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2025-05-16 01:13:03 字數 1588 閱讀 9585

陶行知教育的小故事

1樓:金色盛典歷史

陶行知型拍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我國近代人民教育家。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後推行平民教育,認為「教育是共和國的保障」,並把畢生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中。

格言: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軼事:陶行知在擔任一所學校校長時,看到一位學生用泥塊砸班上的同學,便上前制止,並要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一趟。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時,這位學生已在門口等著挨訓了。

出乎意料的是,陶行知非但沒訓他,反而送給他一塊糖,說:「這是給你的獎勵,因為你按時到了,而我卻遲到了。」這位學生驚奇地接過糖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說:

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制止卜磨你時,你立即停止了,這說明你很懂得尊賀孝重,所以我應該獎你。」這位學生驚奇之餘又接了糖。陶行知掏出了第三塊糖,說:

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遊戲規則,欺負女同學。你砸他們,說明你正直善良,有勇氣與壞人作鬥爭,所以應該獎勵你。」這時,這位同學感動極了,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流著淚說:

陶校長,你懲罰我吧,我做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陶行知聽了很高興,掏出第四塊糖說:「你能正確認識錯誤,我再獎勵給你一塊。

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整理:zhl201608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2)

2樓:金色盛典歷史

陶行知認為,教育孩子應平心靜氣,換位思考,旁敲側擊,對比設喻,導化對方心理。很多時候,微笑比嚴酷更有力量,賞識比批評更具激勵。滴水穿石,勝過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潛移。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很多,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塊糖的故事」。這四塊糖就是「關愛」、「寬容」、「信任」、「激勵」。它告訴我:

一次很簡單的遇見,一次愛心與尊重的呈現,一次智慧的精心處理,既成就了故事的主人公,也給讀到這個感人的故事的人以永遠的記憶。

四塊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學校做校長時,看到學生王友正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

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沒想到陶行知卻給了他一顆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我卻遲到了。

王友驚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對王友說:「這第二顆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停止了。

接著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顆糖:「我調查過了,你砸的那幾個男生,他們不遵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飢信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哭著說:

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陶行知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因為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做為老師,我們經常會遇到在思想、認識、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偏離常態遊肢告的學生即所謂的後進生。其實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大多數學生的資質相差不大,只是許多後進生的學習興趣沒有被開發出來、引匯出來,不良的學習習慣和錯誤的學習方法沒有被及時糾正……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有一顆愛心,像陶行知先生那樣,隨時為他們準備「四顆糖」。這四顆糖是:

尊重和理解之糖,信任和支援之糖,賞識和鼓神明勵之糖,寬容和體貼之糖。

陶行知好品質有哪些,陶行知在仁愛方面有哪些品質?

bai 陶行知是偉du大的人民教育家 zhi陶行知有最高的道德修養dao 他有最高的理版想,他批權判的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論,並根據中國的國情,創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論,並且以最大的魄力付諸實踐,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績。他的品德 修養和理論都值得學習和繼承。陶行知是堅強的民主戰士 抗日戰爭結束後,廣大人...

陶行知的簡介,陶行知簡介

陶行知 1891 1946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原名文?後改知行 行知,安徽省歙縣人。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17年秋回國,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 教務主任,東南大學教育科主任。1920年,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同年,與朱其慧 晏陽初等發起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陶行知是几几年出生的,陶行知簡介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 1891年10月18日 1946年7月25日 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 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國立東南大學教授 教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