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只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受騙;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缺乏信心。」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看見賢人,便應該想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一塊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那些優點而學習,看出那些缺點而改正。」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子說:「天冷了,才曉得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賀差終身奉行的話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坦拍信給別人。讓輪」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樓:abc綿羊
翻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竭盡全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的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呢。
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唯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看見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學習,看到沒有才能的人就在內心裡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毛病呢。
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 學習,對他們的彎姿搏缺點,要注意去學改正。」這裡說的是隻要虛心求教,埋祥到處都有老師。
在十分冊散寒冷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最後落葉。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時常複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處而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也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3樓:花開一半凋零
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
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 智慧點: 世道紛紜,熙熙攘攘,心為外利所動,幾乎失去真我;物慾橫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諸外慾,兆答而忽略了記憶體的誠信。
如何對待濁世橫流?孔子主張人應在人世間尋求與他人的契合悉局,在求諸他人之時首先求諸自身:我是否做到了?
以此感化世人,引導世人。 在儒家,擁有存在的概念並非空洞,是個體的真實存在及其對睜猜讓整體的真誠關懷。正是因為社會的整體意識,人們才能時刻感覺人類和人性,感覺一種歷史的和社會的使命感;因為仁的道德基礎,使人的人格能形成博愛的集體意志,由集體意志驅動個體的不停反思。
故儒家的對個體人格的追求是在集體人格的完善中得以完成的。
論語的"論"是什麼意思呢?
4樓:offercoming留學
論。lun,從言從侖。言明條理。
其它字義:1、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
2、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
3、學說,有系統的主張。
部首: 訁。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6
漢字首尾分解: 訁侖。
漢字部件分解: 訁人匕。
論語是什麼意思
5樓:offercoming留學
論。lun,從言從侖。言明條理。
其它字義:1、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
2、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
3、學說,有系統的主張。
部首: 訁。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6
漢字首尾分解: 訁侖。
漢字部件分解: 訁人匕。
求有字音的論語,論語的讀音的論
這個不知道你要不要 有2個方式 方式一學而第一 不亦說yu 乎 慍y n 孝弟t 鮮xi n矣仁 三省x ng吾身 傳chu n不習乎道d o 或d o 千乘sh ng之國 過則勿憚d n改 父沒,觀其行x ng 貧而無諂ch n 為政第二 居其所而眾星共g ng之 吾十有y u五而志於學 孟懿y ...
《論語》中的論怎麼讀,為什麼《論語》的論字讀二聲啊
l n 二 聲 論。有二音,1.l n 2.l n 從言從侖。言明條理。絕大部分時候論2論音 去 版聲 但是 論語 權中的論,要讀二聲。基本字義如下 1.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 斷。點。辯。據。者。議 討 辯 2.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 理論和言論 理 輿 專 社 3.學說,有系統的主張 系統 4.看待...
求《論語》鑑賞?論語的原文欣賞
這是開宗明義第一章,是孔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流露和寫照。首先要吃透 學而時習之 這句話。學,就是求學,學習,接受教育。學習的目的是各種各做盯樣的,有人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藉以餬口 有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身的層次。孔子學習的主皆是為了做人 修身 也為了做事,做學問。他念念不忘要做乙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