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青年人對傳統節日的認識以及忽視傳統節日的重要性,作為青年人的

2021-04-26 00:30:48 字數 5491 閱讀 9977

1樓:新噯的蘭

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造就了偉大的民族,聰明智慧的華夏人發明了……如版今,權傳統文化已經化為血液流淌在我們的身體裡,就在我們點點滴滴的行為裡展現,傳統節日作為傳統文化最醒目最集中的表現,是穿西裝吃西餐學洋文的我們對自己民族文化的最後的堅守。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趣又有意義的傳統節日風俗,這些節日有什麼意義。

分析傳統節日逐漸被忽視、很多人認為沒有節日味道的原因。傳統節日的消失將會帶來什麼影響(比如失去民族自信、生活缺乏信仰、容易被外來文化侵蝕(例舉如追韓劇導致部分學生在國家、民族大義上感性選擇支援外國)甚至做出不利於國家和民族的言論或行為)

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華夏先祖智慧的結晶……等等怎麼做?這個問題個人覺得並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復興大概是每一個傳統文化愛好者、國學大家、學者等等有志之士的想法,最近幾年也在推廣,然而情況還是不算好。

2樓:匿名使用者

妲你小己己地ie開始考試就是時間睡覺睡覺睡覺睡覺是

對於現代人忽視傳統節日,你有什麼看法?

3樓:凌雲客棧

自然而然,什麼力量還能打過自然呢?

今天所說的傳統節日

,在她誕

回生的時候肯定不叫傳答統節日,但是所以流傳了下來是因為她符合了當時百姓的一些需要和風土人情。而如今的人們看淡一些節日時因為那些節日的內容或沒有與時俱進或已經對他們沒有吸引力,所以大家覺得沒什麼必要去過。

問題在於節日的內容不該是一層不變的,她必須符合人們的某些需要才有生命力。

今天人們熱衷過西方節日時有一定原因的,比如情人節,現今的中國不是一個「情人」二字氾濫的年代嗎?因為她符合了社會的需求所以有生命力。

4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不贊同啦,傳統節日作為典型的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作為民族的根,絕不容摒棄

5樓:後天火

只要你不忽視就可以了

對於一些年輕人喜歡過洋節而忽視傳統節日的現象,你有什麼看法?請簡要談談。(不超過60字)

6樓:匿名使用者

中西文化的交融,這是每個發展中國家必須要經歷的時光,但是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分得清輕重的,春節時期在沒有年味兒,我們都還是努力搶車票回家,但是聖誕節在紅火我們最多那天也就是買個禮物和朋情人在一起而已。我們不能說這一定是忘本,這本身就是一種新奇,像剛看見大城市的鄉下孩子一樣,總是要新奇一下。但是很多東西都是紮根在心底的東西。

比如春節。聖誕一個人過可憐麼?特麼過年一個人過才可憐好吧!

對中國傳統節日抱有不太熱情的現象是存在的,這部分人絕大多數集中在比較年輕的人群中,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有更多的視野去接觸外部的東西,很多商家為了商品的**,在如聖誕節等這些從西方引入的節日裡進行了很多的**活動,年輕人的消費觀念相較於老一輩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更注重於享受消費,隨之注意力就會被洋節日吸引過去。

中國的本土節日,更注重的是回家探望親朋團聚。現在的年輕人,家庭的觀念在慢慢的變得淡薄,加之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工具的發展,國家各種休假法律制度的完善,他們隨時可以與遠在他鄉的親人見面,慢慢的趕在節日回家過節的念頭在減弱。

7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節日是什麼。人們過中秋節是為了家人團結。每一個節日都給人們一個時間一個空間去寄託自己的情懷,這就是節日的最終目的。

洋節也一樣,也是給了我們寄託感情的時間。每個人都有好多不同的感情需要抒發。因此,過什麼樣的節日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節的目的怎樣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宣傳不夠力度

9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明白意義,第二,節日是什麼。

怎樣更吸引年輕人對傳統節日的注意 我們應該怎麼做?

10樓:紫色_菖蒲

1.國家法定假日更多傾向設定在傳統節日

2.各單位,社群,學校,家庭在傳統節日當天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3.**多報道引導受眾關注傳統節日的話題

4.在學校各個學科教育當中滲透對傳統節日的發揚純手打,滿意請採納哦~

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要性

11樓:艾小呆的我

1、熱愛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春節、清明節、中元節等,都有祭祖的儀式和內容。在祭奠與追思中,孕育著後人的感恩之心和責任意識。節慶活動中還處處體現著對長者的尊敬和對幼兒的寵愛,春節給長者拜年,為長輩們送上可心的禮物,節日宴席上對長者座次的優先考慮,為長輩們敬酒祝福。

2、敬祖孝先、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中國每一個傳統節日都體現了對生命的熱愛,對健康的追求。幾乎每個節日都有群眾性的文體活動:春節,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清明節,踏青賞春、盪鞦韆放風箏;端午節,龍舟競渡、戶外郊遊。

3、勤勞勇敢、剛健有為的自強精神。

元宵節的燈會展示著各種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藝。廟會上百戲雜陳、百藝鬥勝,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聯句詠詩,村女也可以當場對歌,劉三姐不輸於酸秀才。

4、弘揚正義、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中華民族是個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堅持正義的民族氣節和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不少節日是與民族氣節和愛國傳統相關聯的,尤以清明節和端午節為代表。清明節中融入的寒食節,其起源是為了紀念傳說中的晉國忠臣介子推。

5、貴和尚美、團結和睦的心理追求。

除夕之夜,闔家團圓,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麵包餃子,和麵的「和」與「合」諧音,而圓圓的餃子皮則象徵著團圓。春節裡的「拜年」活動,使親朋鄰里之間,消除了隔閡,增進了團結,可謂「一聲恭喜,互泯恩仇」,

12樓:溜達的專用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

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許多優秀文化因素,在易風易俗、以文化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繫國家統

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

與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不同,中華文明幾乎沒有神話英雄或宗教原教旨傳承的全民性節慶體系。

從古至今,中國只有在事關農業生產和健康生活的重大節氣上才有全民性的祭拜或慶賀儀式,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等,這些構成中國數千年傳承的文化節慶體系影響到東亞、東南亞各國。

擴充套件資料

中華傳統節日的文明價值就是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和合精神,比任何宗教的最高邏輯範疇都要巨集大,因而能夠吸收和包容各種宗教體驗的文化合理內容,具有現代文明和未來文明的構成意義。

考古發現,中華文明的天文曆法機制至少有2023年曆史。古今中外有天文曆法種類多達以千計,基本分為陽曆、陰曆、陰陽合曆三大類。中國古代曆法就是融合前兩者的特點,並輔以星象、物候的陰陽合曆系統。

其制訂的準則有以客觀觀察到的太陽運動來編制日、年,也有以客觀觀察到月亮運動來編制月份並有月相的「朔望」和「旬」概念,共同組成季節和節氣,中華傳統節日由此產生。

13樓:匿名使用者

1、春節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2、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

這個時段,社會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中。所以,元宵節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係的意義。

3、端午節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百越先民擇「龍**」吉日祭祀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4、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5、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14樓:匿名使用者

1、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2、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

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3、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4、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

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帶五色線,做香囊,門上插艾。

5、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現代商業化對傳統節日的影響的作文

河南全國一卷,孩子把作文寫成如何在逆境中進步,唉可能跑題兒了,還不能給她說,只能說她寫的好,怕影響下午的考試,可憐啊。關於 學校教育方式的商業化的作文 800字 似乎是在人們不經意間,教育產業化 的大潮滾滾而來。儘管許多人一時還不明白 教育產業化 的內涵 目的及其發展方向究竟是什麼,它卻在許多地方和...

我國傳統節日的來由習俗以及詩句懸賞

中國法定節日有 新年 1月1日 全國放假一天 春節 農曆新年 全國放假三天 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8日 植樹節 3月12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全國放假三天 中國青年節 5月4日 國際節 5月12日 兒童節 6月1日 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 7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8月1日 教師節 9月10日...

現代人對中西節日的看法,對於現在青年人過外國節日有什麼看法

姓名 蓬萊仙人 年齡 100 1.你比較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喜歡西方的傳統節日?a中國節日 2.你比較喜歡中國的那些傳統節日?或西方 a中方 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七夕節 中秋節3.你喜歡這些節日的原因?應時應景,有個季節都是節日,並且每個節日都有適合季節的活動。最重要的是因為幾千年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