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又有點不切合實際。由此可以追深一下梅的含義。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

迎雪吐豔,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都是美化的寓意,而在這裡我們可以把梅看成象徵,它可能蘊含著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

這裡作者對梅寄託著喜愛之情和和讚美之情。同時體現了對故鄉的思念。

《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中的"著"的讀音是什麼.

10樓:飄渺凱斯

?打錯字了吧~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應該是zhuó二聲.

《雜詩》唐 王維 這首詩寫了什麼事

11樓:守候與保護來學

對故鄉的殷殷懷念之情內容簡介  這首詩寫的是對故鄉的殷殷懷念之情。你是從我的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的情況。請問動身的那一天,雕繪著花紋的窗子前面,那幾株寒梅開花了沒有?

雜詩 唐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翻譯: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註釋:

1.雜詩:寫隨時產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 2.

來日:來的那一天。 3.綺窗:

雕刻花紋的窗子。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4.寒梅:

冬天開的梅花。 5.著花:著(zhu),開放;著花,開花。

賞析: 詩歌一開頭,詩人以近似講話一樣的語氣,不加修飾地表現了一個久住他鄉異地的人,一旦見到自己家裡的親友,欲知家鄉情事分外熱烈、急切的心情。那麼,身在異地的異客,最想知道什麼樣的事呢?

最令詩中主人公親切懷想的卻是花窗前那枝梅花開了沒有。用梅花作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詩化了最普通的家務事,同時又體現了詩人獨鍾梅花那種清高超脫的品性。全詩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陶淵明雜詩全文拼音其二陶淵明的雜詩十二首其二翻譯

雜詩十二首其二 陶淵明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中夜枕蓆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b i r l n x s yu ch d ng l ng y o y o w n l hu d ng d n...

求曹丕雜詩譯文曹丕的《雜詩二首其二》的翻譯及賞析

文選 李善注此詩說 於黎陽作。並以為作於伐吳之時。從曹丕執政以後的情況看,他曾率大軍二次南征孫權,經過黎陽 今河南浚縣 魏在西北,吳在東南,從詩中 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 等句看來,此詩似乎是南征時借浮雲的隨風飄蕩以比喻征夫的被迫出征,表現對戰亂的厭倦情緒。但此說證據不足,吳景旭 歷代詩話 曾駁之,...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陶淵明 雜詩十二首 其二 的創作背景是離他辭彭澤令歸耕園田已10年之久了。在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的生存中,他覺得取得了自由,心思舒服,寫下了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樣諸多名句。然而他終非 周身靜穆 這首詩正透顯露其中訊息。此詩最先處魄力巨集壯 白天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