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傳說的歷史傳說,梁祝是真實歷史還是民間傳說?

2025-07-20 04:50:24 字數 2191 閱讀 6189

梁祝是真實歷史還是民間傳說?

1樓:匿名使用者

只是民間傳說 兩人分別是兩個不同朝代的人。

"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的來歷

2樓:楊子電影

梁山伯與祝英臺包括馬文才,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之間的故事為歷史真實事件。明代崇禎版《元氏縣誌》裡明確記載「在南佐村西北隅,書院路所經由也,橋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漲溢,衝擊略不賽移,若有陰為封護者,相傳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民間文學研究學者陳連山認為,該記載無疑是元氏產生「梁祝傳說」最有利的史料證明。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愛情所感染。

3樓:水瓶臨風

乙個美麗的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國濟公網-天台新聞,天台之視窗,天台文化,天台人,天台山,天台旅遊 濟公網 2007-4-10 14:13:

37 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正統歷史的記載裡是由來沒有什麼根據,可是它在中國民間至少已流傳了六七百年以上,無南無北,都有關於這個故事的傳說,甚至還有各種遺蹟。它可以說是民間故事中最有勢力的乙個,迫使統治階級官書性質的"地方誌",也不得不鄭而重之地把它收集下來,作成一種"準歷史的記載"。這就是 《寧波府志》裡面何以會有梁祝故事的來歷。

寧波府志》不但肯定了梁祝是東晉時代的人物,連梁山伯的生年和死年,也說得清清楚楚(按其所記,山伯是生於352年,死於373年)。至於所記的梁祝籍貫,家世以及情死的經過,大體上也是和一般傳說相似,顯然它是從民間傳說的輪廓上構畫來的。唯一需要解釋的是,它根據了什麼材料能夠把年代肯定得這樣結實。

清朝人有好幾種筆記本,說到梁祝,似乎都是取材於《寧波府志》,也許有。

一、二種是寫在府志之前而為它所取材的,反正這也沒有多大出入,來歷總不外乎是民間傳說。

我為什麼說這個故事流傳在民間至少已有六七百年呢?因為南宋時代早就有了"祝英臺近"或"祝英臺"的詞牌名稱(後來曲牌也有),元曲的大作家王實甫,也曾在他的"王彩雲絲竹芙蓉亭"裡,借王彩雲的口,唱出了許多歷史人物和故事人物的名字,表演她求愛的苦悶心情,裡面就有兩句?"哎!

你個梁山伯不採(睬)我祝英臺,羞的我怏怏而來。"梁祝的名字和宋玉、巫娥、周瑗姬、卓文君等擺在一起,說明了他們倆的名字在當時是怎樣的被人熟習。

不過,這個故事在元朝、明朝時期,都是被當做虛幻的故事看待,不作為歷史故事來處理。這也有乙個旁證:明人楊守阝止有一首《碧鮮壇》詩,是依據其封建禮法觀點大罵祝英臺的。

詩中列舉了歷史上幾個女扮**的事例,如堤縈、木蘭等,恭維她們是"事緣不得已,乃留千古名",接著就質問"英臺亦何事,詭服違常經?"照這個封建小丑的見解,女孩子要念書儘可以在家裡念,象班昭那樣,沒有"男兒朋"也一樣的成就了學問。底下他就 說:

悠悠稗官語,有無不可徵",這意思就是否認它的真實性。

4樓:樊樊談歷史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祝英臺男扮**,對梁山伯產生愛意。

5樓:浪客毛毛蟲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應該是從明朝開始演變過來的吧。

6樓:最後的豬騎兵

傳說。梁山伯是東晉時期的乙個縣令,因處事公正斷案嚴明親善民眾,所以死了之後當地百姓為他立了祠堂祭祀。明朝嘉靖年間,當地捕獲了乙個女飛賊名為祝英臺,處死之後,當地百姓將之葬於梁山伯祠堂後,以為陰婚。

此後方有梁祝故事之傳。

7樓:丿浮雲歇

梁祝只是乙個傳說。並沒有歷史考證。在。

8樓:廉碧靈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愛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是傳說?還是真實的?

9樓:執筆丶續憂傷

梁祝是民間流傳故事。

後來越說越神,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非真實。

歷史上有 梁祝傳說嗎 是真是假

10樓:沐鳳歌

有,但是梁山伯是一位縣令,祝英臺是一位女俠,祝英臺比梁山伯大幾百歲,只因為兩人都為百姓做過好事,百姓為了紀念他們,杜撰一段美好的愛情。

11樓:閒聊

說不準,只要科技能超過光速,用望遠鏡看古代中國,一看便知。

梁祝的故事是傳說?還是真實的,梁祝是真實的故事嗎

梁祝是民間流傳故事。後來越說越神,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非真實。梁祝是真實的故事嗎?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正統歷史的記載裡是由來沒有什麼根據,可是它在中國民間至少已流傳了六七百年以上,無南無北,都有關於這個故事的傳說,甚至還有各種遺蹟。它可以說是民間故事中最有勢力的一個,迫使統治階級官書性質的 地方...

驪山有什麼傳說呢,驪山的歷史傳說

驪山仙女。驪山以它特有的溫泉和風景而聞名於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與愛妾褒姒主曾在這裡演出了一場興起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悲劇,從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傳秦始皇生前在驪山與神女相遇,遊覽當中欲戲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臉上唾了一口,這樣秦始皇很快生長了一身的爛瘡。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隱隱約約可以看出秦始皇與...

花燈的歷史傳說,燈會的來歷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中華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花燈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