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指的是什麼,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什麼地方?

2023-01-12 14:00:49 字數 5683 閱讀 3817

1樓:瑞溪兒

不周山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崑崙山西北。

這個不周山即今日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只可惜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也在遊戲中作為名稱來使用。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於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觸不周山,怒觸的時候,這山就叫不周了。

不周山與盤古的關係「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肌肉為田土。

」看來不周山也是盤古的一個部分,不知道是哪個部分,可以稱之為天柱,雖極其重要,但卻「不周」。這個重要的東西雖然不周,但還有大用處:頂著老天爺。

一旦撞翻,問題就大了。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只可惜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傳言曾有凡人為見神仙一面而隻身上山,但卻未曾見其返鄉。自此之後,人人皆煉其身,鍛其骨,以使得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攀登不周山,後由於天條的放寬,無數凡人開始修行,為使自己能早日功德圓滿,不少人開始競相挑戰不周山。

2樓:

度娘是萬能的 麻煩找度娘

3樓:匿名使用者

神話裡指支撐天地的地方 有銜燭之龍和盤龍鎮柱

《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指的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4樓:空白

《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指的是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

不周山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意思是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個角落,有座山斷裂而合不攏,名叫不周山,有兩頭黃色的野獸守護著它。

楚國大詩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離騷》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意思是經過不周山向左轉去啊,我的目的地已指定西海。

同期成書的《淮南子·天文訓》則對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與顓瑣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意思是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奪部落首領,共工在大戰中慘敗,共工憤怒地用頭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柱子折斷了,拴繫著大地的繩索也斷了。結果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角流去了。

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崑崙山西北。這個不周山即今日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

5樓:葉上檀青

不周山在《山海經》中的描述,指的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6樓:兩隻文化

不周山三應該只是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的一座山,在《山海經》當中是這樣寫的:在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不過是在屈原的《離騷》和《淮南子》等古書中,也都曾經記載著不周山,所以專家們根據一些地理圖志的記載,認為不周山就是現在的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地區。

而且帕米爾高原的氣候與山海經所描述的氣候大概相似,帕米爾高原的氣候如同史料中的不周山一樣,都是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四處是一片荒蕪。而且他們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相似的。

在神話故事中記載祝融、共工因為不和,所以共工一氣之下撞倒了不周山,所以撐住天地的柱子斷掉了,所以天偏向西北地陷入東南,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向著西北方移動去了,所有的江河水流都向著東流去了。所以說不周山在現在也就是這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它的海拔也不算低,我們也可以認為不周山斷了之後,成為了一個高原。

不周山除了有人說他是帕米爾高原,也有人說不周山,其實指的是祁連山的山尾,六盤山的西側,在這裡三面環山,在東方是一個缺口,所以叫不周山。除此以外,還有人認為不周山指的是賀蘭山脈。跟賀蘭山脈的山谷中有壁畫,這與山海經的記載比較吻合,而且地形樣貌和書中描寫的也是基本一樣的。

其實不周山可能只是古代人對某處山脈的稱謂罷了,或許我們在未來可以在考古發現當中發現不周山的真實地理位置。

7樓:說史可還行

不周山到底指的是**,並沒有一個完全準確的說法,不過根據其相似度推敲,目前大眾比較認可的一個地方是帕米爾高原

《山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老著作,它出現在先秦時期,裡面包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識,共記載了550座山,其中,不周山是比較為人所熟知的一座。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是這樣記載的:「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意思是說在西北還以外,大荒的一個角落,有座山斷裂而合不攏,名叫不周。

具體不周山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書中並沒有再多做記載。

而不周山之所以這麼出名,主要還是和它所掛鉤的一個神話故事——共工怒觸不周山有關。共工是古代神話中的水神,也是顓頊時代的人物。顓頊是歷史上的「五帝」之一,傳為上古部落首領。

《列子·湯問》中記載:「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由此可見,共工應該和顓頊一樣,都是某部落的首領,而他們之間的爭奪戰鬥,則被描述成了神話。最後的結果是共工失敗,憤怒地撞上不周山。

《山海經》中關於不周山的記載其實很有限,就這麼多,除了一個大致的方位之外,也無法確定具體的地點。而屈原的《離騷》和《淮南子·天文訓》中,均有對不周山的描述,根據東漢文學家王逸的註釋,這個不周山被考證是在崑崙山西北,也就是今日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

帕米爾在古代又稱蔥嶺,在中國的最西端,海拔高,地形複雜,要說和描述中的不周山相比較,也確實挺吻合的,但實際上古籍中的描述也沒有詳細到讓人認定就是這裡。

而根據其它線索,祁連山尾、賀蘭山脈、諸毗之山、赫爾蒙山等也都是不周山熱門的位置參考之一。所以總的來說,不周山的位置還都只是推測而已。

8樓:十日讀書閒話

《山海經》中所說的「不周山」,最有可能說的是現在的崑崙山脈西北方向。我們首先通過《山海經》中的描述以及各種傳說來看一下不周山的大概位置,其次再通過各時代的考證來綜合評估這個位置是不是合理。下面分別做簡單的說明。

第1、不周山的記載源自《山海經》,關於它的記載,在《西山經》中有這樣一段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這個地方,「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而且,「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也就是說這個不周山向東能望見泑澤,這還是黃河的源頭,有果子黃花紅萼。

在《大荒西經》中則有這樣的記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由於屈原《離騷》中有「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而東漢王逸《楚辭章句》中言:

不周,山名,在崑崙西北;而《淮南子》中記載了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昔者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而觸周之山,天維絕,地柱折。因此種種跡象都表明不周山在我們國家的崑崙山西北位置。

第2、根據《山海經·海內經》所說,共工是祝融的兒子,也就是說他的祖先是炎帝,「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而與共工著爭奪帝位的顓頊則是黃帝一脈,因此他們間的戰鬥仍然屬於炎黃之戰的延續。

既然如此,即便這些都是傳說中的故事,也不可否認這些事件都發生在如今的華夏大地範圍之內,而且共工怒觸不周山,引發天塌地陷,江河水連著泥沙統統往東流去,滔天洪水自然也指向黃河水的上游。

綜上所述,不管是《山海經》中的記載,說明了不周山就在崑崙西北,還是其他來自《淮南子》以及相關傳說,能夠引發滔天洪水的地方,比然還是黃河流域的最上游,更何況《大荒西經》中還有西海之外,「西有王母之山」,更是說明不周山就在崑崙山西北。不周山是傳說中能夠去往天界的地方,當然不是塵世中隨便一個人就能去的,但它就在崑崙山那裡,等待有緣人發現。

9樓:落日夕陽老師

《山海經》是一本記述古代神話、歷史等的書籍,其中大多數都是人們憑空想象的故事,不過,也有一些地名是真實存在的,比如不周山。很多人以為,共工怒觸不周山是一個傳說,所以不周山是不存在的一座山,事實上,根據後人的研究發現,不周山是存在的的,畢竟地殼沒有百萬甚至千萬年,山體是不會隨意變動的。

那麼,既然不周山是真實存在的,它又在什麼地方?

我們不妨來看看《山海經》中對不周山的描寫,《山海經》中記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說,在比西北海還要遙遠的荒原上,有一座不完整的大山,這座大山被人們稱為不周山。所謂「不周山」,也就是不完整的山,簡單地說,不周山原本是完整的,因為上古時期水神共工撞到了這座山,撞開了一道缺口,所以成了不周山。

那麼,既然不周山是真實存在的,它又在今天的什麼地方?事實上,不周山就是今天的帕米爾高原,在古代,有很多人曾進行專門的考證,最終確定不周山就是帕米爾高原。實際上,帕米爾高原在西漢時期被稱為蔥嶺,後來絲綢之路開通後,才改稱帕米爾高原,也就是說,帕米爾高原就是我國的固有領土。

不過,由於歷史原因,帕米爾高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別國佔據,到了二零一一年,在與塔吉克商議後,我國才順利收回帕米爾高原。就這樣,帕米爾高原重新回到了中國的懷抱。

所以說,不周山是真實存在的一座山,而這座山就是帕米爾高原。當然,除了不周山之外,《山海經》中還有很多地名也是真實存在的。

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什麼地方?

10樓:文爺君琭審磟

不周山 詩人***寫道:「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 在這裡,***是很欣賞共工的。

他引用了《淮南子·天文訓》一說,共工「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詩人寫道:「他死了沒有呢?

沒有說。看來沒有死,共工是確實勝利了。」那麼,被共工撞得「天柱折,地維絕」的不周山在**呢?

《山海經》說「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你看,《山海經》把不周山的地理環境都交待清楚了,問題是,我們能找到不周山嗎? 「西北海之外」,這就是不周山的地理座標。**是西北海?

往西北方向找,蘇武牧羊的貝加爾湖古時稱「北海」,不像。青海湖的地理環境又和下面的地理描述不一致,也不像。西北好像沒有這樣的大海了。

難道古人已經把自己侷限在今天的中國版圖之內嗎?走出去,像鄭和一樣下西洋去。慢!

下西洋,不就是下印度洋嗎?西北海,會不會是印席洋的西北面呢?在史前時代,印度洋就已經有了遠洋航行的記錄。

更多的考古發現進一步證實了人類早在史前時代就利用「海洋季風」航行在印度洋上。因此,古人把印度洋稱之西海、西北海完全是可能的。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這是不周山的地理形狀。在「西北海(即印度洋)之外」的東非有沒有合不起來的山呢?有!

這就是東非大裂谷。它從尚比亞河口北延至紅海南端,大致南北走向,綿延4500公里以上。它在東非高原上切出深逾千米的狹長谷地。

「不合」的東非裂谷群山綿延,**又是不周山呢?大裂谷的北端是約旦河谷,大裂谷北端的赫爾蒙山是敘利亞境內的最高山脈,它也有一條近68公里的裂谷。 赫爾蒙山會不會是不周山呢?

在公元前16世紀至8世紀,統治赫爾蒙山所在地的是赫梯人,這是一個最早使用鐵器的民族。他們和埃及反覆爭奪敘利亞的統治權,因而赫爾蒙山的地理環境地理形狀等知識的傳播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更何況,赫爾蒙山腳下的約旦河,就是一條「寒暑之水」。

它的水量隨著季節的不同而有極大的變化,低的時候水量只有每秒60立方米,高的時候要達每秒1760立方米,兩者相差近30倍。把水量的變化稱之為「寒暑」,可見古人的智慧。 「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約旦河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年降雨量為760-1270毫米,氣候溫潤潮溼,堪稱「溼山」。

而約旦河東面是典型的沙漠氣候,年降雨量不到130毫米,乾旱少雨的氣候使居住在那裡的民族經常發生用水的糾紛,所以我們的祖先把它稱之為「幕(漠)山」。 由此可見,赫爾蒙山的地理座標、地理形狀和地理環境與不周山完全一致。詩人***不會想到,失敗了的英雄共工,居然會到4萬里外的不周山去撞得「天柱折,地維絕」。

古代的民族大遷移和民族大交流,實在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

共工怒觸不周山翻譯是什麼,「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翻譯是什麼?

工怒觸不周山 譯文 從前,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王,共工發怒撞不周之山,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系掛地的繩子斷了。天向西北方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動 大地的東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東南角流去 原文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

共工怒觸不周山教案共工怒觸不周山的起因經過結果

一 教學目標 1 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2 體會古代人民認識 探索大自然的願望和意志。3 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二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啟發學生多角度理解,珍視其獨特的感受 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三 教學難點。多角度解讀故事蘊涵的寓意。四...

傳說中的「年」指的是什麼,傳說中的年是什麼意思

一種凶獸 到一定時間就會出來到村子裡傷人 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 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 年 一 過 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 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傳說中的年是什麼意思?傳說中的 年 是指什麼 年在古代漢族傳說中是消滅了凶猛怪獸夕的神仙。夕在臘月三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