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的題甲 早

2021-03-17 20:41:40 字數 6192 閱讀 6113

1樓:可姮

1.格律詩(近體詩、近體詩)

2.b3.甲詩寫詩人(行人)過小橋時還在做夢,說明出行實在太「早」,覺未睡醒,一上馬就迷迷糊糊睡著了。驛路行人必經之地的小橋,而如今卻「寂寞」「和夢過」,再次印證了詩人出行之「早」。

乙詩的「夢」是羈旅他鄉的遊子對故園的思念之夢,與首聯「客行悲故鄉」相呼應。夢中的故鄉景「鳧雁滿回塘」與旅途上「槲葉落山路」的景形成對照,突出了遊子濃濃的思鄉之情。(意思對即可)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早行陳與義露侵駝褐①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2樓:逢渺

小題1:第一句訴諸感覺,寫出清早露侵駝褐、寒意襲人的特點,同時也寫出詩人「行」之「早」。詩人穿上露水不易溼透的駝褐出行,可見其上路之早,而「露侵駝褐」,以至於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句,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突出時間之早;第三句,以小橋的「寂寞」和作者行走時的「和夢過」,說明時間尚早。第四句,「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以突出其「早」。

小題1:主要用了反襯手法。「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和羈旅中的孤獨寂寞之感。

小題1:第一答用「訴諸感覺」回答問中的「怎樣表現」不太搭調;後面的分析則過細了,不是問題中要的「簡要」。第二答針對性強,簡明扼要。

要點:怎麼問怎麼答——怎樣表現、簡要分析。結合詩句,意思對即可

小題1:第一答只分析了第四句,而問題中是指「三四句」;另外,表現方法也太摳了點,「反襯」是很零碎瑣屑的技法,「白描」則是陳與義詩歌的特色和風格。要點:

問什麼手法答什麼:三四句(答題範圍)。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6分)早行  陳與義露侵駝褐①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

3樓:手機使用者

小題1:(3分)第一句訴諸感覺,(1分)寫出清早露侵駝褐、寒意襲人的特點,同時也寫出詩人「行」之「早」。(1分)詩人穿上露水不易溼透的駝褐出行,可見其上路之早,而「露侵駝褐」,以至於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1分)

小題2:(3分)主要用了反襯手法。(1分) 「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和羈旅中的孤獨寂寞之感。(2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早 行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

4樓:熊易雲

(1)、分別從觸覺和視覺表現主題,以「明」反襯「暗」。

(2)、在夢中過橋,說明主人起得太早,還未睡醒,聽到蟲鳴,這靜中之動反襯出深夜的沉靜,只有夢魂伴隨自己孤零零地過橋,才會感到寂寞,突出早行,片言隻語,警策全篇。略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早行 陳與義露侵駝褐 ① 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

5樓:智花丶

(1)第一句訴諸感覺,寫出清早露侵駝褐、寒意襲人的特點,同時也寫出詩人「行」之「早」。詩人穿上露水不易溼透的駝褐出行,可見其上路之早,而「露侵駝褐」,以至於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意對即可)

(2)主要用了反襯手法,「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和羈旅中的孤獨寂寞之感。(意對即可)

現代詩歌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6樓:宜都書童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點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時空立足點,就可以為貫通全詩提供一個堅實的平臺,是解讀詩歌的重要方法。抒情類詩的主體分為兩類:一類有詩人設身代言,即詩人設想自己就是詩中的人,為他們奔走呼喊,代他們傾訴衷腸;一類是詩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詩人自身的形象。

總體看,後一類居多。

2、關注詩歌的題目

詩歌的題目是詩人寫作意圖的集中體現,它像一條紅線,串聯起散落在詩歌中的珍珠,像一個視窗,讓我們看到詩人的內心世界。關注題目,分析題意,同樣是貫通全詩的重要方法。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詩都能找到立足點,像詠物詩、詠懷詩、詠史詩、哲理詩等,一般就沒有,那就更應該關注題目。

3、瞭解詩歌的結構

「起承轉合」是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的結構中固有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視角窺探作者的思路,進而貫通全詩。在初三複習備考中,如果我們遵循這種規律的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著起承轉合的程式來寫的詩,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貫通全詩、解讀全詩的鑰匙。

4.答題應緊扣原詩的內容

命題者對詩歌鑑賞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了詩歌,因此對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的分析,必須結合原詩歌的具體內容來進行,千萬不能空泛而談。如果是選擇題則要緊扣原詩詞內容進行判斷選擇,否則難以說明自身是否讀懂了原詩。

5、熟悉有關意象與意境的知識

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絡。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鑑賞景或物的同時,往往要聯絡鑑賞詩人的形象。

而且這兩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7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覆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託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二、詩歌鑑賞表達程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鑑賞及答題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5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溼,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

這是一幅明淨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閒適的心境(步驟三)。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如「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2\託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

3\託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

(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

(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

(3)對比。

(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閒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

(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

(2)比喻。(3)擬人。(4)誇張。

(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4\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

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答題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

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

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1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2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4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2023年高考題)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誰會這道題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

1 全詩採用倒敘手法。從結構上看,詩歌的前兩章具有重章復沓的特點。2 這首詩寫內一個女子在城 容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可望穿秋水,不見人影。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最後一句的含義是 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麼漫長。誰會這道題 閱讀...

古代詩歌閱讀,完成下面的題清,古代詩歌閱讀,完成下面的題。 清 明 黃庭堅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

1.答 本詩首聯用樂景寫哀情。春天到來,桃李綻開,生機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些長眠的人們,不禁愁緒萬端。樂景寫哀,愈見其哀。2.答 作者運用了對比和用典的表現手法,孟子 齊人有一妻一妾 文章中的齊人,乞祭餘 還不算,還要向妻妾炫耀 與此相反,像介子推這樣的人物,甘願燒死在綿山中也不出...

誰會這道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 期盼回家和來回家後親切源 溫馨的感受。生命 動物與動物 人與動物 之間和諧相處或親密交流的感受。2 羊群帶回了阿爾卑斯山的生機。羊群歸家給人們與動物帶來了喜悅與歡欣。3 表現狗的忠誠 或忠於職守 從動物之間的親密關係寫到動物與家園的親密關係,最後以狗作代表寫到動物與人的關係 使文章的內涵逐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