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如何發展形象思維,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022-07-01 14:41:57 字數 4436 閱讀 3629

1樓:楠風吹呀那個吹

做為一名從事小學基礎教育二十多年的一線教師,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學科的特點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而語文素養也關係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語言與思維的關係密不可分,語文教學更是離不開形象思維。

那麼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怎樣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呢?下面就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簡單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注重興趣的培養,激勵學生主動思維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學生愛說愛鬧、活潑好動,求新求異的願望強烈。因此,我們在課堂上必須注意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而打擊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上課時,教師儘可能多地用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並配以豐富的表情、手勢、肢體語言等來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鬆的教學環境。在這樣的氛圍裡,學生們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可以使他們懷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也有利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創設情景,發展形象思維能力

剛才已經說到,小學生由於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限制,培養興趣是學習知識和發展能力的關鍵。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依賴性也相對較強,所以恰當地創設情境,把學生的思緒引入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情境中,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例如在學習《楓橋夜泊》這首古詩時,學生不容易理解詩句所表達的內容。

我就利用多**課件,製作出相應的場景ppt,向學生直觀地展示月亮、江水、漁火,遠處的寺廟和近處的客船,並加入相應的烏鴉啼叫、遠處鐘聲的音訊,學生頭腦中就形成了楓橋夜泊的場景,很容易理解詩句的意思。接下來再讓學生誦讀詩句,邊讀邊想象、體會詩句所描寫的景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樓:匿名使用者

形象思維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表達的基礎了。而目前的語文教學忽視了形象思維與語言關係的特點,忽視了形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其結果必然影響對文章內容的領會和對文章語言及文章結構的理解,影響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的訓練,最終影響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一、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具,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就有利於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同運作,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可採用以下方法:

2.配樂朗誦。如學習《海燕》一課,可先讓學生聽配樂朗誦,邊聽邊感受文章語言的氣勢,想象在烏雲與大海間海燕高傲飛翔的姿態,領略海燕那種「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氣概。

在學生閉眼傾聽配樂朗誦時,腦海中一定會出現很多生動的畫面,這就實現了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發散性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

發散思維從本質上講是創造性思維,它具有多元性、變通性、獨特性等特

例如,教學《傷仲永》一課時可設計這樣的問題:

這樣的發散性問題不僅使學生體會到造成仲永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讓學生認識到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也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思維的能力。

這類發散性問題,教師所期望的目標應是學生產生儘可能多、儘可能新、儘可能是獨創和儘可能是沒有遺漏的設想。學生的回答可能會超出教師的預設,雖然這些思維結果未必盡善盡美,卻能顯示出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三、注重讀寫結合的訓練,鍛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性強的作品,給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練習續寫課文,是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好辦法。如學習《那樹》後可寫《當最後一棵樹倒下時》,學《孔乙己》後可寫《孔乙己臨終的獨白》。當然,寫這一類文章,必須幫助學生吃透課文,同時,在訓練的最初階段還需要教師適當點撥。

實踐證明,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想像力是豐富的。學生們在作文中變換人稱、虛擬人物,有的虛擬說書人作為故事敘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兩個人物交替作為敘述人,筆法靈活,跌宕有致,內容充實,人物的個性也在細節描繪中突顯出來。所以,我們認為結合課文的命題作文是鍛鍊學生創造想像的良好途徑。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創造想像的產生有賴於原型啟發、積極思維、靈感諸條件,而產生作文命題的原課文就成了學生把舊錶象轉化為新形象的有啟發作用的原型。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想象,就要鼓勵學生「求異」、「創新」、「出格」。

四、以文字為藍本,進行變式訓練,悟出文章內涵

文字的魅力是潛在的,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如何讓課本中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的腦海中?教學環節的設計尤為重要。

教師可以嘗試將課本改成劇本,把課堂變成劇場。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課就可以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自己根據對人物形象的理解自由演繹。驕橫凶暴、色厲內荏的秦王,正義凜然、據理力爭的唐雎,被學生精彩地呈現在課堂上。

課本劇深受學生歡迎,舞臺背景、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和道具這些戲劇性因素的存在給學生演繹課文、展現才華、體會文字形象拓展了更大的空間。通過變式訓練使學生不僅能更快更深入地領會文字的內涵,而且能促進他們形象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在全新的歷史時期,語文教學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出語文教學改革的新路子,這是時代賦予我們每個語文教師光榮而又神聖的使命。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樓:匿名使用者

想象力就是在記憶的基礎上通過思維活動,把對客觀事物的描述構成形象或獨立構思成新形象的能力。簡言之,就是人的形象思維能力。愛因斯坦認為: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教育是一項培養人才的活動,況且當前我們要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樣,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就更顯重要了。既然如此,怎樣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

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通過多種形式加以努力:

一、聯絡學習生活實際,教給學生聯想和想象的辦法。

學生的聯想力、想象力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樣去想,這 就需要教師給學生聯想的辦法。具體的方法有:相似聯想,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徵出發想到與之相似的其他事物。

如由在戈壁灘持祿挺立的白楊樹聯想到邊疆建設者;由凌霜傲雪的梅花聯想到頑強不屈的革命者。相關聯想,即由一事物聯想與之關聯的事物。如由鮮豔的紅領巾想到與其相反的方面。

如幸福與苦難,成功與失敗,光明與黑暗,凡卡的童年與自己的童年,小羊的溫馴善良與狼的**。再造想象,即根據古詩畫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根據課文《清明上河圖》想象其畫面等。把這些聯想的方法教給了學生,至少為他們提供了想象的方法與思路。

二、延伸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創新離不開想象,想象離不開假設。一個事件可以有多種辦法,一個故事可以有多種結局。教師要善於用假設延伸課文內容,平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

例如列夫·托爾斯泰的**《窮人》,主人翁桑娜因鄰居西蒙死後留下兩個孩子無人撫養,而不顧自己一貧如洗的困境毫不猶豫把兩個孩子抱回家後,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有哪幾種可能?有的學生說隨著生活負擔的加劇,桑娜和漁夫不堪重負相繼病死;有的學生說桑娜寧可送自己的孩子去當學徒也要撫養西蒙的孩子;也有的學生說正當他們生活困窘時,漁夫出海打魚發生了奇蹟:打到了一條會說話的魚……這樣的討論無疑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

讓他們把自己的想象說出來或寫出來,為故事續個結尾,既深化了對原文的理解,又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一舉兩得,何樂不為呢?而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可用類似的方法,《狼和小羊》、《凡卡》等。

三、運用延伸相關知識,啟發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

文學是生活的反映。語文知識、課本知識與生活、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利用這樣的聯絡,把相關的知識進行延伸,啟發學生進行相關的聯想和想象,就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例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用自己身上的汗毛變出無數個的小孫悟空,從那時起,人類就有了克隆複製幻想。學習課文《猴王出世》時,可引出「假如我會克隆」這一話題。學生們熱烈討論,了聯想和想象:

有的想克隆人類的翅膀,減輕交通的壓力;有的想克隆樹木、河流、新鮮的空氣,改善地球的環境;有的想克隆人類的各種器官,減輕病人的痛苦……誰又能斷言在這豐富的想象中,不會有新的發現呢?

四、通過續寫故事,擴充套件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教材裡的語言意境跟學生折現實生活經歷所積累的各種資訊有著必然的聯絡。指導學生聯絡生活進行暢想,豐富的想象,學生想象的空間就變得更開闊。《小攝影師》中,表現了高爾基對小男孩充滿了關心、愛護,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讓小男孩拍照。

在《小攝影師》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回味那些描寫:「仔細打量、擺弄了很久很久、一定讓他進來」等。啟發學生對小攝影師的結局進行擴充套件想象,「小攝影師第二次能找到高爾基嗎?

能給他照 到相嗎?你能想象到他照到相後說些 什麼,想些什麼嗎?使學生通過對《小攝影師》的結局補充和擴充套件想象。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採用以上不同的方法,使學生得到了更多培養想象力的機會,激起了想象的興趣,也發展了思維,使學生遨遊在想象天地。在新世紀的今天,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學生的思維意識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潮流。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課文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愛國愛美的薰陶,擴充套件想象的空間,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總之,只要在教學中注重抓好以上四個方面的訓練方向,我堅信,學生的思維會在無限廣闊的天地裡縱橫馳騁、浮想聯翩。

如何運用發展性教學思想指導語文教學

一 樹立嶄新的教學觀念 教師嶄新的教學觀念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個性的前提條件。只有教師的觀念真正轉變,即 不再把課堂看作是灌知識給學生的地方,不再把教師看作是權力的代表,不再認為學生是不會學習,來教學習,不願意學習,來強迫學習的物件。而是把課堂看作是學生 學習的地方,把教師看作是學生學習合...

怎樣改進初中語文教學,如何改進初中語文教學

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提出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 事實上,這是語文教學中長期以來不被重視的一個問題,過重的政治色彩和複雜的知識體系使得語文教學...

教學中怎樣體現語文的人文性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體現人文性

一 語文的人文性 簡單地說就是人與文化,它包含著情感 意志和思想觀念的內容,它是不同於自然之物的。語文課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相輔相成,我們無法將其割裂開。道理很簡單,我們在使用語文工具性這一點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時,也能美化生活,豐富生活。如 穿衣 這一概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