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出自哪裡?四心是指什麼?

2025-05-31 22:00:11 字數 1536 閱讀 3973

1樓:好人一生平安

四心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認為這四心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也是孟子性善論的基礎。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

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裡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

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乙個小孩要掉進井裡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懼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輪鏈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

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宴桐寬,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四心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晌亮·公孫丑上》,原文節選如下: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心是指什麼?

2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孟子提出的四心分別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心之間有著邏輯上的遞進關係,人先有不忍人的惻隱之心,而後依次生出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心分別對應人的四種品公升陸薯德,即仁、義、禮、智。

四心的出處。

孟子關於「四心」的說法是他的學說「四端說」裡的主張,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原文如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吵者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

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賞析:對於孟子來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擁有四本心。人可以培養四本心,將其發展為四種美德。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強調天賦道德,從天賦性善論(「四心」)推匯出天賦道德論,從而提倡「不忍人之政悉巨集」。

四心是什麼?

3樓:提公升自我努力奮鬥

四心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

四心教育是哪四心啊,四心是指哪四心?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根據你的描述 有以下方案供你參考四心教育 一.責任心 二,感恩心 三,孝敬心 四,同情心 不懂追問,望採納,你的採納是我答題的動力。四心是指哪四心?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 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以現代的人話來說,就是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

孟子提出的人之「四心」是哪四心?

羞惡之心 辭讓之心。那兩個是羞惡之心 辭讓之心 孟子提出的四心是 孟子。提出的四心分別是惻隱之心 羞惡之心 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心之間有著邏輯上的遞進關係,人先有不忍人的惻隱之心,而後侍衝鎮依次生出羞惡之心 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心分別對應人的四種品德,即仁 義 禮 智。四心的出處。孟子關於 ...

心打頭成語,心打頭四字成語

心馳神往 心如鐵石 心潮澎湃 心浮氣躁 心無旁騖 心灰意冷 心滿意足 心血來潮 心心相印 以下是心字開頭成語,共84個。1心安理得x n n l d 2心謗腹非x n b ng f f i 3心病還須心藥醫x n b ng h i x x n y o y 4心不在焉x n b z i y n 5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