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意思,論語十二章而的意思?

2022-03-13 09:49:52 字數 6068 閱讀 2802

1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第十二章翻譯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乎?」《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惑,五十歲瞭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出規矩」

4.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翻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的人是可以當老師的."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翻譯: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6.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翻譯:孔子說∶「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飯,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翻譯: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8.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翻譯: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說: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會有我的老師。拿他們的優點來自己學習,拿他們的缺點來自己改過。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翻譯:孔子站在河岸上說,過去的就像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翻譯:軍隊可以被奪 去主帥,男子漢 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翻譯:一個人心有遠大理想就要有豐富的知識,要多疑問,多多深入思考。對於自己的志向不能有過多的功利干擾,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靜的看待這些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理想。

2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1、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按時複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們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複習了?」

3、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矩。

4、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5、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7、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液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一個普通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

12、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且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論語十二章而的意思?

3樓:因為你我會熱愛

1、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

2、曾子說:「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3、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4、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

5、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使精神受到損害。」

6、孔子說:「多麼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麼賢德啊,顏回!」

7、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在這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孔子說:「在多個人的行列裡,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孔子在河岸上說:「逝去的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 日夜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4樓:

論語》十二章中虛詞「而」一共出現十九次,其中用法各異,但都是作為連詞來用的,下面我將做一個詳細的分類。

(一)表並列關係

並列關係表示「而」所連線的前後兩項是並列對等、地位相同的語法關係,沒有先後主次之分,位置互換而不影響意義的表達。可以譯為「又……又……」、「和」「並且」等,也可不譯。書中共見2處。

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二)表順承關係

表順承關係的「而」連線的前後兩項表示兩個連續發生的動作或相關的情況,兩項之間表現出動作先後相繼,在語義上是前後順承,順序不能變換。這種用法的「而」連線的經常是動詞性成分,可譯為「就」、「便」、「從而」、「然後」等,也可不譯。書中共見6處。

如:(1)學而時習之。

(2)不義而富其貴,於我如浮雲。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曲肱而枕之

(三)錶轉折關係

錶轉折關係的「而」連線的前項敘述一種動作行為,或描寫行為;後項不是順著前項的敘述或描寫下去,而是轉向相反、相對的方面敘述或描寫。這種逆轉語義型別,可譯作「但」、「卻」、「可是」等。書中共見5次。

如:(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四)表修飾關係

連線狀語和謂語中心語。「而」連線的前後兩項之間有主次之分,「而」後項的動作為主,在句中充當謂語;「而」前項的詞語是從方式、狀態、條件、時間等方面對謂語進行修飾,在句中充當狀語。可以不譯或譯為「地」或「來」。

書中共見6次。如:

(1)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5樓:

1.子曰:「學而1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2不慍,不亦君子乎?」 而:

1表示順承關係.2.表示轉折,關係,可譯作"卻".

之:代詞,代所學的知識.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而:表示轉折.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而:表示順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而:表示轉折.

5子曰:"由,誨女知之1乎!知之2為知之3,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之:1.調節音節,無實義.2&3.代孔子教的東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而:表示順承.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而:表示順承.之:人稱代詞.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而:表示順承.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之:調節音節,無實義.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表示順承.之:代詞,代"一言".

6樓:雨飛

主要內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係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7樓:您的生活顧問小雪

回答您好,很高興為你服務,我已經看到你的問題了。正在為您查詢和彙總資料,馬上回復你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期待您的贊 祝您身心愉快,萬事如意!

更多1條

《論語》十二章意思是什麼?

8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1、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

2、曾子說:「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3、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4、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

5、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使精神受到損害。」

6、孔子說:「多麼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麼賢德啊,顏回!」

7、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在這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孔子說:「在多個人的行列裡,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孔子在河岸上說:「逝去的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 日夜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子夏說:「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論語十二章成語歸納,論語十二章成語歸納 五個以上

1不恥下問 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 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 2不亦樂乎 專 論語 學而 有朋自遠方來,屬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 淋漓盡致 的意思。3當仁不讓 語本 論語 衛靈公 當仁不讓於師 朱熹注 當仁,以仁為之任也 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後來泛用 當仁...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悟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啟示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 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 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 學 與 習 統一起來。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 共同提高。...

論語十二章中為人態度的格言警句,從論語十二章中找出說明求知態度的句子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bai和個人修養,du 啟發人們熱愛zhi學習,加強dao 自律。第二回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答繼承和創新。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複習對知識的必要性。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 學 與 思 的辯證關係。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 虛心求教的可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