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子房志亡秦
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1、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一方面就是作業的按時完成,作業格式訓練也是學習習慣培養的乙個方面。要利用數學練習本讓學生練習寫數和寫算式。
2、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孩子必須學好,並能夠達到熟練計算的程度。由於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所以要經常性的練習。一年級要多讓孩子藉助小棒等學具擺一擺、說一說計算思路。
3、依據生活理解數學,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
有些數學知識較抽象,容易混淆,我們要注意給孩子創造生活情境,讓孩子在實際體驗中理解知識。如「左右」的認識,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學期學習的乙個難點,在生活中強化孩子對左右手的認識,引導孩子藉此來分辨物體間的左右關係。同時還要注意乙個參照物的問題,如兩人面對面時,如何判別對面之人的左右邊。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讓學生養成積極思維的習慣。 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如果不積極動腦思考就不可能學好數學。如在學習「10的分與合」時,在複習鋪墊的基礎上,提問:
10可以分成幾和幾呢?」引導學生一邊塗珠算一邊思考,從而自己得出結論。多問幾個「為什麼」比直接告訴學生「是這樣的」要好得多。
學生在相互之間的思維撞擊中學會了知識,獲得了積極的成功體驗。
總之,一年級學生由於特殊的年齡特徵,所以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書寫、思維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的知識點及重難點:
一)數與計算。
1)2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數數。數的組成、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加法和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
2)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數數。個位、十位。數的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
二)量與計量鐘面的認識(整時)。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三)幾何初步知識。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直觀認識。
四)應用題。
比較容易的加法、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多和少的應用題(抓有效資訊的能力)
五)實踐活動。
選擇與生活密切聯絡的內容。例如根據本班男、女生人數,每組人數分佈情況,想到哪些數學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突破重難點
2樓: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huangyiran2004
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
屈紅瑛小學數學教學重點,即是「在教材內容的邏輯結構的特定層次中佔相對重要的前提判斷」,也就是「在整個知識體系或課題體系中處於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內容。」如果某一知識點是某知識單元的核心或是後繼學習的基石或有廣泛應用等,即可確定它是教學重點。
數學教學難點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上阻力較大或難度較高的某些關節點」,也就是「學生接受比較困難的知識點或問題不容易解決的地方。」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在講課時必須做到:突出重點、講清難點,幫助學生理清頭緒,從而有效地學習教材。下面就突出重點,講清難點,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時如何突破難點?
難點有兩種情況:一是教材本身內容的難度大;二是由學生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決定的難點。為了更好地講清難點問題,我在教學中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從教學難點出發,以生活為源泉,善於創設情景。
首先要尋找乙個能引起學生共鳴和興趣的話題作為難點的切入點。然後採用階梯設疑法,即設計問題有梯度,由淺入深,由易而難,步步推進地解決問題。也可以用分解整合法,把乙個問題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幾個小問題來講,然後再加以概括歸納,這樣就容易把問題講清楚。
4.三、以板書設計為突破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模。
3樓:膠囊ye姼
一堂數學課上得好不好,關鍵看教師是否正確地講解了教材的基本內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點及解決了教材的難點,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能否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能力的表現。 首先,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應注意: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從重點確定好難點。數學教學重點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是由於學生原有數學認知結構與學習新內容之間的矛盾而產生的,從學生認知水平來分析,通過同化掌握事物知識點是教學難點。當然,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學生個體認知水平的差異。
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師通過課堂練習能及時瞭解當堂教學效果,使教與學的資訊得到立即反饋,避免「亡羊補牢」。總之,要根據學生實際,在把握重點的基礎上確定好難點。
其次,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是突破難點、突破重點的前提,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要想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出難點,首先要深鑽教材,從知識結構上,抓住各章節和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其次是備足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的認知水平,並考慮到不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前的精心準備,正確的定位,就為教學時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學重點來自於知識本身,是由於數學知識內在的邏輯結構而客觀存在的,因而對每乙個學生均是一致的。
而教學難點卻不同,它依賴於學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實踐證明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於同一知識點的難點突破速度與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由於教學重點與難點二者形成的依據不同,所以有的教學內容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有的內容是教學重點但不一定是教學難點,有的內容是教學難點但不一定是教學重點。
但是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是由同一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所決定的。我感到,要把數學之路探清認明,唯一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
只要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在備課上多動一番腦筋,多花一番心血,認真研究大綱,努力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弄清重點、難點,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全心全意的投身到教學工作中去,就能找到關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錦囊妙計」,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如何突破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4樓:匿名使用者
要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舊知識為生長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乙個有效的方法。小學數學是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每項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又是後續知識的基礎。知識的鏈條節節相連、環環相扣、舊裡藏新,又不斷化新為舊,縱橫交錯,形成知識網路,學生能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絡,才能深刻理解,融會貫通。
數學教學就是要藉助於數學知識的邏輯結構,引導學生由舊入新,組織積極的遷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認識簡單與複雜問題的連結,用數學學科本身的邏輯關係,訓練學生的思維。
5樓:心理學***
數學是一種思想,你要教授解體的思路 思想 而不是一種方法 方法只有一種 有侷限性 但是思想確實開放的 就是要做到 要這樣做 為什麼這樣做 這樣做才是對的,多灌輸合理的想法 使他們接受的更快 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 你累 她們也學不懂。
**小學數學怎樣突破重難點
6樓:網友
(一)分數、百分數的應用題。
分率的概念是解題的關鍵,其中標準量「1」的選取是解題突破口。
二)工程問題。
工程問題要弄清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三者之間的關係。
三)行程問題。
從表層意義上是考查學生對路程、時間、速度三者關係的認識,從深層次的角度分析,實際上是檢查學生的變通能力,因為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路程=時間×速度等,往往還涉及到時間、地點和方向等諸多要素。
四)濃度問題。
這類題目要求瞭解的關係式:溶液=溶質+溶劑;濃度=溶質/溶液;溶液=溶質/濃度等等。小公升初常考的幾何問題。
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呢?思索正方形面積是怎樣計算的?為什麼?
求表面積就是求立體圖形的什麼?長方體表面積是怎樣算的?這類題還有什麼簡便的方法?
圓柱體表面積是怎樣算的?求長方體和圓柱的體積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圓柱(錐)問題: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要知道圓柱側面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並認識近似數的進一法。
小公升初常考的統計題。
簡單的統計表、統計圖、還學過求平均數和求百分數等都是統計初步知識。
在統計工作中除了對資料進行分類整理用統計表來表示以外,有時還可以用統計圖來表示。常見統計圖有以下三類: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要認識統計圖,並明確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經歷收集、整理資料和用統計圖表示資料、整理結果過程。能根據繪製出的統計圖,分析資料所反映的一些簡單事實,能做出一些簡單的推理與判斷,進一步認識統計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
如何突破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重難點
一 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抓準教材的重難點。小學語文大綱指出 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不僅長知識,還要長智慧,培養學生肯于思考問題,善於思考問題。做為一位語文教師,要明確這一目的,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學生智力上,著眼於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識途。我感到...
小學一年級數學小故事,小學一年級數學小故事
內容來自使用者 ppt教學院 1 小學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 森林裡的客人 有一天,森林裡面來了一群特殊的 客人 它們長相很特別,動物們都很奇怪,要求他們一一介紹自己。第一個走出來一個瘦子,它說 我是1,像支鉛筆細又長 接著又走出一個說 我是2,像只小鴨水上飄。第三個說 我是3,像只耳朵聽聲音。我是4,...
求小學一年級數學小知識,小學一年級數學應該掌握哪些知識
數學小知識 數學符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 數和形的相互關係。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裡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 號。號是由拉丁文 et 和 的意思 演變而來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