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原文及翻譯,感遇其一原文及翻譯

2025-05-24 00:40:12 字數 1905 閱讀 5651

1樓:旅行林妹妹

感遇十二首·其一》是唐朝詩人張九齡的作品。

原文是: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譯文如下:蘭花沐返銷公升浴在春光裡,花開得像一把把綠色的玉扇;鬥譁桂花在秋風中怒放,花朵就像秋天明淨的月色。

它們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就像美好的季節一樣。

誰能想到,那些隱逸的人,會因為喜歡這種芬芳的氣息而愉悅呢?

花草本就擁有美麗的本質,並不是為了求得美人的漏老折取欣賞。

感遇其一原文及翻譯

2樓:雀無了悅

感遇其一原文及翻譯如下:

感遇·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註解】:葳蕤(wēi ruí):草木枝葉茂盛的樣子。皎潔:這裡是形容桂花蕊晶瑩、明亮。

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機的樣子。生意:生氣勃勃。自:各自。爾:如此。

林棲者:棲身於山林間的人,指隱士。聞風:指仰慕蘭桂芳潔的風尚。坐:因而。

本心:草木的根與心(莖幹),指天性。

翻譯】:蘭花到了春天枝葉茂盛,桂花遇秋天則皎潔清新。蘭桂欣欣向榮生機勃發,所以春秋也成了佳節良辰。

可是誰能領悟山中隱士,見到此情此景而產生李昌賣的仰慕之情?花木流香原為天性,它們並不求美人採擷揚名。

韻譯】:澤蘭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潔清新。

蘭桂欣欣生機勃發,春秋自成佳節良辰。

誰能領悟山中隱士,聞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為天性,何求美人採擷揚名。

評析】:九齡遭讒貶謫後所作的《感遇》詩十二首,樸素遒勁,寄慨遙深。此為第一首,詩以比興手法,抒發了詩人孤芳自賞,不求人知的情感。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突出了兩種高雅的植物──春蘭與秋桂。屈原《九歌。禮魂》中,有「春蘭與秋菊,長無絕兮終古」句。

張九齡是廣東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換成了迅公升秋桂,師古而不泥古。

蘭桂對舉,蘭舉其葉,桂舉其花,這是由於對偶句的關係,互文以見哪逗義,其實是各各兼包花葉,概指全株。蘭用葳蕤來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紛披的意思,「葳蕤」兩字點出蘭草迎春勃發,具有無限的生機。桂用皎潔來形容,桂葉深綠,桂花嫩黃,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潔淨的感覺。

皎潔」兩字,精煉簡要地點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徵。

感遇十二首其七翻譯

3樓:luhan迷妹

感遇十二首其七翻譯如下:譯文: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冬不凋四季常青。

**是因為她所處地方的氣候溫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薦之嘉賓必受稱讚,山重水阻如何進獻?

命運遭遇往往不一,因果迴圈奧秘難尋。

只說桃李有果有林,難道丹桔就不成陰?

原文:感遇十二首·其七》

張九齡 〔唐代〕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迴圈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鑑賞:詩開頭兩句,詩人就以飽滿的熱情,頌揚橘樹經得起嚴冬考驗,繪製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麗圖景,這裡,詩人不僅寫了橘樹的外形,而在著意表現它堅強不屈的精神,達到了形神的有機結合。

從結構上看,這首詩短短五十字,構思精巧,結構嚴密,抒情寫意,迴環起伏。開頭以橘起,最後以橘結,前呼後應,且深化主題。尤其是最後出人意料的設問,震人心絃,增添了詩的藝術魅力。

張九齡詩歌語言生動、比喻貼切,毫無矯揉造作、雕琢晦澀之病。劉熙載在《藝概》中,稱張九齡的詩歌「獨能超出一格,為李、杜開先」。這一評價是非常恰當的。

感遇十二首張九齡譯文帶賞析

十二首都有的難找,一般常見的只有以下四首的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感遇 其一 孤鴻海上來,池潢 不敢顧。側見雙翠鳥 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顛,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惡 今我遊冥冥 弋者何所慕 註解 感遇 古詩題,用於寫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詩。詩人在貶官荊州期間作 感遇 詩12首,此處所選分別...

詩歌鑑賞《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的詩大量運用了比興象徵 神話傳說 以景寓情 借古諷今等表現手法,曲折隱晦地抒寫憤世嫉俗 感慨鬱悶的內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遠的藝術風格。此詩起首,詩人就把讀者引入了一個孤冷悽清的夜境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三四句詩人進一步描寫這個不眠之夜。詩人寫月之明,風之清,正襯托了自己的高潔不群 寫 薄帷 ...

詠雪四首 其一原文翻譯,詠雪的原文及翻譯,一句一句的翻譯哦!

詠雪 南朝 吳均。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縈空如霧轉,凝階卜擾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這首詩寫的是江南特有棚仿的細雪,詩以詠雪為題,實際上是觀雪感懷。在雪景之後,詩人以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抒發自己雪中孤寂的心情,相思之情此時無人可訴,禁不住潸然淚下,但這也只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