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法用量差異存在差異的問題分析怎麼寫

2025-06-05 00:55:20 字數 1590 閱讀 2090

1樓:網友

這個小三叫預算數,小四叫 「實際工時」,至於ta們是怎麼來插足的,且聽我分析。

因為固定製造費用是固定的,你就不能用標準成本法下量差和價差分析。於是我們引入因素分析法。

固定製造費用總的差異=實際製造費用-實際產量的標準固定製造費用。

這個算一因素分析法吧,我只要拿實際和標準比就行了。兩口子過唯輪橡日子實實在在。可是沒有第三者插足,怎麼驗證你們有沒有真愛。

接下來第三者固定製造費用的預算數閃亮✨登場。

言歸正傳。本來企業預算的固桐伏定製造費用是100萬,可你實際只耗用80萬,你和預算這個標杆比,還節約了20萬。這個差取名:

耗費差異,顧名思義:實際脫離預算耗費了多少錢?(強調金額)

再形象理解:**財政預算1個億,結果實際花了8萬億。

我們再來說生產能量差異,這裡的能量不是指物理能量。而是產量。顧名思義:預計這臺裝置能生產多大量。

衡量的是實際產量脫離預算產量下的差異。也就是實際產量沒有達到預算產量所造成的損失。你這臺裝置有能力生產1萬件,按標準工時算卻實際產了30件。

你會說為啥不是標準產量脫離預算產量下的差異,因為標準指的是實際產量下的標準)

小四是實際工時,直接插足標準數和預算數。

預算數是預計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把標準工時替換成,兩者相減,代表的是實際工時脫離於生產能量(預計產量*標準工時)引起指旁的差異-閒置能量差異。

本來機器開足馬力預計能運作1萬小時,你丫怎麼只用了200小時,浪費了多少生產能量。

效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本來機器應該運作8小時,怎麼實際運作6小時,效率很低下呀。

釋出於 1 年前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贊同 7

2樓:卻道秋涼

首先,需要用胡雀世三因素法把用量差異分別列舉出來;

其次,把它跟實際資料做對比歲肆,就能看到差異褲肢;

最後,根據情況分析差異原因。

多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齊性對後續分析有影響嗎?

3樓:中子

按說不齊性是不可以進行後續的方差分析的,因為在均值檢驗中(包括方差分析,t檢驗等)各個實驗處理的效應被認為是一種固定效應,對所有人的作用一樣,也就是說,處理的作用就是給每個人原來的的水平加上乙個相同的常數,這樣的話,每個被試組原來什麼方差,實驗處理後還是什麼方差,那麼,如果不同被試組的方差不齊性,也就是方差之比顯著不等於1,就說明被試之間原本就差異很大,那我們的方差分析就得不到準確的結論,不知道究竟是實驗處理造成了不同被試組間的差異,還是說這裡面也混淆了個體差異。

方差不齊性,原則上不能進行方差分析,但spss裡的方差分析是在最小二乘法的框架下做的,和教育及心理統計教材中介紹的方差分析的分析方式不太一樣,好處是這樣的方差分析比較穩健,對於方差齊性的問題不敏感,即使違反了,也還是能用,結果也還是比較可信的。在spss裡面齊性並不是方差分析的必要條件。只不過教材是為了給你介紹大概原理,而且對最新的軟體的效能也不是非常瞭解,所以非要齊性。

況且做方差分析的**裡面一般也不會報告齊性檢驗。所以你就直接用方差分析就行了。

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做一些資料轉換,使其接近齊性,比如box—cox轉換,對數轉換等等。

採用加固體輔料炒法炮製藥物時各輔料的用量是多少

1 粉碎物體因分子間內聚力的不同顯示出不同的硬度和性質。因此,粉碎就是藉助機械力部分地破壞物質分子間的內聚力,使大塊固體物料碎裂成小顆粒或細粉,即將機械能轉化成表面能的過程。2 篩析篩析成過篩,篩析指借空氣或液體 水 流動或旋轉力,使粗細粉分離的操作。即根據只要要求,分離得到細度適宜的藥粉。3 混合...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什麼,「切削三要素」是指什麼?

切削三要素是來指切削用自量三要素,切削用量表示主運動和進給運動大小的引數,是切削速度 進給量和切削深度 背吃刀量 三者的總稱。切削速度v 切削刃選定點相對於工件的主運動的瞬時速度。進給量f 工件每旋轉一週,車刀沿進給方向移動的距離稱為進給量。切削深度ap 車削工件上已加工表面與待加工表面之間的垂直距...

請教高三穩步複習法

基本上不能看電視和上網了.初三上半學期第一,二輪複習 很關鍵 主要是複習每一個章節.數學,掌握每一個知識點的概念,將知識點分為幾個板塊,如 函式,幾何,應用題等.針對每一個板塊做一定量的習題,對不同的題型都要熟練.英語,單詞一定要背熟,每天做聽力和閱讀,題型與高考相同.整理語法知識點 可參考語法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