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和律詩都需要在哪裡押韻?有什麼區別

2025-07-14 05:30:18 字數 6618 閱讀 6473

1樓:網友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絕句中國詩體。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

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它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唐以後盛行近體絕句,格律同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詩集中把絕句歸於律詩。後來也有學者認為絕句是截於律詩之半而成。絕句靈活輕便,適於表現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廣為詩人所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其他,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後面還有詳細說明)。

律詩 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

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

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

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總而言之,區別在於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

絕句和律詩哪個要押韻 哪個要對仗 怎麼押韻怎麼對仗

2樓:雲遮世說

都要。因為絕句又稱截句,就是擷取律詩的一半,所以只是句子少了,但其他要求與律詩相同。

律詩與絕句有什麼區別?

3樓:各種怪

1、概念不同。

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

2、起源不同。

律詩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仗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盛行於唐宋時期。

絕句起源於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其名稱可能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文獻記載,六朝時期文人宴集,有聯章作詩的風氣,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

3、特徵不同。

廣義律詩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許拗格存在,允許三仄尾。如崔顥的《黃鶴樓》就是典型代表。狹義律詩格律非常嚴謹,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絕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數,可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較多,六言絕句極少。按格律要求的嚴格程度,可分為律絕和古絕。

4樓:三國之長空

一「絕句」,每首四句,「律詩」,每首至少八句。

二、擴充套件知識:

1、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2、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

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從上到下,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5樓:崇勝居綺豔

絕句:按照詩歌格律。

絕句律絕。古絕律絕。

律詩興起。才古絕遠。

玉臺新詠》律詩現前。

南朝陳代。徐陵主編《玉臺新詠》

古絕句名稱。

種絕句雖押韻相。

說平仄(zè)較。

自由或者說些詩。

願受格律。約束律絕盛行。

古絕句仍。沿用發展。

古絕句五言特。

七言非少。按照每句。

字數絕句。五言絕句、六言絕句。

七言絕句。其。

五、七言絕句居。

六言絕句。少律詩:律詩。

格律非嚴謹。

句數字數。押韻平仄。

仗各面都。嚴格規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規定每句五字。

全首共40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

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聲韻且韻。

底間換韻五律。

首句入韻例入韻。

變例;七律。

首句入韻例入韻。

變例3每句句式。

字平仄都。規定:講究粘4每首。

間兩聯必須用偶律詩。

重要特點。其兩聯用。

用仗悉聽尊便。

應該吧。

6樓:網友

簡單說絕句是律詩的一半。當然這樣說不太準確,因為律詩除了七律、五律外還有排律(或叫長律),如琵琶行等,但一般我們接觸的是七律和五律。七律和五律都是八句,而七絕和五絕都只有四句。

7樓:翦乃司寇妞妞

律詩中國。

近體詩的一種。

格律嚴密。發源於。

南朝齊永明時。

沈約等講究聲律、

對偶的新體詩,至。

初唐沈佺期。

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

盛唐時期。律詩要求。

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

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

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

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

結句。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

對偶句。排律除。

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

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

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唐代律詩在定型化過程中和定型後,都存在。

變例,有些律詩不完全按照格式寫作,如。

崔顥的《黃鶴樓》,即前半首為古體格調,後半首才合律。律詩的這種變化被稱為拗體。絕句。

中國詩體。又稱截句。

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

七絕,也偶有六絕。它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絕句」這一名稱大約起於南朝。梁。

陳時,已較普遍地用絕句泛指四句。

短詩,其押韻平仄都較自由,或稱。

古絕句。唐以後盛行。

近體絕句,格律同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

詩集中把絕句歸於律詩。後來也有學者認為絕句是截於律詩之半而成。絕句靈活輕便,適於表現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廣為。

詩人所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其他各體詩。

宋代洪邁。曾輯錄唐人絕句。

萬首,約佔現存唐詩總數1/5。除李白、

王昌齡、杜牧、

李商隱以絕句擅長外,還有不少。

千古名篇,並不一定出自。

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絕句大都配樂歌唱,如王維《

渭城曲》、李白《清平調》、

劉禹錫和。白居易的《

竹枝詞》、《

楊柳枝》等,所以,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

絕句和律詩有什麼區別?

8樓:u盤論壇

古代詩copy歌分兩類,一是古體詩。

一是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言、七言較多。五言簡稱「五古」,七言簡稱「七古」。古體詩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

近體詩是相對古體詩而言的,產生較晚,起源於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詩,形式固定,格律嚴密,每首八句。單句叫出句,雙句叫對句,合起來稱為一聯。

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頷聯、頸聯一般要對仗。首句可用韻可不用韻,通常押平聲韻。

五言簡稱「五律」,七言簡稱「七律」,十句以上的稱排律。其中的絕句,又稱絕詩、截句。它好像擷取律詩的一半,每首四句。

就其規格看,有的後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頷聯;有的前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頸聯、尾聯;有的兩聯都對仗,類似律詩的頷聯、頸聯;有的不用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和尾聯。絕句的韻腳在。

二、四兩句,通常押平聲韻。第一句如押韻,也押平聲字。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兩種,簡稱「五絕」和「七絕」。

9樓:牟蝶孟胭

絕句抄是4句的五言或七言詩,分。

襲為古絕bai

律絕(近體絕句du)。

古絕是在古風的基礎zhi

上,部分詩句入律,dao押韻更嚴格,但平、仄聲韻都可以押。在格律上介於古風與律絕之間。

律絕是完全遵守近體格律的,只押平聲韻,在格律上相當於半首律詩。

律詩是8句的五言或七言詩。完全遵守近體格律,只押平聲韻,中間兩聯對仗。

律絕可看做是從律詩中「截」出來的,因此又稱為「截句」。截的型別分為4種:

首尾截式,擷取律詩的首、尾聯,律絕最常見的形式,兩聯均無對仗;

後截式,擷取律詩的頸、尾聯,律絕的小部分,第一聯對仗;

中截式,擷取律詩的頷、頸聯,少見,兩聯都對仗;

前截式,擷取律詩的首、頷聯,少見,第二聯對仗。

10樓:森萱倪君

詩的體裁分為兩種,古體詩和近體詩,絕句和律詩統屬近體詩,唐以後的事大多是近體詩,四句的叫絕句,八句的叫律詩,又分五絕,七絕,五律,七律。

11樓:劇嬌潔法壤

絕句只有四句,通常所說的律詩只八句的符合律詩格律的古詩。

標準律詩中間四句必須是兩符對子(對仗)

律詩又分為「標準律詩」與「長律」兩種。

長律超過八句,一般十二句以上。有中途換韻的情況。

12樓:鄧廷謙尤酉

律詩有8小句。

bai每兩句為一聯du

開頭兩句為首聯。

第zhi34句為dao頷聯回。

第56句為頸聯。

最後兩句為尾聯。

律詩有分5言律答詩和7言律詩。

每一小句如果有5個字的就叫5言律詩。

如此類推。絕句分4句。

有5言絕句和7言絕句。

每一小句如果有5個字的就叫5言律詩。

如此類推。

13樓:網友

字句數不同:絕句由四句組成,每句有幾字就是幾言絕句,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

14樓:韓璣夷柏

簡單的說吧!

bai絕句一般有四句構du成,五絕和七絕每首zhi詩四句,對於押韻沒什dao麼要求!只要韻律版對就行!

律詩權一般由兩首絕句構成,五律和七律每首詩八句。律詩必須押韻,而且必須一韻到底,必須要押平聲韻。

補充:排律,排律又叫長律,就是一直排比下去的律詩,超過八句。押韻必須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也不換韻!謝謝!

15樓:凌茹

一般來說,前者是八句,而後者是四句。

16樓:匿名使用者

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

絕句和律詩有什麼區別

17樓:手機使用者

律詩和絕句都是近體詩。那麼,怎樣區分律詩和絕句呢?

一、律詩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個字的律詩叫五言律詩,簡稱五律(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每句七個字的律詩叫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如陸游的《遊山西村》)。

二、絕句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簡稱五絕(如李白的《靜夜思》);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如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詩偶句句末必須押韻,如陸游的《遊山西村》押韻的字是「豚」、「村」、「存」、「門」,李白的《靜夜思》押韻的字是「霜」、「鄉」。七言律詩的。

三、四句和。

五、六句要對仗,《遊山西村》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就是對偶句。

四、七言律詩定格形式: 1、平起式(

一、二、四、六、八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簡稱首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簡稱頷聯)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簡稱頸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簡稱尾聯) *這個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須用平。「[內可仄可平。

2、仄起式(

一、二、四、六、八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個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須用平。「[內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詩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壓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絕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言詩,絕句和律詩是怎麼分的

一般言體詩沒有平仄,但要講究押韻.七字的為七言,五字的為五言 絕句一般為四句,要平仄押韻,但不要求對丈工整.律詩的要求就比較高,一般情況下為八句,不但要平仄押韻,而且講究對丈工整.七字的為七律,五字的為五律 言詩我不瞭解,絕句是四句話,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絕句 七個自的是七言絕句。絕句要求低,偶句押...

請寫出寫景抒情的古詩限絕句和律詩

絕句二首 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 此詩寫於詩人經過 一歲四行役 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此詩寫的意象有 陽光 江山 春風 花草 泥土 燕子 沙灘 鴛鴦。其特點是 麗 香 融 暖。對詩中明淨絢麗的春景我們可以描繪為 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月,...

為什麼有分七言律詩和五言絕句呢,律詩又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絕句則分為和

律詩和絕句都有五言和七言的。區別在於絕句為四句,律詩是八句或者八句以上。詩的體裁有七言律詩,七言絕句嗎?或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嗎?怎樣區分啊?絕句4句,律詩8句 實際上絕句是截律詩的一半得來的 絕句分為5絕和7絕,律詩也分為5律和7律.就是每一行的字數分別為5個或7個 但是絕句只有4句,也就是4行 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