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位於初轉法的四聖諦也屬於大乘佛法的範圍?

2025-06-03 03:10:16 字數 1672 閱讀 4441

1樓:匿名使用者

因其宣說的輪涅流轉還滅同樣適用於大乘道,只是所緣、發心、具體方法、程度有差別而已。

關於修四聖諦而成佛的疑問?

2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世尊所說的佛,是究竟的無二實性,是本體,是佛性。此性,具足一切,容含萬法,一切皆是此妙性的顯現。

一切萬法,不離此佛性。此性,能現蓮花之淨,亦能現淤泥之染。雖現蓮花之淨,不染淨念;雖現淤泥之染,不染染念。

故說: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此效能現四聖諦法,能現十二因緣,能現七覺支,能現八正道,能現一切菩薩法,能顯佛之妙明境界……一切萬法、萬相、萬境、萬緣、萬事、萬物等等,皆不離此性。徹底無染於一切,甚至連乙個「無染」之念亦不染。於一切法徹底平等,唯有如來境界。

是故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樣的道理,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

如是!如是!

3樓:網友

阿羅漢不是什麼東西,離欲者皆叫阿羅漢,世間實無有阿羅漢可得。你望名取義,就是著文字相,你其實就是不解佛經了!而佛的境界,是在離欲以後更上一層樓,斷滅一切無明習氣慣性,迴歸本質,空間融合,得成無相無我空境界。

果位也只是虛設給凡夫看的,除了文字相,果位實不可得。只是給愚痴凡夫,說有果位,這只是乙個名相!這只是為了說法方便!

引喻而已!把引喻當實有,就是從始以為世人誤解與迷信的本因!

所以,其實,果位只是自心的修行境界而已,實無所有,如來無極境界,豈容設限?真是可笑!果位一說,只是借世間的地位之義,來表示修行者的實際自心修行境界而已,如金剛經所說,聖人差別,在於無為境界,而不在於有所得之物。

聲聞不是佛,也不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讀過佛經的人而已,聲聞只是名為聲聞!世間實無有一物叫聲聞!

沒有神,其實就沒有真正可以定義與長久的東西的存在!所以,聲聞又怎麼是佛呢?他們的佛,還藏在心裡,還沒有修行,金子還不能顯現出來!

佛教根本教義, 有關四聖諦

4樓:網友

佛法中四諦的苦,不是指人生活中的各種境遇,而是指人在經受這些境遇時,心的變化,也即是說,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惱,而不是苦難,所謂「受苦」,是我們自己的心在感受我們各種心思各種行為,因為不滿足不如意而得到情感感受就是受苦,即我們自己在接受苦惱。

佛法認為,苦的根源是無明,是不理智的思維,而這種無明思維是各種心的妄想和執著,而各種妄想和執著實際是慾望的不能滿足,因此,是慾望的過度造成我們的苦惱,而後有苦受、樂受和沒有意義的感受。因此在佛經中,佛祖還經常說「五蘊是苦」。

所以,我們應該知和覺的,是自身。

5樓:沐火圭鑫

你有點愚昧,網上能找到答案嗎?,現在有幾個人能完全理解四聖諦的,你問這些人用處不大,自學雜阿含經,你會找到真正答案。

6樓:網友

這是告訴我們,輪迴內的一切都是苦的自性,沒有真正的安樂。

從分類上講,所有的感受分為苦受、樂受、舍受,其中苦受就是「苦苦」,樂受就是「壞苦」,舍受就是「行苦」。這三種苦周遍三界一切時處,所以說任何事都是苦,我們只有知道這一點,才會有從輪迴中解脫的願望,有了這樣堅定的願望,才能精進修行。

7樓:直人邪

目的是告訴你什麼是【常、樂、我、淨】

勸道你去學習怎麼做到【常、樂、我、淨】

男生為什麼會喜歡初音未來?初音未來的有什麼亮點

我就是孤單的人,我開始跟本就不喜歡初音的歌,或許就像有人說的那樣,我們就回是為了尋求答安慰喜歡聽她的給歌,可你們知道嘛!我發現我在人生中經歷了很多很多之後,才愛上了她的歌,在我孤單的時候給了我鼓勵,我明白每個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喜歡的女孩子,我一直追尋著,直到蛻變,所以跟本就不是所謂孤獨的屌絲為尋安慰而...

四川內江威遠縣有什麼旅遊的地方,威遠縣位於哪個省市?有什麼景點嗎?

靜寧寺,三多寨,清風寨,葫蘆口,長沙壩,高頂寨,船石湖,鳳凰古寺,友誼渡糟,風亞口,這些地方基本都不要門票,而且是各有千秋,希望你們玩得開心 葫蘆口還有鳳凰古寺應該還好吧 長沙壩,葫蘆口,船石湖,靜寧寺,佛爾巖。當然還有你知道的,週末麻將聖地,縣城裡面的桃花山 威遠縣位於哪個省市?有什麼景點嗎?威遠...

春節來了,為什麼我們叫過年,年的來歷,為什麼初一要叫春節?

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也叫過年。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 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但是,中國曆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