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應該注意些什麼

2025-06-03 16:45:10 字數 1772 閱讀 5722

1樓:性冰真

提問:女55歲有過頭暈,檢查出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現在好了,會再發作嗎?應該注意些什麼?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臨床常見病症。這種病症的發生多是因為動脈硬化或頸椎間盤突出、肥大壓迫血管,影響了血液迴圈,最終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它多發生在伏案工作時間長的人身上,如教師、等。

由於長期伏案工作,很少運動。

引起腦血管彈性減退、頸納念椎疾病等,並相應地引起椎基底動肢此脈供血不足。以前這類患者大部分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現在隨著電腦走進千家萬戶,許多年輕人因長時間伏案工作,加上飲食結構不科學,高脂肪高蛋白攝入過多,致使「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病症患者年輕化了。在各個不同的年齡層中,這類患者又以女性居多。

許多患了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朋友,誤以為是自己的心血管或神經系統出了問題,常到心血管科或神經科去看病。其實,當你出現經常性頭暈、頭疼等症狀時,應該到針灸科去看看。對於椎基洞飢困底動脈供血不足這種病,很多能擴張血管的中西藥看似對症,實際上療效不大,還有一些***。

而我國傳統的針灸**能在區域性集中要點改善血液迴圈,同時調整神經、內分泌功能,使人的肌體功能在整體上明顯好轉。要預防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大家應多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控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過量攝入,還要定期做適量的運動。那些長期伏案工作的人,每工作一兩個小時,就應該抬頭做做頭部運動、頸部運動,伸伸手腳,我個人建議可以每天吃一點蜂蜜或者是花粉,而且每天做一會兒頭頸部瑜伽。

效果很好噢!

2樓:宇簡司空凝雲

主要是不要長時間低頭工作,要經常抬頭活動頸咐辯部,以利於血液迴圈,積極**頸洞沒椎病變,可以用中藥外納簡納敷和口服舒筋活血藥,鈣劑。

椎基底動脈腦供血不足如何**效果最好

3樓:匿名使用者

刁文鯧教授介紹: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等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噁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噁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

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

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幹、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專案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醫刁氏正脊」是刁文鯧教授在傳承中醫「筋出槽,骨錯縫」醫術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理論,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與系統的理論研究,制定了「中醫刁氏脊椎病論證四歸椎診斷標準和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標準」。臨床中嚴格遵循兩個標準,在不手術,不使用藥物和器械的前提下,對「眩暈症」、「心臟神經官能症」的患者予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並且實踐證實「中醫刁氏正脊」手法在臨床應用中是100%安全的。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

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心臟供血不足,嚴重嗎,心肌供血不足嚴重嗎?

您好,這個問題嚴重不嚴重,還要看本人的症狀和心電圖情況,心臟有問題,一般都不能輕視。心臟供血不足影響心功能,心功能嚴重下降會影響全身的血液 包括腦部血供。具體現象有體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腦血供少可引起眩暈和意識模糊。建議您及時檢查確診原因遵醫囑 為好。意見建議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

心臟供血不足,經常缺氧,心臟供血不足的原因

常見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供血不足影響心功能,心功能嚴重下降會影響全身的血液 包括腦部血供。1 飲食 限鈉鹽攝入,5 6g 天,多吃蔬菜,品種齊全,淨量500g 天2 生活方式 有規律,快步式散步 慢跑等!這位女士的病情很像我們臨床經常遇到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症狀,因為正常人的心率60 1...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腦供血不足的症狀

頭暈,特別是突感到眩暈。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 脣麻。暫時的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肢無力或活動不靈。與平日不同的頭痛。突然原因不明的跌交或暈倒。短暫的意識喪失或個性和智力的突然變化。全身明顯乏力,肢體軟弱無力。噁心嘔吐或血壓波動。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 嗜睡狀態。一側或某一肢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