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最著名的一段
1樓:愛的年華
顏氏家訓。最著名的一段如下:
1、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出自《顏氏家訓·教子篇》
翻譯: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絕大多數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
2、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攔衝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出自《顏氏家訓·教子篇》
翻譯:父親對於子女要嚴格要求,不能親近數碧而不莊重;骨肉之間的愛心,不可以不慎重。不慎重,慈愛的結果就不能導致孝順;親近而不莊重,不恭敬之心就會產生。
3、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出自《顏氏家訓·教子篇》
翻譯:人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要做到對孩子一視同仁,就很少見了,從古至今,這個弊病簡畢殲太多了。
4、四海之人,結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義敵,令終如始者,方可議之。
出自《顏氏家訓·風操篇》。
翻譯:天下之人要結交成象兄弟般的交情,談何容易。那必定要有相同的志向,品行,才能使友誼長久,始終如一。
顏氏家訓最著名的一段
2樓:教育知識局
顏氏家訓名句:1. 習閒成懶,習懶成病。
譯文:習慣於閒散的生活,就會變成懶惰;懶惰慣了,就會得病。
2. 巧偽不如拙誠。
譯文:奸巧偽詐不如笨拙而誠實。
3. 夜覺昨非,今悔昨失。
譯文:早晨有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
4. 施而不奢,儉而不吝。
譯文:做到肯施捨而不奢侈,能節儉而不吝嗇。
5. 人生難得,無虛過也。
譯文:今生能投胎做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白白地度過。
6. 禮雲: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少欲知足,為立涯限。
譯文:《禮記》上說:'欲不可以放縱,志不可以滿盈。'宇宙還可到達邊緣,情性則沒有個盡頭。只有少欲知止,立個限度。
顏氏家訓最著名的一段
3樓:網友
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顏氏家訓·勉學篇》
大意:州弊備自古以來的賢王聖帝,都還需要勤奮學習,何況是普通百姓之人呢!每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總是會想起那句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麼資格偷懶呢!
學之興廢,隨世輕重。——顏氏家訓·勉學篇》
大意:學習風氣是不是濃厚,主要取決於社會是否重視知識的實用性。就像很多人會問,我們為什麼學英語一樣,因為它是世界通用語,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冊毀去學習。
求《顏氏家訓》譯文,誰有,顏氏家訓的譯文
夫明 六經 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廕,當自求諸身耳。諺曰 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讀書之人,自羲 ...
顏氏家訓成才的目的是什麼
告誡子孫後代教育孩子不要以用才幹取悅三公九卿,而取得 寵愛並逐步當上像卿相一樣的 獲取榮華富貴為目的,而要使自己有利於國家民族的利益。顏氏家訓 是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蘊的作品,不失為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一種,它不僅在家庭倫理 道德修養方面對我們今天有著重要的借鑑作用,而且對研究古文獻學,研究南北朝歷史 ...
寫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怎麼寫,3篇讀書筆記
童年讀後感 童年,是快樂的,是幸福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不必管人世間的險惡紛爭,也不必管社會的黑暗腐敗 而高爾基的 童年 則是一個完全相反的例子,沒有孩子的天真,活潑,只有每天數不盡的工作,受盡外祖父的虐待,卻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讓我感慨萬千。童年 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歲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