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竊李的通假字有哪些?

2025-06-06 06:00:23 字數 1146 閱讀 9993

入院竊李的作者

1樓:外人

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戰國初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一說魯國(今山東滕州)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反映了後期墨家的思想。在邏輯史上被稱為後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古代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另兩個為古希臘的邏輯體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學);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李將軍列傳的通假字

2樓:匿名使用者

亡。今譯:死亡;古譯:丟失,逃跑。

文言文中,竊字有通假字用法嗎

3樓:網友

竊 qiè

1.通「淺」。稍微。例詞:「竊嘗」。

2.通「踐」。

例:《晏子春秋•雜下三十》:「國不可窮,窮不可竊也。」3.通「察」。考察;觀察。

例:《荀子•哀公》:「竊其有益與其無益,君其知之矣。」

高中有些什麼常用的通假字啊!

4樓:網友

1.「不」通「否」 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師說》

2.「禽」通「擒」 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赤壁之戰》

3.「闢」通「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 《餚之戰》

4.「讀」通「逗」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師說》

5.「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鴻門宴》

雖早知從先生長者學問 《答李幾仲書》

6.「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湯問·愚公移山》

7.「爾」通「耳」 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賣油翁》

8.「杓」通「勺」 徐以杓酌油瀝之。 《賣油翁》

9.「反」通「返」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 《史記·屈原列傳》

今日往而不反者。

通假字與古今字有什麼不同,古今字與通假字有什麼區別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一 我們劃分它們應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同一個字的發展變化狀況,古字和今字是先後出現的,系初造字和後造字的關係,屬於縱的方面,如 然 燃 縣 懸 通假字和被通假字則是同一個時期出現的,而通假字則是研究同一時代漢字的通用情況屬於橫的方面,如 願伯具言臣...

古文中通假字一定是讀通假字的音麼

通假字的讀音和被通假字的讀音本來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為語音的發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現代漢語裡的讀音和被通假字的讀音已經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讀音依然相同。一般說來,通假字應當讀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罷,本讀ba,借作 疲 字,應讀p 內,本讀n i,借作 納 字,應讀納。這些,古漢語字典裡都有...

文言文中為何有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稱為假借,是古人用字寫詞時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的現象。原本當用的字叫本字,臨時用來替代本字的那個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簡稱借字 例如 莊公寤生,驚姜氏。鄭伯克段於鄢 舉錯不可不察也。張釋之傳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繫辭下 十分明顯,例 的寤本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