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營改增」遇到了哪些問題,行業協會這麼說
1樓:xiaoyn1994丶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問題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稅負恐增加 無法取得專用發票成難點。
旅行社現在的納稅方式是(收入-可抵扣成本)*5%來進行納稅,如「營改增」之後,則應該按銷項稅-進項稅(採購成本*稅率)繳納增值稅,但是旅行社行業的採購成本這塊,很少有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商,主要都是小規模納稅人,所以對於旅行社能抵扣的部分會直接減少,另外相應的稅率一般情況下也會提高,總體稅務負擔會很重。
如按照現行增值稅政策,旅行社行業將完全按照營業收入全額繳納增值稅,與現行營業稅下稅負相比有十數倍的提公升,旅行社企業自身無法承擔,只能全部轉嫁給消費者,將面臨旅遊費用整體提價7%以上。
稅負恐加重,仍存行業規範問題,旅行社稅負加重的情況下,忽略了自身行業經營不規範核心價值不突出的現狀。
對旅行社行業「營改增」政策的建議。
1)將旅行社行業劃歸居民生活服務消費類行業,全行業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只提供增值稅普通發票、通用機打發票或根據國家規定自行印製發票。
2)參照現有營業稅政策,在營業收入中直接扣除各項旅遊類成本專案,即保留原來的差額納稅政策。此類旅遊類成本票據因金額零散,票據量大,且機票、火車票、簽證費等均為遊客個人抬頭。建議按照現有營業稅政策掌控,不再要求企業將每張發票提交稅務機關核驗。
3)營業收入直接扣除各項旅遊類成本專案的差額(餘額)作為計算增值稅銷項稅的基數,對於可取得增值稅進項稅專用發票的成本及費用,可進行進項稅抵扣。
旅遊業營改增遇到了哪些問題,行業協會這麼說
2樓:字翱
旅遊業目前尚未營改增,所以目前旅行社收入還只能向地稅申報營業稅,開地稅旅遊業發票。代旅遊業營改增後,旅行社開給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作進項稅額,抵扣增值稅。
旅遊業是什麼時候正式營改增的?
3樓:雲覓封侯
2016年5月21日 正式施行。
一是納稅人身份的變化,由營業稅納稅人改為增值稅納稅人,而增值稅納稅人又區分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二是稅率的變化,由單一的5%的營業稅稅率變成6%的增值稅稅率或3%的徵收率。如果旅遊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實務操作中由於「有效憑證」中的增值稅進項稅不得抵扣,因此建議取得的上述發票最好為普通發票。
旅遊業營改增,差額徵稅的會計核算怎麼做
4樓:甜美志偉
旅遊業差額徵稅的銷售額=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向旅遊服務購買方收取並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遊企業的旅遊費用。
一)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銷售額÷(1+6%)×適用稅率6%。
二)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銷售額÷(1+3%)×徵收率3%。
5樓:網友
由於試點納稅人提供旅遊服務可以選擇差額徵稅辦法在財稅〔2016〕36號文附件二中是以「有關政策 (三)銷售額」規定的,並不屬於簡易徵稅辦法,因此,對於一般納稅人選用此辦法的,除了銷售額中已抵減費用外,仍然可以抵扣其它正常進項稅額。
旅遊業差額徵稅的銷售額=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向旅遊服務購買方收取並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遊企業的旅遊費用。
一)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銷售額÷(1+6%)×適用稅率6%(二)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銷售額÷(1+3%)×徵收率3%
5.1後旅遊業要營改增嗎
6樓:成語迷宮
旅遊供給側改革,企業是中堅力量。在洪清華看來,具體到旅遊行業,供給側改革要從景區收入結構和產品服務兩方面入手。「門票經濟需要改變,進入休閒度假時代,景區需要改變收入結構,其次是要生產好的產品和服務。
7樓:匿名使用者
要。我是旅行社的。已經開會培訓營改增了。
旅遊業小規模納稅人營改增差額徵稅如何申報
納稅申報資料包括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和納稅申報其他資料兩類,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為必報資料。一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包括 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 2.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 附列資料 本表由 營改增 應稅服務有扣除專案的納稅人填報,其他納稅人不填報...
服務業營改增計算方法,營改增後服務業怎麼算增值稅
出口產品委託檢測屬於現代服務業中的 鑑證諮詢服務 一般納稅人的稅率為6 可以抵扣進項 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為3 但不可以抵扣進項。樓主公司為小規模,稅率為3 不得抵扣進項 增值稅是價內稅,所以計列收入和稅金時,都需要將收入額還原為不含稅收入,再乘以稅率得出稅額,以10000元收入為例,計算公式 列賬收...
交通運輸業如何應對營改增,營改增之後交通運輸業的稅率多少
節稅網123的靈抄活用工方 襲式 降低了企業人工成本的投入,降低了用工過程中的風險。通過業務流外包,由節稅網123管理中心分配業務給用工人員。企業管理中心採取靈活用工方式分配任務給用工人員,也將稅負大幅度降低,企業也無需為用工人員上社保。企業通過在節稅網123威客平臺釋出內容,零散用工人員接任務,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