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上交當地總工會,現在一般改由國稅代收,去國稅大廳繳納就可以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接工會章程,不建立中華總工會單位職工就不能申請為正式會故不能向企繳納工會費,否則為違反工會法。
公司沒有工會,為什麼要交工會經費,依據是什麼?
3樓:小魚教育
如果你在公司公司加入了工會,都會每月交納會費,工會在這一般都有規定。 工會每年都會組織一些福利活動比如外出遊玩、文體競賽什麼的,可能還會在年底發放補貼。會費就用作這些開支(公司也會出一部分錢進入工會帳頭)。
工會會員目前仍暫按全國總工會1978年頒發的《關於收交工會會費的通知》規定,按照會員本人每月工資收人的0.5%計算交納會費。
4樓:匿名使用者
依據是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辦法規定: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應按職工全部工資總額的2%向地方工會交納建會籌備金。
並且這筆錢不與企業分成。其目的是促使企業儘快建立工會組織,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5樓:人心興氓窄
工會經費為工會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所需要的費用,會員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的規定交納的會費;工會舉辦的事業的收入;行政方面根據工會法的規定撥交的經費;各級**和企業、事業單位行政的補助。在基層工會,工會經費開支範圍包括群眾活動和事業方面、工會建設方面和工會行政工作方面,在縣以上工會,工會經費開支範圍還包括有國際活動方面和基本建設方面。
另外,工會經費開支還包括基層工會上交經費和縣以上工會對下級工會補助支出兩個方面。各級工會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經費審查委員會,負責審査同級工會組織的經費收支和財產管理情況,向同級工會會員大會或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6樓:網友
有工會的繳納工會經費,沒有工會的繳納建會籌備金。
丫挺,乙個都別想跑掉。
沒有工會的企業需要繳納工會經費嗎?
7樓:網友
您好!沒有工會,則不要繳納工會經費。
假如設立工會,則需要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
但是稅務機關不會要求您單位繳納工會經費的,這個工會經費不是向稅務機關繳納的,只是在稅前扣除時,稅法要求提供工會的交款專用收據,才可以稅前扣除。
拓展資料:企業工會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基層組織,是工會的重要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是企業工會會員和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
8樓:喲喲切克鬧
沒有工會的企業不需要交納工會經費,沒有工會的企業不在工會的服務範圍之內,所以不用繳納會費。
9樓:悠悠__瑂
企業工會經費是由地方稅務局代收,在我們福建沒有工會組織的企業,工會經費按應付職工薪酬總額的上繳地稅,可能各個地區有所不同。
10樓:網友
必須繳納,是工會籌備金,依據工資額繳納,工會法規定的。稅務代扣代繳。
11樓:網友
沒有工會的企業也需要繳納工會經費。工會經費是必須要交的,即使沒有成立工會也要繳納工會籌備金。
公司滿25人必須成立工會基層組織,不滿25人的可以成立也可以與附近公司聯合成立然後找所在地的工會聯絡,接受指導。即使沒有成立工會也要繳納工會籌備金。
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照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經費。企業、事業、機關開業或者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仍未依法建立工會的,從期滿後的第乙個月起,應當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上級工會撥繳工會籌備金。對逾期不繳工會經費的單位,按欠繳金額扣收滯納金。
12樓:網友
沒有工會組織暫時不用繳納工會經費,除非是屬於掛靠的企業要按上級公司的規定執行。
企業沒有成立工會組織的,按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總額的,由地稅代收上繳當地總工會。你們公司沒有成立工會,要不要繳納工會經費,和你們公司的人數無關。之前還是零申報都要繳納工會經費,由於工資總額的2%沒有達到最低標準,都還要按最低標準來收不過有一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四十二條:「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經費」。
13樓:我要吃肉肉
交啊,稅務局才不會問你有沒有工會呢。
沒有成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也需要繳納工會經費嗎
14樓:qq的勾k先生
以廣東省為例,沒有成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也需要繳納工會經費,但被稱為工會籌備金。
根據《廣東省工會經費收繳管理暫行辦法》:
第五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其他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是工會經費繳費單位;開業或設立滿6個月仍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其他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是工會建會籌備金繳費單位。
繳費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規定及時足額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交工會經費。
15樓:傅豆蕾他爸看社會
要繳納。即使沒有成立工會也要繳納工會籌備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五章「工會的經費和財產」第四十二條「工會經費的**」第二款的規定:
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經費。
全國各省基本都有類似規定,沒有成立工會的企業、事業單位基本都是需要按照工資總額繳納籌備金的。只是說具體細節有所差異,比如有些地方規定企業開辦成立滿6個月開始,有些地方又是滿12個月。
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怎麼交工會會員費
16樓:匿名使用者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2%的部分,准予扣除。新企業所得稅法下,對工會經費的稅前扣除,是採用撥繳方式,不再使用原法規定先計提方法。只有取得《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部分支出可在稅前扣除。
而對企業日常工會經費的使用,應根據《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等有關規定進行核算。工會經費的使用和核算與日常的企業財務核算主體不同,他是由工會組織單獨進行財務核算,根據工會法的相關要求設定會計科目。企業的財務部門只負責向工會組織撥繳工會經費。
沒有成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也需要繳納工會經費嗎
17樓:ofweek人才網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基層工會組織籌建期間撥繳工會經費(籌備金)事項的通知》(總工辦發[2004]29號):「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上級工會撥繳工會經費(籌備金)」。
你公司雖然才成立的,還未建立工會,但應按規定繳納工會籌備金。
沒有工會組織 ,為什麼要交工會經費?
18樓:弘湛雋
市總工會回覆: 您好根據《工會法》及相關有關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包括外商投資企業、鄉鎮企業、民營和私營企業等)、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經費,其中百分之四十部分上解上級工會。
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收取工會籌備金,待成立工會後,再按一定比例返還企業基層工會。
沒有工會組織也需繳納工會經費嗎
19樓:律說律答
未成立工會是需要繳納工會經費。原因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五章「工會的經費和財產」第四十二條「工會經費的**」第二款的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經費。
現在有些地方開始有相應的規定,對沒有成立工會的企、事業單位基本都是需要按照工資總額繳納籌備金的。對於新辦的企業,有些地方規定開辦成立滿6個月開始,也有些地方是滿12個月開始繳納。所以未成立工會也要繳納工會籌備金,具體要以當地工會法實施辦法為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五章「工會的經費和財產」第四十二條「工會經費的**」第二款的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經費。
20樓:shjdnx小新
根據《工會法》的規定,凡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應按上月份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交當月份的工會經費。沒有工會組織不需要繳納工會經費。
我們公司沒有成立工會,要不要交工會經費。謝謝,安徽省的
21樓:網友
首先告訴你一點,工會經費是不需要交的。。工會經費一般都是企業行政贊助給工會的,是往下拔,而不是往上交。
一般來講,乙個公司成立工會又後,吸收職工做為工會會員,每個工會會員需要每個月繳納工資收入的千分之五作為會費,由公司工會收取。收取後交給上一級工會組織。如果沒有工會組織,由公司儲存,每年不得少於90%的會費用於職工福利。
22樓:布偶貓愛娃娃
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計提和撥繳工會經費,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基層工會組織籌建期間撥繳工會經費(籌備金)事項的通知》(總工辦發〔2004〕29號)的規定,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計提和撥繳工會籌備金。
23樓:飄零水荷
一般是要交的,在地稅交,看地稅局怎麼收了。
工會經費上解規定,基層工會上解上級工會組織40 的工會經費是什麼檔案規定的
工會經費上繳辦法調整的原則 調整工會經費上繳辦法的原則是 基數不變,超收增繳,統一使用,服務基層,多繳獎勵,少繳抵撥。1 基數不變。指以2003年度全國工會撥繳經費收入中,各省級工會向全總上繳5 的經費部分,作為今後每年各省級工會向全總上繳經費的基數,基數部分的省 市 縣基層工會經費分成體制和全總對...
新時期如何做好企業工會工作之我見(工會徵
科學發展觀既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的重要指導方針和重大戰略思想,也是做好新形勢下的企業工會工作必須遵循的思想論和方 在今天,企業工會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 新問題,亟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企業工會工作全域性,創造性地做好新形勢下的企業工會工作。明確工會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加強工會組織自身建設。...
企業如何構建學習型組織,淺談企業如何構建學習型組織
未來真正出色的企業將是能夠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並不斷學習的組織,即學習型組織。本期 歸然人物 分享的是歸然書院首期精研班學員 廣東港博電力科技 董事長皮秋如關於他打造學習型組織的感受和經驗。企業要構建設學習型組織,怎麼構建呢?關鍵是要運用學習型組織五項修煉管理方法引導 培訓骨幹輔導員,推動學習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