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骨魚一般生活在什麼環境

2025-07-15 23:45:17 字數 3743 閱讀 2042

1樓:當家的

一、 養殖條件。

不論池塘、網箱或其它養殖水體,其水源必須充足並無汙染,底質及周圍生態環境都必須適合黃顙魚的生長和發育。

二、 魚種**。

魚種可以是從江河湖泊捕撈的,也可以是人工繁育出來的,不論其**如何,都必須進行標粗培育,放入成魚塘、網箱的魚種規格達到30至50克,這樣的規格成活率高、生長速度較快,能及時地達到上市的商品魚規格(150克以上)。放養魚種在當年3月底以前完成,當年12月之前能捕獲上市,減少過冬的損耗和死亡。

三、 投餵質量高的飼料。

餌料質量較高是提高黃顙魚成活率、上市規格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黃顙魚是雜食性、以動物飼料為主的魚類,因此,投餵的飼料的粗蛋白應在35%以上,5月以前按魚重量2%至投餵,6月至8月水溫高,黃顙魚正處於生長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魚體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後水溫逐步下降,精飼料的投餵量 逐步減少,並根據魚類的攝食、天氣變化的情況改變投餵飼料的數量和次數。每天定點投餵1至2次。

四、 注意水質的調節和疾病的防治。

黃顙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釐公尺,ph值至8,每月換水一次,池塘中安裝增氧機,定時或不定時開機,增加水中的溶氧,避免或減少浮頭或泛塘現象,使黃顙魚生長正常。魚有病要及時防治,做好預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藥物消毒,殺滅池塘中的細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減少疾病的發生。

食用黃骨魚對人體的好處:

黃骨魚作為藥用常取其全魚。其肉性味甘、平,有利尿之功效,可用以主治水腫、喉痺腫痛等症。

黃顙魚的生長環境

2樓:棦

黃顙魚食性是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覓食活動一般在夜間進行,食物包括小魚、蝦、各種陸生和水生昆蟲(特別是搖蚊幼蟲)、小型軟體動物和其它水生無脊椎動物。有時也捕食小型魚類。

其食性隨環境和季節變化而有所差異,在春夏季節常吞食其它魚的魚卵。

到了寒冷季節,食物中小魚較多,而底棲動物漸漸減少。規格不同的黃顙魚食性也有所不同,體長2~4cm,主要攝食橈足類和枝角類。體長5~8cm的個體,主要攝食浮游動物以及水生昆蟲;超過8cm以上個體,攝食軟體動物(特別喜食蚯蚓)和小型魚類等。

黃顙魚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在靜水或江河緩流中也能底棲生活。白天棲息於湖水底層,夜間則游到水上層覓食。所以在不良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幼魚多在江湖的沿岸覓食。

該魚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0~38℃。最佳生長溫度25~28℃,ph值範圍,最適ph值為。

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時生長正常,低於2mg/l時出現浮頭,低於1mg/l時會窒息死亡 。

黃骨魚怎麼養?

3樓:網友

黃骨魚多在靜水或江河緩流中活動,喜底棲生活,白天棲息於湖水底層,夜間則游到水上層覓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因之在不良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

黃骨魚一般指黃顙魚,屬淡水底層魚類,白天喜歡棲息於水底層,不常活動,夜間遊至水體的中、上層覓食。養殖黃骨魚,要求水質清淡,溶氧較高,適宜溫度為0~38℃。黃骨魚為溫和肉食性魚類,喜食小魚、小蝦、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飼料。

黃顙魚作為藥用常取其全魚。其肉性味甘、平,有祛風養殖技術 養殖池塘以每口3-5畝、水深公尺為宜,換水條件良好,並配套增氧機。放養前乾塘每畝施放150公斤生石灰消毒,3天后注入新水,培肥後才能放苗。

主養每畝投放5-8釐公尺規格的魚苗1000尾,合理搭配一些鰱、鱅、鯇、鯽。飼料可投餵冰鮮小雜魚,魚苗期把小雜魚絞成魚糜,隨著長大可剁成肉塊投餵,每天2-3餐,日喂量是魚體重的5-10%,投餌的方法在池塘的下風處設投餌點,用20目左右的網片圍出5-10平方公尺左右的面積,網片高出水面、離塘底50釐公尺,飼料投放在其中,飼料浮起在網內時不致散開,黃顙魚會從水下上來攝食。高溫季節注意水質變壞,適當更換新水,控制水色透明度20-30釐公尺;每10-15天施放一次生石灰,每畝15公斤兌水全塘全塘潑灑;同時注意開動增氧機,保持水中溶氧。

養殖一週年產量200-300公斤。

黃刺魚的生活習性

4樓:幻雪

黃顙魚又稱黃頰魚、黃刺、盎公魚、黃臘丁和黃骨魚。常見近緣種有岔尾黃顙魚和江黃顙魚等。黃顙魚為底層小型魚類,多生活在靜水或江河湖泊緩流中,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強,覓食活動多在夜間進行。

食性廣,主要攝食小魚、浮游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幼蟲和螺螄等,偶爾也食水生植物。

黃辣丁生活在什麼樣水域

5樓:又雙叒來咯

黃辣丁又名黃顙魚,多棲息於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處,營底棲生活,尤其喜歡生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且腐殖質多和遊泥多的地方。

白天潛伏水底或石縫中,夜間活動、覓食,冬季則聚集深水處。適應性強,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可生存,適於偏鹼性的水域,最適範圍,耐受範圍之間。

黃顙魚生存水溫為1-38℃,低溫0℃時出現不適反應,伏在水底很少活動,呼吸微弱,3 d時間出現死亡,高溫39℃出現不適現象。

6樓:獨憶你溫柔

在我國主要在長江、黃河、珠江以及黑龍江流域。

黃辣丁多在靜水或江河緩流中活動,營底棲生活。白天棲息於湖水底層,夜間則游到水上層覓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所以在不良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幼魚多在江湖的沿岸覓食。

該魚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0~38℃。最佳生長溫度25~28℃,ph值範圍,最適ph值為。

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時生長正常,低於2mg/l時出現浮頭,低於1mg/l時會窒息死亡。

誰知道黃骨魚怎麼養.

7樓:網友

黃骨魚的餵養方法:

該魚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0~38℃。最佳生長溫度25~28℃,最適ph值為,ph值範圍。

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時生長正常,低於1mg/l時會窒息死亡,低於2mg/l時出現浮頭。黃骨魚是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

主要攝食浮游動物以及水生昆蟲;超過8cm以上個體,攝食軟體動物和小型魚類等。

黃骨魚的體型特徵:

背鰭和胸鰭均具發達的硬刺,硬刺尖帶有毒性,刺活動時能發聲。體長,腹平,體後部稍側扁。頭大且平扁,吻圓鈍,口大,下位,上下頜均具絨毛狀細齒,眼小。

須4對,大多數種上頜須特別長。胸鰭短小。無鱗。

各鰭灰黑帶黃色,體青黃色,大多數種具不規則的褐色斑紋。

黃骨魚的種類:

江黃顙魚。岔尾黃顙魚。

光澤黃顙魚。

瓦氏黃顙魚。

8樓:農事百科小徐**

1.池塘處理: 塘底平坦,以沙質土為宜,底層為淤泥,放養前,使用生石灰撒入池底,7-10天過後,分2次注入新水。

2.放養: 4月下旬,水溫穩定在10℃時進行,每畝池塘投放2500-5000尾規格為15-35g/尾魚苗。

3.飼餵: 根據季節對飼餵次數以及日投餌量做出調整。

4.養殖週期: 12-13個月左右。

9樓:盈秀科技

黃骨魚苗 魚塘水透明度應保持在25-30釐公尺,放養密度高的魚塘應設增氧機防止缺氧浮頭。定期加註新水。黃骨魚塘水不宜鹼性過強,用於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過高。

另外關於魚病防治 ,黃骨魚的抗病能力強,養殖中一般無大病。但在飼養中受季節、氣溫、水質、投料及魚體表無鱗的特點和魚塘中的細菌、寄生蟲等影響,也會引起區域性感染和寄生蟲生於魚體腮絲及內臟各部位引發疾患,需在平時養殖中注意觀察,針對異常情況提前預防。

10樓:匿名使用者

四川人吃的黃辣丁,南方人叫做黃骨魚。珠海是一座吃慣海鮮的城市,又多移民,沒有什麼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這款時興的黃骨魚,就是湘菜出品。

黃顙魚,俗稱黃骨魚,也叫黃辣丁或者黃臘丁。

依照鯽魚的生活習性,一般生活在水裡的哪個位置

根據要釣的魚而bai定 大部du 分魚是用的底釣zhi,也有些魚要用浮吊.總之,想底釣就dao把版墜子加重點,讓墜子沉到底權.浮吊就是把墜子減輕讓漂子和餌成懸浮狀態.不過一般都是鉛墜懸浮,而鉤剛剛觸底.懸浮調3到4目,然後把漂子調深讓墜子到底.讓漂子露頭4 5目左右.最後再把漂子往下調5公分左右。為...

食人魚一般生活在哪個國家,食人魚生活在哪,中國有嗎

食人bai魚 piranha 俗名水虎魚 食du人鯧,是南美洲食肉zhi的淡水魚dao 在阿根廷 玻利維亞 內 巴西 哥容倫比亞 蓋亞那 巴拉圭 烏拉圭 祕魯及委內瑞拉有發現的紀錄。它們通常有15 25釐米長,最長的長度達到40釐米。食人魚具有尖利的牙齒 能夠輕易咬斷用鋼造的魚鉤或是一個人的手指 非...

熱帶魚一般生活在淡水中還是鹹水中

兩種都可以,也都有熱帶魚的品種。熱帶魚出生於熱帶水域。熱帶魚分為淡水熱帶魚和海水熱帶魚。但在近熱帶和與之交界處的南北溫帶水域,凡有觀賞價值的魚類品種,也歸入了熱帶魚,所以,其分佈還包括部分 帶地區。我們在這裡所介紹的是生活於淡水中的熱帶觀賞魚品種。熱帶魚,實際上是養魚愛好者為區別於其他觀賞魚類,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