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充分大必要」?

2025-06-10 04:34:51 字數 1335 閱讀 4119

1樓:陳陳陳小發

小充分大必要」是一種常見的經濟學理論觀點。它的核心思想是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滿足最緊迫和最重要的需求。

具體而言,這個觀點在資源分配和優先順序確定中起到指導作用。

在經濟學上,資源包括勞動力、資金、物資等。當資源有限時,我們需要根據需求的緊急程餘衫度和重要性,合理安排資源的分配。

小充分"指的派笑是在滿足最緊迫需求的前提下,按需分配資源的原則。這種做法能夠確保對當前最急迫的需求進行及時滿足,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或損失。

然塵毀含而,這並不意味著忽視次要或長期重要的需求。其中「大必要」是強調在滿足最緊迫需求的同時,也要保證滿足長期重要需求的能力。

即使一時無法滿足,也要保持對這些需要的關注和計劃。

總而言之,「小充分大必要」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採取優先滿足最緊迫需求的原則,並同時保持對長期重要需求的關注和計劃。這個觀點有助於合理分配資源,保障經濟執行的平穩和可持續發展。

2樓:網友

這搭雀遲是某一類推理所具有的規律:

首先,這裡提到了 「充分」 和 「必要」,就說明至少有兩個命題;

其次,這裡討論的是兩命題間的充分、必要關係,而不是命題本身的知李真假,所以,這裡的所說的命題,都不是真正的命題,而歲轎是 「命題變數」.比如:

p:△abc 是直角三角形;

q:a 是正整數;

我們根本不知道 △abc 具體是哪個三角形、a 具體是那個數字,所以,p、q 的真假都未知。但是,我們也無須關係它們的真假,我們關心的是:它們之間的關係。

第三,因為 p、q 的真假都未知,所以,它們要建立某種關係,就要求它們在內容上必須具有相關性。比如,p、q 所討論的都是同一事物的某種性質。

第四,本題提到了 「大」、「小」,說明兩命題所討論(同一事物)的兩個性質,必須具有可比性。所以,這裡討論的命題,通常具有或可以轉化為這種形式:

p:x 是 a(的一分子);

q:x 是 b(的一分子);

顯然,這就是數學上的元素與集合的從屬關係。而上面所說的大、小,就是集合 a、b 的包含關係。所以,所謂 「小充分大必要」 的真正含義是:

若 a > b,即 a 包含 b,則 p 是 q 的必要條件;

若 a < b,即 a 包含於 b,則 p 是 q 的充分條件;

顯然,這是正確的。舉例說明:

p:m 是整數;

q:m 是正整數;

因為:整數 > 正整數,所以:p 是 q 的必要條件;

p:n < 100;(等價於:n 是 「<100」 的;)

q:n < 99;(等價於:n 是 「<99」 的;)

因為:「<100 的範圍」 大於 「<99的範圍」 ,所以:p 是 q 的必要條件。

必要不充分條件的符號是什麼必要不充分條件的符號

必要不充分條件 的符號是 例如 1.a b 表示由a能推出b,但是b不能推出a,所以內a是b的充分非必要容條件 2.a b 表示由b能推出a,但是a不能推出b,所以a是b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3.a b表示由a能推出b,由b也能推出a,所以a是b的充要條件,關鍵看箭頭指向誰。必要不充分條件 1.概念 假...

充分條件定義,充分必要條件的定義是什麼?

充分條件 如果a能推出b,a就是b的充分條件。充分必要條件的定義是什麼?充分必要條件。也即充要條件。意思是說,如果能從命題p推出命題q,而且也能從命題q推出命題p 則稱p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且q也是p的充分必要條件。如果有事物情況a,則必然有事物情況b。如果有事物情況b,則必然有事物情況a,那麼b就...

為什麼「若非p是非q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則p是q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若非復p是非q的充分不必要 制的條件,則p是q的必要,不充分條件這個東西嗎?這個 最不好說了,越p和q的話,它非常長的,非常像的非常且呢屁事像右邊就是向左邊,所以說左右部分的人也經常旅遊,所以說嗯,若非p的話,就是飛q這個這個是真的是必要的條件,那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一樣,也不相信嘛,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