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社大研究生
是自動停止犯啟悄罪(能犯罪犯時間確不去犯罪),或者有效防止防罪結果的發生(如旁滑如做渣臘一些對對方有利的事情送醫)
犯罪中止的認定需要具備的條件
2樓:吳莉
第一:犯罪中止必須要及時。
假如小偷把偷來的財物都帶回自己家了,回去越想越後悔,又把偷來的東西還回去;或者罪犯砍了別人,後來被外界因素打斷,例如被過路的人看到阻止了,罪犯有點後悔,主動將人送去醫院。以上兩種行為不算犯罪中止,只能說是犯罪的悔改表現,這種最多是在法院量刑的時神中銷候可以作為一種減刑的考量依據。
第二:犯罪中止必須要具有自動性。
所謂的自動性指的是,犯罪中止前,罪犯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將整個犯罪過程完成的,只是中間過程中自己主動放棄了繼續犯罪。
第三: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的。
要麼犯罪沒有實行的時候放棄,要麼犯罪已經實行了,但是還沒有發生什麼後果就中止。
法律上對於中止犯罪,假如最終沒有造成什麼損害的,那麼是可以免除刑罰的。但是如果造成了危害,那麼會結合中止犯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中止的是不是及時有效,相應地減輕一些刑罰。
犯罪過程中,犯罪沒有形成犯罪結果或沒有實施結束的,才算做案件的犯罪中止。一旦違法人員形成犯罪結果的,不算做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違法犯罪人員沒有造成違法後果或損失的,辦案機關可以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免除違法人員的處罰。
一、犯罪中止什麼時候考慮有效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刑法》的規定來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並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於對犯罪未遂的處罰。
這是乙個奇怪的現象,東西方文明的激烈衝突,各國法文化傳統培橡以及刑法價值觀的巨大的差異,在這一點上都煙消雲散。各國立法者莊嚴宣佈:對中止犯就應大幅度從寬遊遊處理。
尤其在中國刑法中,犯罪中止不僅比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處罰輕,而且與整個刑法所規定的其他法定從寬情節相比,也是獨一無二屬於最輕的。
3樓:或者說
犯罪中止 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必須是在犯罪過程中停止犯罪。
2.必須是螞孫犯罪分子自動放棄犯罪。 3.
必須是徹底地停止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 《刑法 》第二十四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悶衝鏈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判譁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4樓:閆園
犯罪中止首先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的犯罪的故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
然後犯罪中睜譁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最後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法條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四條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神銀是犯罪中止。 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遊早宴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如何認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犯罪的行為。應當視情況區別對待 一 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後,然後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 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後,其他共犯不願意中止,但中止者採取了有效措施防...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定義
充分條件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53864 如果a能推出b,那麼a就是b的充分條件。其中a為b的子集,即屬於a的一定屬於b,而屬於b的不一定屬於a,具體的說若存在元素屬於b的不屬於a,則a為b的真子集 若屬於b的也屬於a,則a與b相等。必要條件 如果...
氧氣是燃燒的必要條件還是充分條件
應該說氧氣並不是燃燒的必要條件,因為可以使用氧化物替代。燃燒的必要條件是具備可燃物 助燃物 氧化劑 著火源 充分條件是具備一定的可燃物濃度,一定的氧氣含量,一定的著火能量,上述三者相互作用。燃燒的發生和發展,必須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即可燃物 助燃物和引火源,通常稱為燃燒三要素。氧氣是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