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賢字是指什麼人啊,《論語》中72賢人分別是誰?

2021-05-06 07:30:42 字數 6671 閱讀 3421

1樓:仰楚雲

指的是德才兼備的人,還要有點威望有能力的人,就像是「舉賢堂」,這些名字一樣,都是收納到國家做官的。

《論語》中72賢人分別是誰?

2樓:today禪語

孔子門下72賢人

顏回,是魯國人,字子淵。比孔子小三十歲。

閔損,字子騫,比孔子小十五歲。

冉耕,字伯牛。孔子認為他有德行。

冉雍,字仲弓。

冉求,字子有,比孔子小二十九歲。作李氏家臣之長。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歲。

宰予,字子我。他口齒伶俐,擅長辭辯。

端木賜,是衛國人,字子貢。比孔子小三十一歲。

言偃,是吳國人,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五歲。

卜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歲。

顓孫師,是陳國人,字子張。比孔子小四十八歲。

曾參,是南武城人,字了輿,比孔子小四十六歲。

孔子認為他能通達孝道,所以傳授他學業。他撰寫了一部《孝經》。他死在魯國。

澹臺滅明,是武城人,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歲。

宓不齊,字子賤。比孔子小三十歲。

原憲,字子思。

公冶長,是齊國人,字子長。

孔子說:「公冶長,可以把女兒嫁給他,即使他在囚禁之中,並不是他的罪過。」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南宮括,字子容。

公皙哀,字季次。

孔子說:「天下的讀書人沒有善行,大多數作了卿大夫們的家臣,在都邑作官,只有季次不曾出來作官。」

曾蒧,字皙。

顏無繇,字路。顏路,是顏回的父親,父子倆曾先後在孔子門下求學。

商瞿,是魯國人。字子木,比孔子小二十九。

高柴,字子羔。比孔子小三十歲。

漆雕開,字子開。

孔子叫子開去做官,子開回答說:「我對作官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

公伯繚,字子周。

司馬耕,字子牛。

樊須,字子遲。比孔子小三十六歲。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歲。

公西赤,字子華。比孔子小四十二歲。

巫馬施,字子旗,比孔子小三十歲。

樑鱣,字叔魚,比孔子小二十九歲。

顏幸,字子柳,比孔子小四十六歲。

冉儒,字子魯,比孔子小五十歲。

曹,字子循,比孔子小五十歲。

伯虔,字子析,比孔子小五十歲。

公孫龍,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歲。

冉季,字子產。

公祖名茲,字子之。

秦祖,字子南。

漆雕哆,字子斂。

顏高,這字驕。

漆雕徒父。

壤駟赤,字子徒。

商澤。石作蜀,字子明。

任不齊,字選。

公良儒,字子正。

後處,字子裡。

秦冉,字開。

公夏首,字乘。

奚容箴,字子皙。

公肩定,字子中。

顏祖,字襄。

鄡單,字子家。

句井疆。

罕父黑,字子索。

秦商,字子丕。

申黨,字周。

顏之僕,字叔。

榮旗,字子祈。

縣成,字子祺。

左人郢,字行。

燕伋,字思。

鄭國,字子徒。

秦非,字子之。

施之常,字子恆。

顏噲,字子聲。

步叔乘,字子車。

原亢,字籍。

樂欬,字子聲。

廉絜,字庸。

叔仲會,字子期。

顏何,字冉。

狄黑,字皙。

邦巽,字子斂。

孔忠。公西輿如,字子上。

公西葳,字子上

參考資料

3樓:許小塵

|\_/|

| ?x? |

\_____/    |

|         |

\       ノ

((( (/ ̄ ̄ ̄ ̄(/ヽ)

《論語》中「賢賢易色」是什麼意思

4樓:羨慕寶貝

「賢賢易色」:含義是指看到比自己賢能的人,心裡充滿了恭敬.第一賢是動詞,表示尊敬、恭敬;第二個賢是名詞,表示有才德的人.

我們看原文「賢賢易色」,兩個賢字,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因為中國文字有時候是假借的.第二個賢字是名詞,指賢人--學問修養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們,是怎麼解釋的呢?

他們對「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賢賢易色」就是看到賢人--有學問道德的人,馬上跟他學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戀愛中的,把女朋友都丟掉了.

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說法,我認為孔夫子不是聖人了.因為聖人,是不會違反人情的.

這個「色」字,很簡單,就是態度、形色,下面還有證明,所謂「態色」就是態度.「賢賢易色」意思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的確很行,看到他就肅然起敬,態度也自然隨之而轉.

這是很明白,很平實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個如何壞的人,看到一個好人,總會不自覺地對這好人比較友善,這是人之常情.

5樓:房千秋

指 有學識的人注重妻子的賢惠不注重容貌

九年級論語十則孔子說的賢是指什麼而然的?

6樓:雲遮世說的生活

以學為樂,不在意生活中的困苦。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孔子說:「多麼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麼賢德啊,顏回!」

賢指的是什麼? 就是見賢思齊、 踐賢、敬賢、思賢、、、什麼的、是指的什麼?

7樓: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點。

就是指遇到比自己更優秀或者出色的人考慮如何向他學習優點,讓自己變得一樣優秀,人是活到老學到老並且每個人都有他獨到的優勢!

孔子四門十哲七十二賢指的是什麼?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分別表示什麼

8樓:雲白0220風清

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

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

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

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9樓:匿名使用者

仁,博愛,義,正義。禮,道德。智,聰明。忠,忠誠。孝,奉養父母。悌,愛護兄弟姐妹。忍,--寬容,哈哈,

10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

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

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信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

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

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悌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節 氣節和節操。1、社會指一個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堅定性。對內,氣節表示對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堅定信仰。

對外,氣節則指在國家和民族遭到外敵侵犯時,能挺身而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堅持鬥爭。乃至獻出個人生命。《荀子.

君子》:「節者,死生此者也。」2、又稱「貞節」。

為封建時代約束婦女的道德規範。即要求婦女謹守閨門,不與男子接觸,婚後要「從一而終」,夫死不得再嫁,要為丈夫終身守節,甚至殉夫。《二程遺書》卷二二下:

「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魯迅《墳.我之節烈觀》:

「我依據以上的事實和理由,要斷定節烈這事是:極難,極苦,不願身受。然而不利自他,無益社會國家,於人生將來又毫無意義的行為,現在已經失了存在的生命和價值。

」恕 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觀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強加給別人。在孔子的有關倫理學說中,「忠」與「恕」是並列的。

因「恕」而得 「忠」,為「忠」以行「恕」。「忠恕」是實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內容。同時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貫之道。

《論語.里仁》:「子曰: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

『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註:

「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又《衛靈公》: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勇 儒家的倫理範疇。指果斷、勇敢。孔子把「勇」作為施「仁」的條件之一。

「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而且不能「疾貧」,才能成其為勇。《論語.憲問》:

「仁者必有勇。」又《陽貨》:「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

」又《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讓 指謙讓、禮讓。對人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孟子.

公孫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論語》中的論怎麼讀,為什麼《論語》的論字讀二聲啊

l n 二 聲 論。有二音,1.l n 2.l n 從言從侖。言明條理。絕大部分時候論2論音 去 版聲 但是 論語 權中的論,要讀二聲。基本字義如下 1.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 斷。點。辯。據。者。議 討 辯 2.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 理論和言論 理 輿 專 社 3.學說,有系統的主張 系統 4.看待...

論語六則中的成語。謝謝,論語六則中的四字成語。謝謝!

第一則 為人處du事 子曰 學而zhi時習之,不 dao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版 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 權?學而 第二則 為人處事 曾子曰 吾日三省 x ng 吾 w 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 chu n 不習乎?學而 第三則 學習方法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

論語中說的君子是指什麼樣的人?我們為什麼要當君子

于丹 論語 心得之四 君子 j n z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正人 以小人之心度 之腹。1.理想的修身人格 君子 仁 是儒家思想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實到個人的具體修養上,君子 則是其理想的人格典範。曾參強調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試圖以君子的成立來輔助仁的修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