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科舉 好制度為什麼被廢棄,科舉制廢除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022-11-28 11:16:38 字數 3284 閱讀 6951

1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最開始確實招攬了很多人才,可是最後 八股取士太束縛了,規定用哪種句式,一個句式多少字,一共要寫多少句都有明確規定,那時候正是科技研製才能幫助國力上升,八股取士並不符合當時的歷史國情。

科舉制廢除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在2023年被廢除的根本原因是科舉制不能滿足國家選拔人才的需要。

科舉制廢除還有以下原因:

1、經濟上,隨著社會的進步科舉制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政治上,清朝末期統治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科舉制以失去了為封建王朝服務的性質,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家得統治。

3、文化上,西方文化的傳入,使得民主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呼喚改革。

3樓:飄

全是死記硬背的東西,沒有實際用途.

明清科舉試題以《四書》、《五經》的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須以朱熹《四書集註》解釋。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規定的文體。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故稱八股文。

不許作者自由發揮,很束縛人的思想。

中國古代的教育,城鄉差別並不明顯。鄉村教育的落後是從清末開始的,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在走向現代化的程序中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但廢科舉也是造成鄉村教育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4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的功績是不可抹殺的,但它的弊端卻是明顯的,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阻礙了中國文化的發展。2023年,由袁世凱領頭的一批有識之士奏請皇帝廢止這種制度,進士張之洞上書:「科舉一日不廢,即學校一日不能大興,士子永遠無實在之學問,國家永無救時之人才,中國永遠不能進於富強,即永遠不能爭衡各國」。

光緒三十一年(1905),科舉進行了最後一屆之後正式廢除。從此狀元、進士在歷史博物館中找到了應有的位置。

5樓:我的男神是陳建

因為科舉考試輕蔑女子!

清朝為什麼廢除科舉制

6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在當時太落後了啊

廢除科舉制背景什麼

廢除科舉制度的意義?

7樓:殺手陳七

廢除科舉制度,搗毀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礎

廢除科舉制度極大地衝擊儒家學說灌輸在國民頭腦中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廢除科舉制度,開啟了中國現代教育,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廢除科舉制度,為新文化運動奠定了社會與思想基礎,極大地推進新文化的傳播

8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承負著整合傳統社會生活並維繫社會內部的文化生態平衡的功能。它對傳統中國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執行均起到樞紐與調節作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制度的弊端不斷暴露,已經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

改革科舉制度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在如何改革,通過什麼方式來進行改革的問題上存在著不同的選擇。

第一種選擇是漸進的變通的方式。清末新政初期,湖廣總督張之洞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在2023年和2023年初向清廷呈交的「江漢三奏」的改革建議中,就主張通過「變通」的方式來改革科舉制度。他們主張在科舉考試中增加考試「各國政治地理武備農工演算法」的內容,並建議留學學成歸國者經清**複試可以取得進士貢士的資格。

清**接受了這種改革思路,在清末新政初期,改革科舉制度的辦法也是漸進式的。2023年張之洞首先提出十年內逐步廢止科舉制度,這一建議受到清廷採納。方法是每科取士名額遞減,分三科減盡,十年之後,一律從學堂取士。

第二種選擇則是立即徹底廢除科舉。其代表人物有袁世凱、端方等人。清廷認為他們的奏議「不為無見」,此後不久,端方與袁世凱的廢科舉的建議被清廷採納。

清廷於2023年採取更為激進的徹底廢止科舉的措施。其理由是,由於人心戀舊,從而妨礙了新制度的建立與開展,他們認為,在危機深重的情況下,只有迅速地取消科舉制,才能釜底抽薪地消除人們對舊制的依戀,迫使士紳知識分子接受新的教育制度。

激進的廢除科舉派實際上忽視了改革所必須注意的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必須在新舊規則之間形成一種過渡的連續性,儘可能避免整合危機所引起的社會**。對科舉制度不是採取變通,而是採取迅速取消的辦法,其結果是,一方面,變革舊制而導致傳統的社會整合方式的喪失,另一方面,新的社會整合方式(例如學堂教育體制)又無法單憑體制改變而及時形成,由此產生嚴重的社會脫序和社會整合危機。

這種激進的廢除科舉制度的方法導致以下幾方面的消極後果。

第一,群體性的社會心理挫折不斷聚結為反體制的力量。幾千年以來,中國士紳知識分子以當官為人生基本追求目標。在官本位社會心態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的情況下,科舉制度卻突然取消,並被學堂教育取代。

然而,學堂畢業是一次性的,它不像科舉制度那樣,可以無限期地對所有的落第者「許諾」「下一次機會」,正因為如此,清末的學堂制度不存在對功名追求者的挫折感的自我消解機制。每年將有大批學生從學堂畢業,卻不能都進入仕途,因此這種挫折感便形成群體性的社會不滿。清末新政這場在傳統體制下的社會改革運動,幾乎就成了不斷「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的社會動員過程。

第二,由於科舉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標準和價值來選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構成獲取地位、名望和權力的基本途徑的,科舉制度的廢止,從長遠來看,就使國家喪失了維繫儒家意識形態和儒家價值體系的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這就導致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資源與新時代的價值之間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斷裂。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由於科舉制度在2023年的廢止,從而使這一年成為新舊時代的分水嶺。

美國學者羅茲曼在《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獲得一個新的羅盤以前就拋棄了舊的,遂使社會之船駛入一個盲目漂流的時代。」

第三,在科舉廢止後,由於士紳階級的消失、宗族制度與義田制、學田制的崩解以及由此造成的宗族學堂的衰落,在中國相當一部分地區的農村,文盲率反而較之傳統社會更為上升。中國近代與現代之間在文化上的斷層,至少可以由此得到部分的解釋。

綜上所述,科舉制度的取消對中國現代化造成的困難在於,原有的形成社會精英的方式由此而發生突然的斷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經由科舉制度給社會提供的內聚力量,在其後幾十年中一直都沒有恢復過來。

9樓:匿名使用者

使人才的選拔更加合理,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10樓:匿名使用者

補充:有利於加快中國近代化程序,

科舉制度廢除的影響有哪些

廢除科舉制的利弊是什麼?

11樓:棟梓維諶雲

利,有利於中國學習西方先進的教育制度,有利於破除腐朽的選官制度

弊,阻斷了一千年來中國封建文人,尤其是底層的人士走上仕途的唯一的道路。在廢除是並沒有新的選官制度的形成,造成文人階層的離心

科舉制度什么時候廢除的,科舉制度什麼時候廢除的?

1 科舉制度在1904年被徹底廢止。1904年清廷頒佈 奏定學堂章程 此時,科舉考試已改八股為策論,但尚未廢除。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 張之洞所奏,將育人 取才合於學校一途。2 簡介 科舉制,又稱科舉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

科舉制在當時起到了什麼作用,科舉制度在當時起了什麼作用

鑑於封建豪族門閥制度高度壟斷統治集團的權力,為化解豪族與廣大市井階層的社會矛盾,確立了科舉制度,為所謂市井階層的知識分子精英進入統治階層創造了一定的階梯和條件,緩和了社會的矛盾,拓寬了人才選拔的渠道,為統治階級輸入了部分的新鮮血液,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團結,但是後期成為了禁錮社會知識分子的手段,束縛了...

古代科舉制度的利和弊,科舉制的利弊是什麼

利 科舉制度是為了選拔 而設立的。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任用 的主觀作用,體現出了任人唯才 唯賢,淡化了世族 門第的影響。弊 由於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導致官場腐敗 利 1.減少任用 的主 抄觀作用,淡化世族 門第的影響 形式上給每個人提供可進入仕途的機會,為封建統治拓寬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