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算不算修辭手法 請問,用典屬於修辭手法嗎?

2025-06-17 18:50:12 字數 1948 閱讀 4713

1樓:夢想池塘

是的,但不屬於高考要求八種修辭。

2樓:網友

當然不算,引經據典是引經據典,與修辭無關。

請問,用典屬於修辭手法嗎?

3樓:勤蔭崇疇

是的,但不屬於高考要求八種修辭。

用典是修辭手法還是表現手法?

4樓:婺源王學雄

是一種表現手法,不是修辭手法。修辭是就字、詞、句而言,修,是修飾之意,辭,就是言辭。

5樓:峰愛雪一生

我學過,是寫作手法。

6樓:請叫我大總攻

別瞎說了,用典是表現手法。

用典是修辭手法嗎

7樓:羿向晨孟韶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種修辭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

"用典"是屬於修辭手法還是表現手法

8樓:欒珈藍雲

用典是說明:猜燈謎的一種方法。

釋義:是運用人們熟知的典故,猜時,首先要明白典故的內容或**,然後進行會意,才能輕易找到謎底。例如以「鷸蚌相爭」猜保險名詞「受益人」,原典鷸蚌相爭,漁翁得。

利,漁翁是人,所以猜「受益人」。再以「揠苗助長」猜成語「不能自拔」也是運用了成語典故。入謎最多的還是運用歷史典故,例如「斬蔡陽」猜水滸人名二,謎底是「關勝,張清」,這是運用三國演義古城會的典故,說關羽斬了蔡陽,使張飛清醒,兄弟釋。

疑,和好如初。

不是修辭手法.

9樓:褚儒宋綺思

表現手法 我老師剛講過 不過用典 也可以稱作表達方式中得借事抒情。

用典是 修辭手法還是表現手法。

10樓:文以立仁

用典是修辭手法,與「借用」等類似。「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即是用來以古比今,以古證今,借古抒懷。

11樓:網友

用典 [yòng diǎn]

解釋: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

作用:使立論有根據。

用典是一種修辭手法,多見於詩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

12樓:力香巧平溶

表現手法。

我老師剛講過。

不過用典。也可以稱作表達方式中得借事抒情。

用典是不是修辭手法

13樓:月照星空

用典是一種修辭手法。是用來以古比今,以古證今,借古抒懷。用典既要師其意,尚須能於故中求新,更須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跡,所謂「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方為佳作。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

修辭手法的「用典」與「引用」有什麼區別

14樓:差點傾了國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種修辭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

寫文章時,有意引用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手法叫引用。

用典可以用原文,引用可以借用原話,變成自己的語言。

15樓:無法展示響亮名

用典是引用典故,幾個字就說明所要表達的意思,幾個字就點明瞭乙個故事。用字、表達都很靈活,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

引用是用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的原文,以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

典故可以用原文,引用可以借用原文,以便為自己的語言。

用典是修辭手法還是表現手法,用典到底是修辭還是表現手法(「用典」的定

用典,又叫用事或暗用。修辭學詞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就是這樣說的。茲錄於後 暗用 詞格之一,即 用典 又名 用事 是借用典故來表情達意。有的用典較明顯,如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李商隱 淚 前句用的是王昭君遠嫁匈奴事,後句用的是項羽在垓下被圍事。有的用典較隱晦,如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 ...

用典 是屬於修辭手法還是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 我老師剛講過 不過用典 也可以稱作表達方式中得借事抒情 用典是修辭手法,與 借用 等類似。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 即是用來以古比今,以古證今,借古抒懷。用典,又叫用事或暗用。修辭學詞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就是這樣說的。茲錄於後 暗用 詞格之一,即 用典 又名 用事 是借用典故來表情達意...

高分求用英語修辭手法造句,用「想象」的修辭手法造句

叫我用中文造我都造不出來 用 想象 的修辭手法造句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飄蘭若雪呂 一把吊椅搖過陽臺。明喻 一把吊椅像一個歡快地姑娘,在陽臺上旋轉著。暗喻 在陽臺上搖著,那把吊椅成了一位舞蹈家。借喻 一本記載回憶的日記在陽臺上翻動。博喻 一把吊椅搖過陽臺,像揮灑的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