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儒家。道家,占卜,易經是道家還是儒家

2022-11-20 08:36:16 字數 4747 閱讀 8165

1樓:仙源渺渺

這一問題特別好。

我認為我國至明未,康乾盛世都能在世人的面前呈現不衰而綿延的文明景象。

歐洲文藝復興,神學後面的科學,以至於資本風暴席圈世界太平的寧靜局面,我國在船堅利炮下才開始覺悟到自己文明本身中,體會到文明的滯後。可是我們有不清醒的時侯。

理念的全盤否定與肯定式都有片面性。

那麼,在文化遺傳,文化互補,文化發展歷程三層次構成大家的共識。

故而,易經,儒家。道家,占卜也要放在這三層中去構建詮釋理解。

儒道兩家是中華文明的基礎。

而自然主義,自由主義的本體論,致用論,體用一致性,由老子開創,是不爭的事實。

孔子「仁」一以貫之的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是在我們的社會建立一種和諧的秩序。

易經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也即在儒道的各自體系中發揮以上兩家不同之殊異。

故而,道家魏伯陽生於漢桓帝元嘉元年,即151年,所著《周易參同契》的後天八卦,就是煉製「還丹」。這是建立在長生不老的假說下的科學行為。道家陳摶(tuán)(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能逆知人意」,「好讀《易》」。

創繪「太極圖」、「先天方圓圖」等一系列《易》圖,成為中國太極文化的創始人。 在陳摶以前未見有「太極圖」,亦未形成太極文化形態及其理論體系。自陳摶創繪出「太極圖」、「先天方圓圖」、「八卦生變圖」等一系列《易》圖,並發表《太極陰陽說》後,才出現了有宋代大儒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張載的《太和論》、邵雍的《皇極經世》,程顥、程頤、朱熹等的《易傳》,從而才有中華獨有的太極文化形態和一系列理論的形成,尤其是宋**學家的形成,推動了宋代歷史的進步。

張載(1020——1077)字子厚,繼承陳摶的「宇宙一氣論」,提出了「太虛即氣論」,兩者契合,成為宋代唯物論的先源。不難看出,陳摶應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太極文化的創始人,宋**學的奠基人。

占卜個人認為是佔者與卜者的認同心理溝通用吉凶判斷,我們可挖掘出非神祕主義的心理無意識病態**。

2樓:

易經有云:陰陽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萬物。按照學界通說,周易是儒家重要著述。然而,運用周易占卜的卻往往是道家道教,這和老子有什麼關係呢?

原因在於,老子作為道家始祖,道破陰陽玄機,可以說道家的哲學基礎就是陰陽。那麼你自然就明白了,是陰陽生出了八卦。即道家理論生成了儒學理論。

3樓:水昔喜歡塞外

易經是多家之合,含的是陰陽五行,天地文理,人生哲學,命運走向。人生哲理方面,和老子的道德經,同融。爻卦占卜方面和道家大體相融。

4樓:匿名使用者

易經 乃中國最為古老的一部書,號稱世界三大寶書之一 它包羅永珍,在 諸子百家時代,易經更是作為研究的物件, 各家從裡面 發覺知識,孔子看了之後進行了修改,做了《十翼》一書,並對關於禮的部分進行保留 於是現在留下的易經 有各種各樣的版本

道家 的代表人物老子 ,後來道教依道家而起,以太極圖為標誌,太極圖是源於易經八卦的

易經是道家還是儒家

5樓:魚要糧

易經既是道家的,也是儒家的。

《易經》,承載了歷史使命和任務,雖不乏文采和哲理,是道家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

《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但一般認為它是戰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儒家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經」是後世為了尊稱這些書,才加上的稱呼,原來《五經》只稱為《易《詩》、《書》、《禮》、《春秋》。

按郭店簡《六德》和《語叢一》篇的出土證明:「《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並稱,並非孤證,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先秦因孔子「老而好易」,導致了「用《易》居前」之「六經」次序的出現。《易經》為(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6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周易賦胡秉言

鴻濛混沌兮,孕盤古,無極始出兮,太極來。初生兩儀兮,列四象,衍生八卦兮,智慧開。始祖伏羲,長坐方壇、聽八風之氣,觀草長鶯飛,審雷霆雨雪,察四季消長,度鷹翔魚躍,悟八卦之魂,生八卦之理。

開陰陽之道,正姻緣、和人倫秩序。「塗光休氣兆北閾,赤文綠字煥東周」。 人奉之為神,尊八卦祖師。

開華夏之文明,蘊奧妙神奇矣。

西伯姬昌兮,演文王八卦。推論解讀兮,八八六十四。疊加成象,鑑析準確。

乾坤立道列南北,造化天地成萬物。雷聲震震曰善教,巽逐陰風曰進退。坎險陷陷心憚慮,離麗附和柔順心。

艮止審慎動靜適,兌喜悅悅善照臨。

下古孔子兮,精修十翼。察言、觀變,制器、卜佔。取義象位之說,闡陰陽之對立。

成系統之世界觀,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之變化。強宇宙變化之生生不息,說「天地之大德」,提「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之精論,。告後人「物極必反」之思想,調「居安思危」之憂患。

倡「順乎天而應乎人」,張自強不息,變革以成偉業。以「保合太和」之最高理想目標,承「和諧」之思想。立「易與天地準」。

拓模糊解釋現實之精確,確立易卦包羅永珍之精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人更三聖,世歷三古。陰陽互應,剛柔相濟,厚德載物,唯有周易。

易道深矣。「求千太萬後之果,明千思萬緒之象」,經上下幾千年,收無數仁人志士之鑑析,成群經之首而不愧。

古哉周易,新哉周易,東方文化之核心。天開新宇兮,浩正氣,地現阡陌兮,展心懿。古為今用取精華,陰陽二進舉世奇。

揭示二元之規律,珍惜瑰寶悟易理。智慧若清泉,綿遠若流長,用之不完,汲之不盡。「鴛鴦繡罷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玉匣存來枕邊放,怎舍一時離己身。

7樓:匿名使用者

易經有三本,周易是傳世的一本。

按照南懷瑾的說法:

《周易》,是周文王在kui裡坐牢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我們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國的文化,都是從文王著作了這本《易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家之說,都淵源於這本書,都淵源於《易經》所畫的這幾個卦。

事實上還有兩種《易經》,一種叫《連山易》,一種叫《歸藏易》,加上《周易》,總稱為「三易」。《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所畫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樣的。黃帝時代的《易》為《歸藏易》。

《連山易》以艮卦開始,《歸藏易》以坤卦開始,到了《周易》則以乾卦開始,這是三易的不同之處。說到這裡,我們要有一個概念,現在的人講《易經》,往往被這一本《周易》範圍住了,因為有人說《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遺失了、絕傳了。事實上還有沒有?

這是一個大問題,可以說現在我們中國人所講的「江湖」中這一套東西,如醫藥、堪輿,還有道家這一方面的東西,都是《連山》、《歸藏》兩種易學的結合。

《連山》、《歸藏》以外,《周易》的本身這門學問中,有一個原則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說《易經》包括了三個大原則:就是

一、變易;

二、簡易;

三、不易。研究《易經》,先要了解這三大原則的道理。

(1)變易

第一,所謂變易,是《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在時、空當中,沒有一事、沒有一物、沒有一情況、沒有一思想是不變的,不可能不變,一定要變的。譬如我們坐在這裡,第一秒鐘坐下來的時候,已經在變了,立即第二秒鐘的情況又不同了。

時間不同,環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中,非變不可,沒有不變的事物。所以學《易》先要知道「變」,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變而且能適應這個變,這就是為什麼不學易不能為將相的道理了。

由這一點,我們同時亦瞭解到印度佛學中的一個名詞「無常」。這個名詞被一些佛教徒把它慢慢地變成迷信的色彩,城隍廟裡塑一個鬼,高高瘦瘦,穿白袍,戴高帽,舌頭吐得很長,名「白無常」,而說這個「無常鬼」來了,人就要死亡,這是迷信。實際上「無常」這名詞,是一種佛理,意思是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能永恆存在的,所以名為「無常」,這就是《易經》中變易的道理。

我們中國文化中的《易經》,是講原則,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沒有不變的,非變不可,這是原則。印度人則是就現象而言,譬如看見一幢房子蓋起來,這房子將來一定會倒,看見人生下來,也一定會病、會老、會死,這是看現象而名之為「無常」。

(2)簡易

第二簡易,是宇宙間萬事萬物,有許多是我們的智慧知識沒有辦法瞭解的。在這裡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常常跟朋友們講,也可以說是哲學上的一個對比,天地間「有其理無其事」的現象,那是我們的經驗還不夠,科學的實驗還沒有出現,「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們的智慧不夠。換句話說,宇宙間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這樣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經驗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

而《易經》的簡易也是最高的原則,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夠了,瞭解它以後,就變成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簡單。我們看京劇裡的諸葛亮,伸出幾個手指,那麼輪流一掐,就知道過去、未來。有沒有這個道理?

有,有這個方法。古人懂了《易經》的法則以後,懂了宇宙事物以後,把八卦的圖案,排在指節上面,再加上時間的關係,空間的關係,把數學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來。這就是把那麼複雜的道理,變得非常簡化,所以叫作簡易。

那麼,《易經》首先告訴我們宇宙間的事物隨時都在變,儘管變的法則很複雜,宇宙萬事萬物再錯綜複雜的現象,在我們懂了原理、原則以後,就非常簡單了。

(3)不易

第三不易,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的,可是卻有一項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來永珍的那個東西是不變的,那是永恆存在的。那個東西是什麼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薩」。

哲學家叫它是「本體」,科學家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麼名稱,反正有這樣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不變的,這個能變萬有、萬物、萬事的「它」是不變的。

這是《易經》的三個原則,先要懂得。

——————————————————詳細資料見南懷瑾《周易雜說》,書店都有賣。

易經是道家還是儒家

易經既是道家的,也是儒家的。易經 承載了歷史使命和任務,雖不乏文采和哲理,是道家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 經 和 傳 兩個部分。經 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 卦辭 爻辭 作為占卜之用。傳 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 十翼 相傳為孔子所撰 但一般認為它是...

儒家 墨家 法家 道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還有什麼家

儒家的代表人是孔子,他主張以仁治國 墨家是孟子,主張以人治國 法家是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 道家是老子,主張無為之治 道家 抄儒家 墨家襲 法家 道家是對醫學。軍事bai有研究。道du家對醫學上的研 zhi究就不要多說了,應該dao都知道的吧。歷朝歷代都要限制道的原因是,基本上都有道士參與政治的。早的...

儒家道家佛家儒家執中道家守中佛家守空是什麼意思

樓上說得很詳細了,不過略帶一些宗教方面的偏見,儒家的中道指的還是做人處理的道理,不上不下,不偏不倚,處處不離中庸,關於身體方面的修行,儒家並沒有正面的表述,只是後來道家搞三教合一的時候強湊的,多少有些牽強,道家守中的不少,但是因為流派眾多,這種說法也不準確,守某一個部位這算比較下乘的修法,供機緣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