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詩人孟浩然的個人誰有詩人孟浩然的個人資料

2021-05-23 10:53:06 字數 4896 閱讀 7509

1樓:匿名使用者

孟浩然(689~740)

中國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

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遊長安,應進士不第,返襄陽。

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

在此前後,他還曾遊歷揚州以及湘、贛、蜀的一些地方,也曾滯留洛陽。開元二十二年(734) ,襄州刺史韓朝宗約其同去長安,為其延譽。但孟浩然不慕榮名,竟至期未去。

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足一年而返鄉。二十八年,他病疹發背,醫治將愈,適王昌齡來襄陽,相見甚歡,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

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王孟,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 ,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者 。

其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自然渾成,韻致飄逸,意境清迥,空靈蘊藉,挹之不盡。

孟詩以清曠 衝澹為 基調 ,但「 衝澹中有壯逸之氣 」(《吟譜》) 。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一聯,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但這類詩在孟詩中畢竟不多見。

總的說來,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 。

現通行的《孟浩然集》為南宋初刻本,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

2樓:留香晉人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

(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

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不寬。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 ji )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他和王維並稱「王孟」,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他們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是唐代著名的田園隱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詩人,與王維並稱為「王孟」。

其剛正志高,但仕途坎坷。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

3樓:唐子畏

孟浩然簡介

----------------------------------------------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

曾隱居鹿門山。40歲遊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

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

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

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衝澹為基調,但衝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

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

新、舊《唐書》有傳。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田園詩的人,存詩260多首,多為五言律詩。孟浩然的山水詩多是寫他故鄉襄陽的名勝,象《秋登蘭山寄張五》、《夜歸鹿門歌》、《江山思歸》等,將襄陽的山水、煙樹、新月、小舟描繪得平常而親切。他的田園詩數量不多,但生活氣息濃厚,如《過故人莊》、《遊精思觀回珀雲在後》等,農家生活的簡樸,故人情誼的深厚,鄉村氣氛的和諧,都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他的一些小詩,如《春曉》也寫得含蓄清麗、韻味悠長。孟詩風格以清曠沖淡為主,但沖淡中亦有壯逸之氣。

孟詩思想內容不甚豐富,但從藝術的完整、精美上來講,與王維完全可以並駕齊驅。

4樓:殘月棲鴉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詩人。其詩與王維齊名,時稱「王孟」。

開元十八年(730),孟浩然應進士試不第,漫遊吳越。他沿曹娥江、剡溪順流而下,然後換馬陸行來到天台。

還在乘船的水途中,孟浩然不時地翹首遙望,寫下了《舟中曉望台山》的名篇;到達天台後,在尋訪道友太乙子的同時,遊覽了石樑、華頂、赤城、桐柏、寒石山,留下了燴炙人口的詩篇。他真想一脫塵網,羽化登仙:「願言解纓,從此去煩惱。

高步臨四明,元蹤得二老。紛吾遠遊意,學彼長生道。」(《桐柏宮》)

後來孟浩然與太乙子在越中水路上邂逅,以自豪的口吻述說了天台之行,盡情讚頌了天台山:「茲山夙所尚,安得聞靈怪?上逼青天高,俯臨滄海大。

雞鳴見日出,常覿仙人旆。往來赤城中,道遙白雲外。黴苔異人間,瀑市當空界。

福庭長不死,華頂舊稱最。」

天台山人也沒有忘記這位「風流天下聞」、「清詩句句盡堪傳」的詩人,特意把孟浩然駐足吟嘯過的地方稱作「孟湖」、「孟湖嶺」。

5樓:曉★燁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

陽(今湖北襄陽)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隱淪卻以隱淪終老的詩人。開元二十八年詩人王昌齡遊襄陽,孟浩然背上生了毒瘡,和他相聚甚歡。

據說是因為「食鮮疾動」,終於故鄉南園,年五十二歲。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祿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博得時人的傾慕。李白用禮讚的口吻稱他「高山安可仰,彼此揖清芬」王維曾把他的像繪製在郢州刺史亭內,後稱之為「孟亭」,無論在生前死後,孟浩然都享有盛名的。

孟浩然的好詩不僅數量不多,而且篇幅也多半很簡短,他所擅長的詩體,主要是五古和五律。但是,從藝術的完整、精美來說,他卻完全可以和王維並駕齊驅,各標風韻。杜甫說他:

「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皮日休說他:「遇思入詠,不鉤奇抉異,齪齪束人口,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郢州孟亭記》)。

都完全合乎事實。他在盛唐詩人中,年輩較高,比李白、王維大十二歲。他詩集裡,還殘留著從初唐到盛唐過渡的痕跡。

如《美人分香》、《同張明府碧溪贈答》等詩,還有宮體影響。他的某些詩句,也有化用鮑照、謝挑、陰鏗、薛道衡的地方,但是,他化用前人詩句,往往能青出於藍,不著痕跡。在創造盛唐詩歌渾融完整的共同風格上,他是有不小貢獻的。

因此,李白、杜甫、王維等盛唐詩人對他都深懷敬意,並給他的詩以相當高的評價。

6樓:手持白紙扇

孟浩然 死的相當有水平

(689~740)

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

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韓朝宗為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為他延譽。

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

不赴,終於無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遊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病疹發背,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孟詩不事雕飾,□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他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

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

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7樓:匿名使用者

孟浩然(689~740)

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

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韓朝宗為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為他延譽。

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

不赴,終於無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遊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病疹發背,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孟詩不事雕飾,□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他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

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

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8樓:席

孟浩然的好詩不僅數量不多,而且篇幅也多半很簡短,他所擅長的詩體,主要是五古和五律。但是,從藝術的完整、精美來說,他卻完全可以和王維並駕齊驅,各標風韻。杜甫說他:

「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皮日休說他:「遇思入詠,不鉤奇抉異,齪齪束人口,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郢州孟亭記》)。

都完全合乎事實。他在盛唐詩人中,年輩較高,比李白、王維大十二歲。他詩集裡,還殘留著從初唐到盛唐過渡的痕跡。

如《美人分香》、《同張明府碧溪贈答》等詩,還有宮體影響。他的某些詩句,也有化用鮑照、謝挑、陰鏗、薛道衡的地方,但是,他化用前人詩句,往往能青出於藍,不著痕跡。在創造盛唐詩歌渾融完整的共同風格上,他是有不小貢獻的。

因此,李白、杜甫、王維等盛唐詩人對他都深懷敬意,並給他的詩以相當高的評價。

孟浩然是那個朝代的詩人,孟浩然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唐代 1 孟浩然 公元689 公元740 本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內 今湖北襄樊 人,世稱孟容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 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 2 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

過故人莊 孟浩然表達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清新自然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朋友之間的依依昔別之情.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 事 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

詩人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借景抒情,抒發詩人與孟浩然依

1 詩句 bai是 孤帆遠影碧du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2 釋zhi義dao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回去,消失答 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著天邊奔流。3 賞析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後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孤帆遠影碧空盡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