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清湯芥麥面
因為工傷事故引起的勞動爭議,適用勞動仲裁前置,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盯祥辯起訴訟。因為工傷事故引起的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與行政機關引起的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凱缺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宴液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2樓:找法網
法律分析:工傷索賠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咐隱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橡差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
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衡如廳內提出。
3樓:贊贊團隊
時效從**終結起算。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為一年。職工只有被認定為工傷,才有可能進一步主張權利,因而該一年為訴訟時效期間。
1.工傷後索賠純鍵察有兩種途徑:工傷認定要求工傷賠償和民事訴訟要求人身損害賠償。
一旦認定工傷,即可根據國家法規獲得較高的賠償。所以在工傷事故發生後的1年內,要求工傷認定是索要賠償最快也最有力的方式。
2.訴訟時效存在中止、中斷的問題。中止事由包括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中斷事由包括提起訴訟、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義務,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3.工傷事故發生1年後,一般情況下,工傷認定和人身損害賠償都已過時效。但如果受害者能在事故發生後1年內通過提出要求等方式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則訴訟時效還可重新計算。
在上述多年前工傷事故索賠案件中,勝訴的不到40%的原告都是多次向用人單位主張權利,要求賠償而引起了訴訟時效的中斷。可見,工傷受害者應及時通過申請工傷認定、提起訴訟、提出要求等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
工傷認定辦法》
第十一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工傷認定中,可以進行以下調查核實工作: (一)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 (二)依法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並作出調查筆錄; (三)記錄、錄音、錄影和複製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
調查核實工作的證據收集參照做茄行政訴訟證亮圓據收集的有關規定執行。
工傷事故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4樓:王煥坤
工傷的訴訟時效,一般是六個月。如果申請人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應圓局當在六個月內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果當事人是依法申請仲裁的,則仲裁時效是一年。
一、工傷事故怎麼處理。
一)進行工傷認定。
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及其直腔祥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於1年內提出申請。
二)對工傷認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
三)傷情相對穩定後,如果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可以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鑑定,鑑定內容包括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
四)申請鑑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作出的鑑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鑑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橘圓讓力鑑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鑑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鑑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五)根據傷殘鑑定的等級,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賠付。
六)鑑定結論作出1年內,情況發生變化的,可申請勞動能力複查鑑定,並根據新的鑑定結論進行賠付。
申請工傷認定,進行勞動能力鑑定,要求享受工傷待遇。必須仲裁以後,如有不服才可進入訴訟程式。仲裁之前需要先進行工傷認定,向勞動部門申請。先申請工傷認定,然後鑑定,理賠。
二、工傷事故找哪個部門處理。
工傷找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原則上用人單位應當在事故發生,或者職工30日內被診斷為職業病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可以適當延長期限。用人單位不提出的,職工和直系親屬可以提出,在此期間,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
工傷事故起訴時效是多長時間
5樓:汪世龍
對於因工傷事故產生的勞動爭議,適用勞動仲裁前置的規定,當事迅搭肢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為工傷事故而引起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與行政機關的爭議的,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枝搜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畝世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工傷事故起訴時效是多長時間
6樓:黃誼欣
法律分析:工傷需先進行勞動巖塵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在收到裁決書後15日內起訴。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陵棗悉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支付。工傷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支付,**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規定。
工傷職工**尺乎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支付。
工傷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7樓:徐睿明
工傷的訴訟時效是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一、工傷認定申請的申請人分為:
1)用人單位;用人單位申請的,應當在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鑑定、診斷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的30日內,向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如果有特殊情況,經過勞動行政部門同意,該期限可以適當延長。如果用人單位未按照前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提出申請,其期限是1年。
這樣的規定有利於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
二、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是工傷認定申請表;
2)是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其中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芹螞此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物改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嫌迅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民事訴訟的時效期,民事訴訟時效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時效一般是3年。民事訴訟時效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 我國一般民事訴訟時效是三年。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辯悶悶受到損害...
訴訟時效問題,工傷訴訟時效
一 貸款合同一般是約定還款日期的。從約定的還款日期之日起滿兩年,這期間如果信用社均不主張權利的 主張權利的方式是多種的,如起訴 催交貸款等 即超過了訴訟時效。二 從約定的還款之日起滿兩年,這期間信用社發出催交貸款通知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訴訟時效。因你父母不敢回家,催交貸款通知無法送...
訴訟時效中止為什麼被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月內
提起訴訟 起訴 當事人一方向義務人提出請求履行義務的要求 就比如債權人向債務人提出要求其償債的要求 或者同意履行義務 承諾 比如說債務人願意償債啦 至於為什麼規定在最後6個月內,是為了更好保護當事人自身的權益 為什麼民法的訴訟時效的中止要規定在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1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