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朝代對新疆的管理而設定的機構幾年代

2021-05-13 13:19:56 字數 4841 閱讀 9908

1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時,**設定西域都護府,管轄新疆地區。

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清朝時,平定大小和卓**祖國的叛亂。設定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清朝的軍隊駐紮新疆地區,設定哨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2樓:張為臻老師

公元前60年,西漢**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2023年清**在新疆設省。2023年新疆和平解放。

2023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區,新疆現有14個地、州、市,89個縣(市),其中33個為邊境縣(市)。——常識歷史篇。

3樓:小仙鹿萱兒

唐代河北道設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三月,唐太宗李世民因山川形變將天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將道作為一種監察區,各設巡察使,用來監察州、縣官吏的工作。這時候巡察使不常置,無定員,也沒有固定的道治。到了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天下設河北道等「十五道」,即在原來「十道」的基礎上將山南道、江南道各分為東、西道,又增設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每道置採訪處置使,並定為常制,這個時候道治才有了固定治所,河北道道治設在了魏州(今大名縣),從此,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級行政區。

河北道自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設立,至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先後存續了280年。那麼河北道四至在哪?所轄境域範圍有多大呢?

據《唐六典》卷三「尚書戶部」記載:河北道領懷、魏、博、相、衛、貝、邢、洺、恆、冀、深、趙、滄、德、定、易、幽、瀛、莫、平、媯、檀、薊、營二十四州和安東督護府,「東並於海(海即今渤海),南迫於河(河即隋、唐時的古黃河),西距太行、恆山(恆山即古北嶽常山,位於今河北阜平縣東北),北通渝關、薊門(渝關即今山海關,薊門即今居庸關)」,也就是相當於今北京市、天津市全部,河北省大部、遼寧省西南部及河南省、山東省古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為此,現今對河北道境域的解釋大多據於此。

但仔細閱讀《唐六典》卷三「尚書戶部」有關河北道的記載,我們不難發現還有兩句話「其幽、營、安東各管羈縻州。」、「遠夷則控契丹、奚、靺鞨、室韋之貢獻焉。」,與河北道所轄境域密切相關。

其實河北道所轄境域十分遼闊,由南北兩部分組成,南部地區,亦即《唐六典》所記載的「東並於海(海即今渤海),南迫於河(河即隋、唐時的古黃河),西距太行、恆山(恆山即古北嶽常山,位於今河北阜平縣東北),北通渝關、薊門(渝關即今山海關,薊門即今居庸關)」區域,是河北道的核心區域,主要是漢民族居住區,唐**設正州正縣以治之;北部地區,亦即《唐六典》所記載的「其幽、營、安東各管羈縻州。」、「遠夷則控契丹、奚、靺鞨、室韋之貢獻焉。」的東北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廣袤的邊境和蠻荒地帶,由唐**設羈縻府州以統之。

總唐一代,河北道先後在南部地區曾置州30多個;在北部地區曾置羈縻府14個、置羈縻州46個(不含羈縻府自設的州)。在歷經「十道」與「十五道」的變遷和州縣的增減調整,河北道所轄南部區域自始至終沒有大的變化,為河北道的固定轄境;但北部所轄區域卻因「夷狄」的臣服、反叛、戰事的不斷及唐**的興衰,始終沒有固定的區域,所轄境域時大時小,屢經變化,為河北道的遊動轄境。

設立羈縻府州,是唐王朝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統治和管理,對附屬於唐朝的周邊各少數民族,實行的一種特殊的民族政策。羈縻,字面之意就是牽制和籠絡。唐朝的羈縻政策,就是在給四夷少數民族政治權利自主的同時,要求它們在行為上象套上馬籠頭、栓上馬絆子那樣,受到束縛和牽制,使之不生異心,不能亂動,要求他們與****保持一致。

具體做法是,對各族依其部族設定府州,大一些的稱都督府,小一些的稱為州,總稱羈縻府州。由****任命各族首領為都督、刺史等官,官職世襲,受都護府、邊州都督或節鎮統轄。羈縻府州管轄各族部眾,實行部落制,以畜牧經濟為主,因而大多數羈縻府州只是名義上的行政區劃,其戶籍一般不上報戶部,也不承擔賦稅,僅部分臨時向唐天子有所貢獻,與正州交納賦稅不同。

故此,史書上多不記載河北道北部的境域面積。河北道的14個羈縻府、46個羈縻州(不含羈縻府自設的州)是以突厥的別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麗諸部設立的,分隸於安東都護府(首治在今朝鮮平壤)和營(治所在今遼寧省朝陽市)、幽(治所在今北京市)二州都督府。安東都護府(公元668年~761年),是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帶有羈縻性質,負責對高麗、靺鞨等諸部族事務的管理。

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朝征服東北夷高句麗後,「分高麗地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但史書記載其名的僅14州),一百縣,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城以統之。用其酋渠為都督、剌史、縣令,令將軍薛仁貴以兵二萬鎮安東府。」,其轄境極盛時西至今遼河流域,東臨今日本海,北抵今黑龍江下游兩岸及鄂霍次克海,南抵渤海,包括今遼東半島全部、吉林西北地區、朝鮮半島全部。

營州都督府(公元624年~742年),是唐朝在東北遼西地區設定的管理漢族與奚、契丹、突厥、靺鞨、新羅等少數民族的軍政合一的最高權力機關,先後管威、崇、鮮、昌、玄、師、順、慎、瑞、帶、夷賓、歸義、沃、黎、遼、信、順化、寧夷、北黎等諸多內建羈縻州和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其轄境包括今遼寧西南部的朝陽、阜新、葫蘆島市一帶、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流域及河北省灤河中上游,即內蒙古赤峰、通遼市、河北省承德市一帶。幽州都督府(公元624~742年),是唐朝在長城一帶設定的抵禦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的重要軍政合一權力機關。唐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反叛後攻陷唐在東北地區的前哨陣地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進而威逼幽州,攻陷了幽州、冀州的許多城邑。

聖歷二年(公元699年)營州都督府被迫遷往幽州的漁陽(今天津薊縣),同時把營州都督府所管諸多內建羈縻州南遷幽州和今河南、山東、江蘇當地。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唐**基本平定了契丹叛亂,逐步把內徙寄治的遼、順、威、思順、黎、師、鮮、帶、瑞、玄、夷賓、慎、崇、昌、信、青山、沃、歸順、凜等羈縻州回遷,並將此回遷的羈縻州改隸幽州,其轄境在今北京市、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涿州市及天津市薊縣一帶。

同時,有唐一代河北道還先後對契丹、奚、靺鞨、室韋等東北少數民族居住區進行了不同形式的管理。唐貞觀三年(公元630年),唐**以室韋、契丹部落置師州,僑治河北道營州(治今遼寧省朝陽市)境內,統領室韋。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室韋隸河北道平盧節度使統轄。

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前後,唐**在室韋之地設定室韋都督府,統管20餘個部落,隸河北道營州都督府,當時轄境東起嫩江東岸附近及今結雅河上中游地區(今俄羅斯阿穆爾州中南部),西至石勒喀河流域(今俄羅斯赤塔州東南部),南抵今洮兒河流域(今內蒙古興安盟境內與吉林省西北部),北達外興安嶺南麓(今俄羅斯阿穆爾州的北端),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流域(俄羅斯赤塔州東南部)、黑龍江上游、嫩江流域、外興安嶺一帶。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相繼在奚族境內設饒樂都督府、在契丹部設松漠都督府,均隸屬河北道營州都督府管轄。饒樂都督府,治陰涼川(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大明鎮),轄有饒樂州、弱水州、祁黎州、洛瑰州、太魯州、渴野州6州,轄境約當今內蒙古老哈河上游及河北灤河中上游一帶。

松漠都督府,治潢水北岸(今內蒙古林西縣新城子鎮西櫻桃溝村黃土坑自然村),轄松漠州、峭落州、彈汗州、無逢州、羽陵州、日連州、徒何州、萬丹州、匹黎州、赤山州10州,轄境約當今內蒙古赤峰、通遼一帶(即今內蒙古西拉沐倫河流域及其支流老哈河中下游一帶)。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唐朝**在粟末靺鞨地區(今松花江上游)設定忽汗州都督府,治今黑龍江寧安縣南的東京城,相繼隸河北道安東都護府、營州都督府,任命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並封他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從此,粟末靺鞨即專稱渤海,渤海正式成為唐朝版圖內的一個羈縻州。762年,唐朝**詔令渤海為國。

其轄境極盛時東至今日本海,東北至今烏蘇里江下游,北至今松花江,西至今伊通河,西南至今遼河,南至今朝鮮龍興江,號稱「地方五千裡」,大體包括今東北地區大部,朝鮮半島北部及俄羅斯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區。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朝**在黑水(今黑龍江)一帶居住的靺鞨部落,叫「黑水靺鞨」,置黑水軍,次年改設黑水都督府,治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相繼隸河北道安東都護府、營州都督府,轄境約當今黑龍江中下游南北兩岸和烏蘇里江以東至日本海以及鄂霍次克海、薩哈林島(庫頁島)的廣大地區。此外,唐朝**還對百濟(今韓國西南部)、新羅(今韓國東部)藩屬國先後進行了羈縻統治。

唐高宗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命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大總管,統兵13萬,聯合新羅攻陷百濟國都泗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生擒百濟義慈王及太子扶余隆,百濟國宣告滅亡,其5部37郡共76萬人戶完全納入了唐朝的直接統治之下,並在百濟設定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相繼隸河北道扶余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將其納入了唐朝羈縻府州體系,五都督府下轄37州250縣。唐朝委任右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統兵鎮撫全境,又命左驍衛郎將劉仁願率兵一萬鎮守百濟城,委派當地的酋長分任都督、刺史。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為了政區整齊劃一,唐朝**在新羅領土上設立了雞林州都督府,治金城(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城區),隸河北道安東都護府,以新羅王金法敏為「雞林州都督」,下設州和縣。

從此新羅正式成為唐王朝合法的地方政權,新羅領土也納人了唐朝統一的區劃之內,與唐朝所設定的松漠、饒樂、黑水、渤海都督府等相似。這是唐朝在朝鮮半島上繼熊津都督府等5個都督府之後,設立的又一個帶有羈糜性質的都督府,真正體現了大唐帝國「際天所覆,悉臣而屬之。薄海內外,無不州縣」的國威。

雞林州都督府與熊津等五都督府不同的是:都督府是在新羅政權沒有被武力消滅的前提下設立的,都督由新羅王擔任,唐朝**沒有在新羅領土上派任鎮撫官和駐紮軍隊,新羅王總領原來的州府。

由上,我們不難看出唐代河北道自設立之日起,其長城以南轄境雖所轄州縣時有變動,但「東並於海(海即今渤海),南迫於河(河即隋、唐時的古黃河),西距太行、恆山(恆山即古北嶽常山,位於今河北阜平縣東北)」的格局基本上沒有大的變遷,變動大的主要集中在長城以北的遊動轄境,換言之就是所轄的羈縻府州的領地。為此,我們可以說唐代河北道設立後,不但曾長期統轄過東至渤海,西至太行山、常山,南至河南、山東兩省的隋唐時黃河故道以北的長城以南各地,而且曾經管轄過長城以北西至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流域、俄羅斯赤塔州東南部的石勒喀河流域、俄羅斯赤塔州東南部的鄂嫩河流域,北至俄羅斯阿穆爾州北端的外興安嶺南麓,東北至鄂霍次克海、俄羅斯薩哈林州的薩哈林島(庫頁島),東至日本海,南至朝鮮半島的廣大地區,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全部、河北大部、河南、山東兩省北部、內蒙古東南、東北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俄羅斯遠東的東南部及朝鮮、韓國等境域。

中國各朝代京都彙總,中國各朝代的首都

朝代起訖年代都城今地帝王譜開國皇帝詳細介紹夏朝約前2146 1675年安邑山西夏縣禹檢視夏朝 商朝約前1675 1029年 亳河南商丘湯 檢視商朝 周西周約前1029 771年鎬京陝西西安周文王姬發 檢視西周 東周前770 256年洛邑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 476年 檢視春秋 戰國前...

秦朝是我國朝代,地方是實行什麼制度來管理

郡縣制 郡縣制,中國古代繼宗法血緣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集權制度和郡縣制等一系列制度,來進行管理 好像是實行的郡縣制,但是也不是特別完美的,到最後還是沒有了 這個問題問的好,郡縣制 郡縣制這都是秦朝用的管理制度,為了更好的管理這個朝代還在一代一代升級 一般都實行郡縣制 郡縣制...

新疆是什麼朝代劃入中國版圖的新疆是哪個朝代歸入中國版圖的?

新疆於西漢時期劃入中國版圖。因匈奴內爭,其主管西域的日逐王先賢撣率萬餘眾降漢,漢使護鄯善以西使者鄭吉迎之,匈奴在西域的統治力量隨之瓦解。於是漢廷使護鄯善以西南道諸地的鄭吉 並護 車師以西 北道,故號曰都護 公元前60年,西漢 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