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劉備在赤壁的時候最多有2萬不到的兵馬,還是和劉琦和兵後,孫權去幫助劉備的兵馬是3萬。曹操的兵馬至少20萬。
在劉備從孫權手裡得到南郡的一小部分,後來劉備在這裡修了公安城,並以此為基礎攻佔四郡,兵力應該有了進步,大概也有萬人。由於曹操當時主攻目標是孫權,接下來還要解決馬騰和張魯,所以劉備並沒有派大量部隊防守,倒是把以關羽、張飛為首的武將精英和以諸葛亮為首的文官精英都留了下來。為了以防萬一,還留下了「孫劉交好」的證人孫夫人。
估計他的兵馬有3萬人左右,也許還不到這個數字。但是他殺了高沛楊懷,收了白水軍,兵力大概只有5萬左右。劉備和劉璋打了三年仗,諸葛亮、趙雲、張飛派兵支援又帶鎮遊譁了一部分,加上連年投降的部隊,有10萬是很正常的。
而劉璋當時肯定沒有磨告這麼多兵馬。
劉璋投降的另外乙個原因是,劉備的兵雖然不多,但來自五湖四海,包括一些奇裝異服的外族人,這些三國志裡有記載。馬超投降又帶來一批胡人。他們長相嚇人,劉御行璋害怕就投降了。
2樓:和藹的小光頭
別被**給擾掘騙了,關羽死後,劉輪李緩備伐吳根本就沒有號稱的百萬之眾,事實上蜀漢在鼎盛時總兵馬也絕不誇超過二十萬人,諸葛亮歷次北伐大約只有十萬兵馬,還有一萬留守永安防備東吳,西元267年,鄧艾奇襲陰平,蜀後主劉禪出降,一臘模直到蜀漢滅亡這些人馬都沒有動過!
3樓:網友
蜀漢頂峰時期不超過20萬。最開始只有一兩千,赤壁之戰大概萬餘人。因此曹操根本沒把他當回事。
後來劉琦死了得了一些荊州舊部,大約一兩萬人。啟敗橡荊州幕兵以後應該維持在4,枯坦5萬人。得西川后就發了,也不到10萬出頭。
後來孔明北伐傾舉國之力應該就十幾萬人吧。益州窮啊,能養如此多兵也就是最大限度了。後主投降時蜀漢在悄旁冊人口不到百萬,軍隊不到十萬人。
可想而知,蜀漢最大限度兵力不會超過20萬。
4樓:匿名使用者
最多11w,在蜀國投降的時候有記載的。
劉備最強盛時有多少兵馬
5樓:網友
劉備最強盛的時候有15萬兵馬。
在正史中,劉備真正的兵力並不足五萬。在後世的一些史料中記載,西元263年時期,蜀國全國一共不到三十萬戶,也就是不到一百萬人。那麼根據10比物配1的徵兵比列,蜀國最多也就只有10萬兵員,要是再多的話,是根本養不起那麼多人的。
而要說起蜀國的巔峰時期,自然數是劉備佔據益州和荊州之時了。天下九州,蜀國佔據兩州之地。西元219年,劉備擊敗了曹操大軍,當時的蜀地皆在劉備手中。
而在《三國志》中記載,關羽在發動襄樊之戰時,帶走了三萬精兵。而當時的東吳還對荊州虎視眈眈,所以為了保住荊州,關羽至少會留下一萬人防守。也就是說,關羽鎮守的荊州有5萬人。
荊州的五萬人再加上劉備在益州的10萬人,巔峰時期的蜀國,可以組織起15萬人左右的大軍。不過巔峰的蜀國還沒有維持多久,關羽就在麥城兵敗身亡,荊州等地也被東吳佔領。
而到了劉備開展夷陵之戰時,動員的兵力只有五萬人,因為蜀國各地還需要留兵力鎮守。但是不幸的是夷陵之戰蜀國也敗了,最終蜀國在滅亡時只有不到五萬人的兵力和益州一州之地了。
當然,三國時期蜀地本就是偏遠之地,而人口最為密集的中原,都在魏國手中。據《三國志》記載,巔峰時的魏國有100萬戶,大約400萬左右的人口,可以唯空輕輕鬆鬆的組織起幾十萬大軍。也許這也是為何吳蜀兩國聯手抗魏,但是依舊打不過曹魏的原因吧。
劉備伐吳多少兵馬
6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劉備伐吳有五萬多兵馬。
劉備伐吳,又稱夷陵之戰,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敏啟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搜渣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章武元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世拿悄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軍。
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劉備最強盛的時候有多少兵馬
7樓:哎唉唉唉
應該是夷陵前,關羽未死的時候。之前劉備都只有幾千幾萬的兵力,而那時候坐擁兩州之地,關羽軍團嚇的曹操要遷都,在關羽死後劉備打孫權,演義說是幾十萬大軍,推測是5w兵力。兩者相加,說明關羽還在的時候是最多的。
8樓:安茗溪
我從正史上分析:劉備的鼎盛時期應該是他稱漢中王時,因為荊州那時還未丟!
荊州軍團:兵力5萬左右。司令官:關羽。
閬中軍團:兵力1萬餘。司令官:張飛。
蜀中部隊:兵力7萬。由多個大小不等的軍隊組成。司令官有:趙雲、吳班、黃忠、馬超等(《資治通鑑》載劉備入川兵力3萬,劉璋兵力約5萬,減去作戰消耗,約6萬至7萬間。
漢中部隊:兵力3萬。司令官:魏延。(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從以上看,劉備鼎盛時期大概約15-16萬人馬。
9樓:網友
關羽死時,劉備為了報仇號稱集結了蜀中六十萬大軍,照此推算,荊州未丟時劉備兵力應該有個百八十萬。
10樓:網友
劉備鼎盛期 總兵力大概在 17萬 然而在夷陵失敗 損失8萬多 蜀國實力大減 成為最弱的。
劉備死後三國各有多少兵力
11樓:專注文化知識解答
三國後期,蜀國投降時「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公尺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採絹各二十萬匹,餘物稱此」。吳國投降時「濬收其圖籍,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公尺穀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後宮五千餘人。」吳國的地盤最少是蜀國的兩倍,人口是蜀國兩倍,兵力也是蜀國兩倍。
此時各個國家內部起碼是安全的,人們可以安居樂業,生存生產條件遠強於三國初期,但是兵力最強也不過是二十萬出頭,有此更可以證明前面各個時期戰爭雙方兵力的推斷是大體可靠的。
三國時期的兵力主要取決於地盤,有了地盤才有人去當兵,有了地盤才有糧食去養兵。因此地盤的大小決定了諸侯的強弱。劉備和孫權為了荊州竟然不惜撕破臉的深層原因就在於此。
劉備擁有荊州時和兩川的時候,軍事實力遠大於孫權,兵力大約是孫權的兩倍。孫權擁有了荊州之後,形勢馬上逆轉,孫權的軍事實力強過了劉備。由上面是事實推斷三國時期,乙個州平均能養兵五萬左右。
三國一共有十三個州,全國部隊平均下來六十五萬左右還是可信的。所以所謂的曹操八十萬,劉備七十萬都是笑談。或者我推測古人在軍事對外宣傳上是不是都會採取在實際人數後面加乙個零的做法。
於是八萬曹軍變成了八十萬,七萬劉軍變成了七十萬。
三國劉備有幾個兒子,三國劉備幾個兒子
1 長子劉禪,字公嗣。在位四十二年。壽六十五歲。蜀漢被曹魏所滅,劉禪投降曹魏,被封為安樂公。2 劉永,字公壽。章武元年 221年 封魯王。建興八年 230年 劉永被改封為甘陵王。當初,劉永討厭宦官黃皓的為人,後來黃皓得到了後主劉禪的寵信,在劉禪面前說了不少劉永的壞話,於是劉禪疏遠劉永,使劉永得不到朝...
三國蜀國劉備
首先歷史沒有如果!而且劉備貌似是想傳位劉封,只不過意見與部下不合。而劉禪也沒有這麼無能,劉禪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上,做了足足四十一年。其在位時間也是中國首屈一指的。蜀國後期弱小,不能全部歸結到劉禪 黃皓身上。首先,蜀國後期面臨著如東吳一般的內亂,所以諸葛亮 姜維先後伐魏,要知道戰爭是平息內亂的...
三國趙雲和劉備
應該是第11集左右第一次登場 如何認識的沒提 演義原文,劉備是在界橋之戰援助公孫瓚的時候和趙雲認識的,當時趙雲是公孫瓚的部將 您說的是高希希的三國,我只知道那裡面的趙子龍七進七出的時候是有 護駕的 劉備和公孫瓚是老相識,而趙雲在公孫瓚手下幹事,劉備發現趙雲與眾不同,與他握手都不想鬆開。其實劉備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