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趙國真的沒有能力統一中國嗎

2022-01-29 21:15:48 字數 3699 閱讀 1340

1樓:張家主任

首先,看一下長平之戰的結果。長平之戰中,秦軍前後共殲滅趙軍45萬人, 秦軍取得了巨大勝利,大大地削弱了趙國。趙國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繼續和秦國對抗的實力,秦國統一的形勢已成不可逆轉。

第二,長平之戰對趙國的影響。趙國在戰爭中不僅失去了眾多的兵馬,而且消耗了巨大的物力和財力,此後,無論是國內的經濟建設,還是軍事上的休養生息,趙國都很難再調整恢復到長平之戰前的情況。

第三,長平之戰後,趙國一直在戰爭中消耗。長平之戰後,趙國實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各國都蠢蠢欲動,首先動手的是燕國,燕國趁機聯秦攻趙,雖沒有成功,但同樣耗費了趙國的軍力。

此後趙國成了其它諸侯國的必爭之地,戰亂頻仍,在其他各國的夾擊攻戰之下,雖能生存但滅亡似乎是難以逆轉了。

第四,趙國不具備統一中國的實力。秦國的商鞅變法,是一場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全方面的變革。而趙國的胡服騎射變革,只是增強了軍事實力,而經濟建設遠遠沒有提升,在政治上也沒有建立起**集權集權制度,和秦國的長期對抗下,失敗是必然的。

長平之戰就是又量變到質變,不得不發生的一場戰爭。

2樓:匿名使用者

趙國憑一將之力抵抗強秦,焉能不敗戰國後期,秦國起用商鞅實行變法,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對秦國的戰略資源進行系統整合。雖然商鞅後被守舊派所殺,但其變法一直延續下來,以至秦國兵強馬壯,對列國虎視眈眈。稍後,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軍事實力大增,君臣睦、將相和,成為戰國七雄中唯一能與秦「叫板」的國家。

  這樣,秦國與趙國之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欲擊趙,必須先佔領趙國的側翼,即當時屬於韓國的上黨地區。另一方面,韓國與秦國地形交錯,可謂秦之「心腹大患」,因此,「遠交近攻」策略的首攻目標自然就是韓國。

  公元前262年,秦軍攻下韓國的野王(今河南沁陽),切斷了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聯絡。束手無策的韓國欲獻上黨以求和,而上黨軍民卻視秦為 「虎狼之國」,轉而投靠趙國。上黨17城對趙國而言卻是「燙手的山芋」:

接收,等於與秦國宣戰而引火燒身;拒絕,顯然是自斷雙臂。而且,秦國的真正目標就是趙國,與其是否接收上黨沒有必然聯絡。   趙孝成王與群臣商議後,最終決定接受上黨郡。

為此,趙國派出45萬大軍馳援,領軍人物是能攻擅守、戰功卓著的廉頗。初戰不利的廉頗開始退守,與秦軍在長平丹河對岸形成相持態勢,閉門不戰,一晃就是三年。遠道而來的秦軍久攻不下,糧草補給困難,為擺脫被動局面,遂實施範睢的反間計。

  於是,第一個問題出現了:聽信讒言的趙孝成王準備撤換廉頗,竟然得到了決策層的一致通過。唯一提出不同意見的藺相如並非支援廉頗,只是不看好趙括!

廉頗老將為何如此不得人心?   要知道,秦軍以60萬大軍進攻,趙國以45萬精銳防守,在冷兵器時代攻守雙方的均衡值一般為2∶1,趙軍在軍力對比上並不吃虧;而秦國國民經濟實力雄厚,戰略物資儲備充足,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只是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綜合國力明顯處於劣勢,無法支援大規模的連年戰爭。顯然,消耗戰對趙國來講絕非上策。

  如此看來,廉頗持續三年的「拉鋸戰」過於保守,秦軍有生力量並沒有得到多少削弱,「以逸待勞、後發制人」過於空洞。戰後,秦軍承認60萬大軍死亡過半,主要是趙括接任後主動衝擊、搏命拼殺造成的。趙括雖然紙上談兵,但畢竟血性剛烈。

  德高望重的廉頗始終沒有制訂出一個清晰、積極的戰略計劃,沒有提出徹底打敗秦軍的戰略願景和配套措施,因此沒有贏得老闆(趙王)的信任和支援。能攻擅守的廉頗何不主動退守以集聚力量,拉長敵軍戰線後主動出擊?或者通過側面出擊、斷敵糧草,或者從45萬大軍中分出部分有生力量攻秦之要害,甚至同樣實施反間計、美人計等?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老成持重的廉頗著實缺乏進取精神,雖不至於害己,客觀上終究誤國。更進一步,秦國志在滅趙,經過認真籌劃後舉全國之力進攻趙國,正面和側面的、正當的和不正當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伐趙之前,秦王即遣使韓、魏,軟硬兼施以使兩國不敢救趙。

當白起將趙括大軍分割包圍後,秦昭王親赴河內(黃河中游地區)徵召當地所有15歲以上男丁組成援軍,並普賜民爵一級(秦王真不愧是激勵大師)。正是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民兵部隊,硬生生截斷了趙括與都城邯鄲的聯絡,使白起的野戰軍順利完成了對趙軍的「甕中捉鱉」。   再看趙國,由於對秦國滅趙的戰略野心認識不足,倉促應戰,丟失了晉西南戰略要地,以至於無險可守還消極避戰。

初戰不利,趙國統治集團即遣使赴秦試探求和的可能性,這簡直就是與虎謀皮,同時表現出聯盟抗秦的反覆猶豫。而秦國在加緊進攻的同時厚待趙使,一來以慢趙國抵抗之心,二來做出秦趙和談的假象,使其餘五國舉棋不定而放棄援趙。   可以看出,秦國攻趙是蓄謀已久、志在必得的戰略計劃,是從君臣到子民的全面發動,從國力到外交的系統出擊;趙國的抵抗則是瞻前顧後、心存僥倖的戰役安排,不論是廉頗還是趙括,基本都是以一將之力(包括資源調配和智慧)抵抗秦之傾國雄師。

3樓:東東

國家實力只是其一。

還有一個問題在於國家的動員能力,國家對於社會的掌控排程能力。一個國家再強,國家**不能完全動員與排程國家資源,那麼這個國家相對而言,在對外的戰爭潛力上就要弱了許多。

秦國在於動員能力與掌控排程能力上,比趙國要強一些。秦國是最早對軍隊施行全套的功勳制度的,比如首級之說,一個人頭便是一級,依此晉升,可以封賞土地、錢財、官職。這套體系相當完備。

這就讓當兵之人對於打仗心裡上並不抵制,相反還有期盼。

這是其一,其中還有許多與戰爭相關的政策,不論是糧草物資,還是人力物力。還有近乎嚴苛 的法律來控制整個社會。

秦國的體制,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更適合戰爭,甚至一切都圍繞著戰爭,整個國家就像一部開足馬力,效率極高的戰爭機器。其他國家在這個方面就差了一些,大爭之世,不能傾盡一切服務戰爭,戰爭的潛力就差了許多。

當然這也埋下了一些隱患。秦歷二世而亡,與這個國家嚴苛的制度也是很有關係的。

4樓:中原小象

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部隊全軍覆滅,自保都已經很困難了,哪有能力去統一?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趙國不是產糧大國而是商業繁榮,不像秦國耕戰兩手抓,國力差距過大。趙括被圍之後秦昭王自己只是在河內動員而不是全國總動員,就知道秦國餘力還有很多。秦昭王運糧然後增兵,趙孝王沒有任何動作就知道自己手裡確實沒有兵力和糧食了。

這一戰因為上黨開戰,但最後已經不是一個小小的上黨能解決的了,白起滅了長平趙軍隨後屠了上黨。要不是因為范雎,當時白起就能滅了趙國了更沒有實力和秦一決生死。而其他的國家齊跟秦交好,趙孝王跟齊借糧君王后不準,燕國距離遠、韓國侍秦,楚魏被秦打怕了不敢參與,軍事和政治的雙重失利是趙國的失敗原因。

另外換將也是失誤,不過這不能怪趙孝王,實在是沒有糧食了。廉頗前期也是跟秦正面交鋒過的,被王齕給打敗讓廉頗明白了野戰不是秦軍的對手轉而退守百里石長城進行攻防戰消耗戰。長平之戰當時秦國基本上所有有名的將領都去了,雙方將領的能力也是失敗的一個原因不過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還是綜合國力的巨大差距。

6樓:匿名使用者

趙國若也能統一全國,那七國都可以了!只從領導者來看,趙國已經是沒救了!趙王昏潰無能,用佞疏賢,偏聽偏信,殘殺忠臣良將,以致臣不效力,將不用命……這樣的國家也有資格做統一天下的霸主?

趙國滅亡是究由自取!趙王等領導者要負主要的責任!

7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是沒有,那一戰輸的是趙國,死了那麼多人,心理上就永遠贏不了

8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國力遠勝於趙國,那是幾代人所努力的結果,並非趙武靈王一次胡服騎射改革就能趕上的,雖然說而且連續的割讓土地給秦國也讓趙國實力逐漸消弱,長平一戰趙國被坑殺四十萬人,即是軍事上的失敗,也是政治上的失誤,趙國君主昏庸,有擎天白玉擎天柱武安君李牧不用而偏信奸臣,秦國不然,君主賢明而有能力,文臣武將的意志一樣都是為秦國統一,雖然關係不一定那麼和諧,但是無傷大雅

由此可知,欲奪天下並非軍事實力強就可以,政治上的鬥爭更為凶險,趙國比起秦國差距是很大的

長平之戰趙國損兵40萬國本動搖,秦國為何不一鼓作氣滅掉趙國

在長平之戰以前,秦國已經征服了許多國家,然而六國中能與秦國抗衡的,就只剩下趙國了。公元前262年,趙國傾全國之力,組建出一支四十多萬人的大軍,和秦軍在上黨郡決戰,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戰爭初期由於老將廉頗採取守城的策略,秦軍久攻不克,糧草缺乏,陷入困境。然而趙王中了秦朝反間計與激將法,將廉頗...

白起為什麼在長平之戰之後,寧死也不肯對趙國出戰

長平之戰之後的白起,可以說震驚了當時所有的國家,但此時秦王卻表現出擔心白起功高蓋主。之後白起再也不肯對趙國出戰,除了對秦王的不信任有些心灰意冷之外,還有那麼一絲愧對和內疚。自長平之戰後白起被冠上殺神的稱號,原因皆在此次戰役中坑殺了趙軍四十多萬人。戰場之上,殘酷血腥的事情見得多了,但是趙軍此次的 卻不...

長平之戰的戰爭評價,以長平之戰為例,客觀,公正地評價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戰爭

史記 bai索隱 趙任馬服du,長平遂阬。通典zhi 長dao平之戰,血流漂滷。法言義 專疏 蚩尤屬之亂,不過於此矣。蔡澤 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王東滿詩云 當年血戰染長平,功過至今不厭評。豎子無情殺降卒,趙王有恨愧書生。兩千餘載一詞訓,四十萬魂同日坑。天令斯文蒙此辱,中華始幸有同衡。以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