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寫的詩句被廣為傳頌的還有

2025-07-23 13:10:07 字數 1289 閱讀 7392

陸游寫的詩句被廣為傳誦的有遊山西村除外

1樓:匿名使用者

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以下描寫"紅杏"的詩句,為什麼只有葉紹翁的才被廣為傳頌?

2樓:網友

第三句的意境要遠勝於前兩句:

1.採用了先抑後揚的手法,想要關,沒關住,然後紅杏出牆來,給人眼前一亮,很驚喜的感覺。

2.用王國維先生的看法,寫景有隔與不隔之說,第三句寫景上完全不隔,直觀的存現在讀者眼前,意於想象揣磨然後回味無窮,同時隱含一股力量,春季到來,誰也擋不住萬物的生長,暗含大自然的生長規律。而前兩句在一比之下,總似比第三句隔著一層。

3.第三句的流傳,得益於乙個「來」字,這個來字,同樣帶著一股力量,衝破一切阻力,恣意綻放。

3樓:網友

因為這首詩是小學教材中的一首,幾乎每個後都學過,所以感覺傳頌較廣。

陸游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下了遊西山村

4樓:百折不撓

也就是陸游創作《遊山西村》的背景: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當時陸游正罷官閒居在家。在此之前,陸游曾任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興二年(1164)積極支援抗金將帥張浚北伐,符離戰敗後,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以「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從隆興府通判任上罷官歸裡。

陸游回到家鄉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苦悶和激憤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然而他並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猶壯」(《聞雨》)的愛國情緒,使他在農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並將這種感受傾瀉到自己的詩歌創作裡。此詩即在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市)所作。

寫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中廣為流傳的一聯名句

5樓:喜歡夏丹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流傳最廣的應該是前面半句。

6樓:風之透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老師上課講解的,應該是這句的。

陸游在遊山西村中景物描寫中寓含哲理,被人們廣為傳頌的是哪一句

7樓:大愚若智

這個詩句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蘊含的哲理是:不能向眼前的困難低頭,要積極面對困難,分析困難,逐步解決困難。不論前路多麼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於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乙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

陸游寫的《勸學》詩意,陸游《梅花絕句》詩意

陸游並沒有寫過名為 勸學 的詩歌,但是他有一首 冬夜讀書示子聿 全詩原文及賞析如下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創作背景 宋寧宗五年,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裡,抑制不住心頭奔騰...

速求陸游的三句愛國詩句,陸游愛國的詩句至少寫兩句

書憤 早歲那知頃信喚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 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的 一片丹心 始終得不到報國的機會,不能不常常感到壓抑和憤慨,在詩中也就表現為在激昂的基調中又鳴響著悲愴。氣如山 的雄心壯志與 空自雀凱許 的現實形成了強...

陸游的《梅花絕句》,陸游的《梅花絕句》

梅花絕句 其一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其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其三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梅花絕句 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組詩作品。第一首寫梅花在黑暗艱苦寒冷的環境生長卻異常嬌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