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分析傷痕文學和反思文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詳細點,拜託了

2021-03-21 23:15:35 字數 3690 閱讀 6066

1樓:匿名使用者

剛考完試,手冷腳冷,不想打字。

貼一點以前給別人梳理中國當代文學史的一點內容。。。

第三,新時期文學,即是文革後至今這段時期的文學。內部的線80年代為「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現代派(這兩個文學思潮時間差不多,都在85年)-先鋒-新寫實」。

傷痕文學與反思文學的相同和不同 要詳細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說,"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深化,兩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哲學思考的介入。所謂反思,從哲學角度理解,就是人類精神的自我活動與內省的方法。

反思既是對事物和現象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事件和經歷的理解與描述,更進一步則是對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為文學思潮,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必然結果,符合「反思」思維的特點。

3樓:嘻小兮

反思文學

還是在「傷痕文學」興盛之時,一批敢於思考、富有人生閱歷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著我們黨和國家在革命程序中的失誤而歷盡坎坷的作家,如王蒙、李國文、從維熙、張賢亮、方之、高曉聲等,就率先突破了一般地提倡「恢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口號的侷限,提出了現實主義深化的主張,並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寫出了一批具有相當思想深度和歷史深度的作品。茹誌鵑於2023年2月在《人民文學》上發表的短篇**《剪輯錯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學」的起步標誌。

傷痕文學

2023年11月,劉心武的短篇**《斑主任》在《人民文學》發表,立即引起轟動。《班主任》是新時期文學的開山之作,在當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價值。不久,《文匯報》(2023年8月11日)發表了盧新華的短篇**《傷痕》,「傷痕文學」和「傷痕**」的得名便源於此。

表現「傷痕」作品的主要內容,可以大致區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寫知識分子、國家**受到的**,他們的受辱和抗爭。一是寫「知青」的命運:

以高昂的熱情和獻身的決心投人這場革命,卻成為獻身目標的「犧牲品」。如何看待這些作品,曾在1978—2023年發生過爭論,不久,「傷痕文學」概念的貶斥含義逐漸消退,成為對一個時期文學思潮的概括。「傷痕文學」的主要作品:

《班主任》(劉心武)、《傷痕》(盧新華)、《神聖的使命》(王亞平)、《高潔的青松》(王宗漢)、《靈魂的搏鬥》(吳強)、《獻身》(陸文夫)、《姻緣》(孔捷生)、《我應該怎麼辦》(陳國凱)、《從森林來的孩子》(張潔)。

簡述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發生的背景和特點

4樓:紋雲霏雨

***教案上的,絕對專業!

傷痕文學(**):

「文革」結束後興起的一股文**流,肇始於劉心武《班主任》,得名於盧新華《傷痕》。其內容是揭露「文革」給人民造成的傷害,尤其是給青少年造成的精神內傷;帶有感傷的、悲劇性的情感基調。

反思文學(**):

當傷痕文學把「文革」的悲劇展現在人們面前時,人們就隨之思考造成這場社會悲劇的遠因近源,反思文學應運而生。其起步的標誌是茹誌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1979)。在創作上的特徵是:

從政治、社會層面上還原「文革」的荒謬本質,從一般地揭示社會謬誤上升到歷史經驗教訓的反思,比之傷痕**,其目光更為深邃、清醒,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

尋根**:

2023年前後形成潮湧的**潮流,它超越社會政治層面,突入到歷史與文化的深處,對中國的民間生存和民族性格進行文化學的思考。

其特點是:以現代意識觀照現實和歷史,反思傳統文化,重鑄民族靈魂,探尋中國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題材和文化反思物件呈鮮明的地域特點;在表現手段上既有中國傳統文學的手法,又運用現代派的象徵、暗示、抽象等方法,豐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蘊。

先鋒**:

80年代中期興起的一股**潮流,其創作上的特點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現為對意識形態的迴避、反叛與消解;二是在文學觀念上顛覆傳統的真實觀,文字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文字特徵上的敘述遊戲,人物趨於符號化,性格沒有深度,通常採用戲擬、反諷等寫作策略。

傷痕文學的主要代表作及作家

5樓:耕雲不爭

《班主任》/劉心武

《傷痕》/盧新華

《靈與肉》/張賢亮

《爬滿青藤的木屋》/古華

《思念你,樺林!》襲巧明

《飄逝的花頭巾》/陳建功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張弦

《本次列車終點》/王安憶

《我是誰》/宗璞

《啊!》/馮驥才

《大牆下的紅玉蘭》從維熙

《將軍吟》莫應豐

《芙蓉鎮》古華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

《走出迷惘》辛北

6樓:cufe小新

傷痕文學的主要代表作及作家有以下:

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張賢亮的《靈與肉》,古華的《爬滿青藤的木屋》,襲巧明的《思念你,樺林》,陳建功的《飄逝的花頭巾》,張弦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王安憶的《本次列車終點》,宗璞的《我是誰》,馮驥才的《啊》,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

傷痕文學是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文壇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種文學現象。

它得名於盧新華以「文革」中知青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傷痕》。

「反思文學」的時間,創始人,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思想,具體內容,後期發展這些都是什麼???

7樓:滿堂花醉三千客

反思文學

8樓:姜心悅

文學文學,看著文學習唄

文學其實就是人類說話和傳情達意的歷史

它是一個不斷漸進的過程

9樓:匿名使用者

「文革」結束後,伴隨著政治上的撥亂反正,作家們開始以冷靜、嚴肅、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審視歷史,他們的視野更加闊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學應運而生。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發展和深化,它不再滿足於展示過去的苦難與創傷,而是力圖追尋造成這一苦難的歷史動因,把目光投向2023年以來甚至是更早的歷史階段。重新**歷史是非,對過去一貫以為正確而在實踐中證明是錯了的政策、路線、事件提出懷疑,並以藝術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現。

代表作品有古華的《芙蓉鎮》,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等。

怎麼看待中國的傷痕文學?

10樓:匿名使用者

作家楊大俠認為,翻開書籍,面對著屈原之類的詩、《竇娥冤》之類的戲曲、傷痕文學之類的傷痕,處處都感受到了強烈的控訴意識。一部中國文化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部控訴史。《懺悔錄》、《俄狄浦斯王》、《存在與虛無》這樣的作品是空缺的。

11樓:

都有公式:堅定追求真理的知識分子被**,在改造的時候遇到紅顏知己,改革開放就暴富。個人主義被壓迫,要自由,自由是啥?票子和女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傷痕文學的總體悲劇在於,他們的作者認為「上山下鄉」是噩夢,認為做農活工活不符合他們知識分子的身份。他們認為自己比工人農民高一等,認為自己應當享受特權。

如果說像錢學森這類理工科知識分子受到特殊禮遇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們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了突出工學,這種情況我服。可是那些文科出身的知識分子,好好教你們的書不行嗎,你們的覺悟又不夠搞什麼政治?

某些知識分子的自我特權意識,是他們理所應當受到批鬥的重要原因。

文學誤讀的作用和意義比較文學專業

文化誤讀 是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視的事實存在,其後果可以從正反兩方面看。一方面,文化誤讀 誤讀 曲解 了原文,導致文化資訊傳遞失敗,使譯文讀者看不到異質文化的真相。另一方面 文化誤讀 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為民族文化建設也發揮了一些積極作用 1 使異質文化很容易在本國傳播,與本國讀者達到溝通,建立起文化交流...

如何看待比較文學的危機論如何從比較文學看文學

比較文學的危機 最早是由美國學派的代表韋勒克針對法國學派提出的,韋勒克批駁了法國學派的外貿式研究模式和實證研究方法,指出比較文學應該研究文學的本質即文學性。法國學派企圖把比較文學縮小為研究文學的 外貿 那樣會導致比較文學在文學主題研究方面變得零碎且互不相關,變成了可以隨時被打散並與有意義的整體的關係...

比較文學中可以用來比較的文學現象或者是作品中塑造的人物

可以拿 川端文學 和 邊城文學 進行比較,角色可取 伊豆舞女 裡的薰子和 邊城 裡的翠翠。看不太懂你問題的意思 選擇中西方文學作品中具有相似主題或人物形象的作品各一,進行比較分析,這樣的 怎麼寫 首先要確定具體作品,假如,中國的紅樓夢與西方的百年孤獨。先要分析其作者生平 經歷,各自不同的人生觀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