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村居描寫的是什麼
1樓:邢雅韻有河
古詩村居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綠草茂盛,黃鶯飛舞,正是二月早春,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之中。鄉間的孩子們放學回來得很早,乙個個藉著東風愉快地放起了風箏。
拓展資料:村居》第。
一、二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裡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彷彿在春天的煙霧裡醉得直搖晃,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圖。
草長鶯飛」四個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寫活了,人們彷彿感受到那種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氣氛,人們的眼前也好像湧動著春的脈搏。
拂堤楊柳醉春煙」,村的原野上的楊柳,枝條柔軟而細長,輕輕地拂掃著堤岸。春日的大地豔陽高照,煙霧迷濛,微風中楊柳左右搖擺。詩人用了乙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寫活了楊柳的柔態;寫活了楊柳的神韻。
第。三、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裡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颳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
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結尾兩句由上兩句的物而寫到人,把早春的迷人與醉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2樓:潘淑華東曼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村居清。
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古詩寫成作文應該怎麼寫
3樓:網友
二月到了,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萬物復甦,百花爭豔,這正是出春暖花開的季節。
詩人高鼎心血來潮,踏著春天的腳步去散步,他走到森林裡看見小草早已發芽露出嫩綠的小腦袋。小草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搖擺擺,好像在跟高鼎揮手打招呼。他走著走著忽然聽到幾聲黃鶯的叫聲,抬頭一看,有兩隻黃鶯在空中飛來飛去相互追趕歡樂地唱歌翩翩起舞。
他走啊走啊,不知不覺來到了河堤邊。一陣春風拂過,他看到楊柳那長長的枝條,隨風搖擺,輕輕撫摸著堤岸。前面越來越模糊——原來是水澤和草木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凝聚著如置於仙境一般。
就連堤邊的楊柳也彷彿在這春天的煙霧裡陶醉了。
突然,遠處傳來清脆的叫喊聲,他轉身一看,原來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放學回來了,他們拿著五顏六色的風箏飛快地跑著,一手拽著線,一手舉著風箏,邊跑邊笑,很快風箏飛上了天。他很好奇地問他們:「你們回來這麼早,就是急著回來放風箏嗎?
乙個小孩邊跑邊說:「是的,我們要趁著東風把風箏趕緊放起來。」高鼎欣慰地看著這幫快樂的孩子們,不禁想起了兒時的自己,彷彿又回到了童年。
天漸漸黑了,孩子們回家了。高鼎也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令**連忘返的美景之地,回到家他便寫下一首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平樂古詩的意思古詩清平樂村居意思
清平樂 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譯文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古詩 清平樂村居 意思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
憶江南三首古詩詞改寫作文200至
一個涼風習習的夜晚。我在洛陽城的一個小巷裡遙望著遠方。洛陽城裡,看不到像江南那樣碧綠又藍的水,只有在江南才能看到這樣的江,那樣的水。此時,他仰起頭,開始回憶江南往事。春天,每當太陽升起。江面上渡著幾隻竹筏小舟,在江面上慢慢滑過。江面風平浪靜,那水碧綠碧綠的,那天蔚藍蔚藍的,簡直可以說是水天相接。江邊...
關於中華古詩詞誦讀的感受寫作文。要上交
誦讀中華古詩詞 讀千年古韻,品幽幽書香 中華古詩詞,節奏鏗鏘整齊 意境優美,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古人云 為文之道在於厚積而薄發。我們只有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充分汲取它們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才能豐富自己的語言。在眾多的詩人中,我最欣賞李清照。她是一位才女,是宋朝著名的詞人,她寫的詞都非常好。比如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