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中有哪些不可取的?論語中的哪一則不實用了

2023-05-18 14:25:19 字數 805 閱讀 2640

1樓:匿名使用者

按人格境界,把人分為小人、君子和聖人三等;

按心理範疇,把人分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類;

歸納為九種境界:

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

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

聖人之智者(聖智),聖人之勇者(聖勇),聖人之仁者(聖德)。

論語中的哪一則不實用了

2樓:半路遇到狗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評析】 這一章仍然談的是有關「孝」的問題,把「孝」字具體化了。魯迅曾經說過:

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在本章中孔子說一個人當父親死後,三年內都不能改變他父親所制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

其實,這樣的孝,片面強調了兒子對父親的依從。宋儒所作的注說,如不能無改於父之道,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這樣,無改於父之道則成了最大的善,否則便是不善。

這樣的判定原則,正如魯迅所說的,是歪曲的。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論語》的經典名句有哪些,論語中的經典名句有哪些?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 巧言令色,鮮仁矣。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

論語中有那些成語 格言 警句,出自論語中的成語和格言警句有哪些?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會有的。魯迅 不恥下問 見賢思齊 溫故知新 子曰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 文 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不憤不啟,不徘不發 ...

關於交友的論語句子論語中有哪些關於交友的句子?

1 不恥下問 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 公治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2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終。論語 先進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3 不亦樂乎 論語 學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 淋漓盡致 的意思。4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