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客亭》翻譯,關於杜甫的《客夜》的解釋,謝謝咯

2021-03-03 23:20:27 字數 5204 閱讀 4018

1樓:匿名使用者

《來客亭》是唐代大詩人杜自甫的作品。此bai詩和《客夜》

是同時之作。唐寶du應元zhi

關於杜甫的《客夜》的解釋,謝謝咯

2樓:劉立偉

四處漂泊**能睡得安穩,秋日天卻亮得很晚,捲起窗簾還能看到天邊的殘月,枕在枕頭上聽到波濤翻滾的聲音。為了一家人的衣食而計無所出,窮困潦倒全靠朋友的幫助。老妻又在寫信了,掛念自己這未歸之人。

3樓:孫亦磊

這是杜甫於公元762年(唐寶應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臺)時所作。這年七月,杜甫送嚴武還朝,一直送到綿州奉濟驛,正要回頭,適徐知道在成都作亂,只好避往梓州。這時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杜甫的坎坷一生

4樓:打醬油的布布熊

1.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

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2.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訊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

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採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

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3.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

後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5樓:秋天一片寒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為「詩聖」。「安史之亂」後於唐幹元二年(759年)流亡到成都,瀕澆花溪築茅屋而居,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顛沛流離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幫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

他在這裡居住了將近4年,寫下了240多首詩篇。《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

一、 年少狂傲

杜甫和李白於洛陽相遇,點染了中國文學史上的濃墨重彩。他們漫遊山東,訪道士獵鷹炊,痛飲狂歌,堪稱狂放不羈——此乃杜甫的青年時期。處於盛唐時代的人們胸襟巨集闊,生氣勃發,因此人們認為狂放是信念之美,於是李杜的灑脫頗為人們景仰。

他們登高臺慨懷古、縱論天下,令人豔羨!李白的《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記載了當年他與杜甫的浪漫生活: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個自遠,且盡手中杯。

杜甫和李白一樣,也是滿懷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所不同的是,那時李白已從長安鎩羽而歸,可杜甫卻深懷一腔夢想,準備赴長安踏仕途。」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其高傲之心可窺見一斑!

然而,杜甫實未想到,在長安求官連連碰壁。可初露鋒芒的他依然持有幾分狂傲,在給唐明皇的上書中,他毫不謙虛地說自己的才華不遜漢代文學大家楊雄、枚皋。今日曆史證明杜甫聲名遠遠高於楊雄、枚皋。

可當時,杜甫的狂傲,令唐明皇十分厭惡。從這一點看杜甫和李白真是旗鼓相當!

人至中年的杜甫生活在四川,這一時期是杜甫一生為數不多的祥和歲月。劍南節度使嚴武崇拜杜甫的才學,所以全面接濟他的生活。可是,杜甫生性傲漫,對嚴武的關照常顯得無動於衷。

於嚴武會面不戴冠不施禮。有一次,杜甫酒醉竟坐到嚴武的座位上,久視嚴武說:「嚴挺之還有這樣的兒子!

」如此直呼對方父親的名諱,此謂大忌,可杜甫借酒撒瘋全然不顧。

儘管嚴武崇敬杜甫,但身為軍閥的他性情暴烈,常因小事殺人那更是眾所周知。杜甫競敢如此狂妄,使嚴武產生了殺掉杜甫的想法。某日,嚴武派人準備去殺了杜甫,幸虧嚴母阻攔,杜甫才逃過此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避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詩洋溢著關心民眾疾苦、悲憫蒼生的情懷,因此後人很難把他和輕狂關連,這也恰恰是杜甫生性複雜的一面!

二、中年消極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任左拾遺[負責進諫的的事物] ,此時,宰相率兵與叛軍大戰失利,被朝廷罷官。為此,杜甫向登基不久的唐肅宗上書,認為房沒有大罪,應予重任。並以此事與唐肅宗糾纏不休。

杜甫態度堅決且說話不計君臣之禮,終於惹惱了唐肅宗,他降旨提審杜甫,好在宰相和御史多次求情,求萬歲看在杜甫工作盡職盡責份上,才免了杜甫的刑罰之災。 可杜甫居然不屈不撓,再次上書為房的事情討個說法。這種脾氣和唐初名臣魏徵一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可人家魏徵生逢明主唐太宗這樣罕見的明君,留下了一代諫臣的美名。既便這樣,唐太宗也不免生氣的說,要殺了魏徵這個不知進退的傢伙。而杜甫遇到的是唐肅宗可就沒那麼幸運了,不久便藉口把他降在了嚴武手下當差。

可孰料,杜甫和嚴武的同僚不和,提出辭官,被嚴武拒絕!此後,杜甫又多次要求辭官,嚴武實屬無奈,準允杜甫回草堂脫下朝服為民。此事乃杜甫人生的轉折,他由一位積極進取的諫臣,到消極辭官的草民,他的思想經歷了痛苦而殘忍的折磨。

三、飢寒晚年

人常說:人生最大的不幸是懷才不遇,而杜甫曾得到了相遇的機會,可終因他的耿直而錯失良機。我們不能說這是杜甫的悲哀,因為這是無數文人政治上的一種不幸,杜甫一生的悲慘不是他政治上的不幸,而是他後半生難以忍受的飢餓。

杜甫初入長安,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使他的經濟失去了**,生活立既就陷入困境。這一時期,他靠採草藥艱難餬口,經常出現幾天沒米下鍋的情形,無奈他乞於豪門和親友,得到暫時的接濟。最可憐的是他為了蹭一頓飯,常到長安的一個晚輩家奉承討好。

而這個晚輩生活也一般,時間長了,表面上不便說什麼,可心裡十分討厭杜甫。入長安十年,杜甫才謀了個小官。上任不久,他便急迫的回鄉探親,可聽到的競是小兒子餓死的噩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可想而知,杜甫寫下這千古詩句時,是何等的痛苦啊!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和廣大饑民一樣拾橡慄、挖野芋,在飢餓中掙扎,輾轉到四川以後,他已經是疾病纏身了。他的《石壕吏》足以體現出對戰爭的憤恨,對廣大人民的深切同情,詩中流露出的哀憐,又何嘗不是他自身的寫照啊!

杜甫離開四川后客居湖南,由於洪水突漲,他被困湘江9天,忍飢挨餓。耒陽縣令派人用小船把杜甫救了上來,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飢餓難當的杜甫饕餮醉飲,當晚飫食而死,在醉飽中度過了坎坷多舛的餘生!

杜甫《望嶽》的翻譯。

6樓:花花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由於大自然的偏愛,給了這兒神奇秀麗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部分。

層層雲升騰,心胸蕩然,極力張大眼睛把飛鳥歸山映入眼簾。 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俯瞰群山會是多麼渺小!

杜甫《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詩文解釋】 泰山是如此雄偉,青翠的山色望不到邊際。大自然在這裡凝聚了一切鍾靈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為黃昏與白晝。望著山中冉冉升起的雲霞,盪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詞語解釋】 岱宗:泰山別名岱山,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齊魯:

古代二國名,這裡泛指山東一帶地區。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鍾:聚集。 陰陽:

陰指山北,陽指山南。 割:分割。

層雲:雲氣層層疊疊,變化萬千。 決眥:

形容極力張大眼睛遠望,眼眶像要決裂開了。眥:眼眶。

會當:一定要。

【詩文賞析】 《望嶽》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詩人到了泰山腳下,但並未登山,故題作「望嶽」。詩篇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

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詩篇氣魄巨集偉,筆力囊括,造語挺拔,充分顯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創作才華。清人浦起龍說:

「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卻是中肯的評價。

7樓:謝豐問

唐 杜甫

岱宗夫(fú)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編輯本段註釋

1.嶽:此指東嶽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

3.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鬱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即山東地區。

4.青:山色。

5.未了:不盡。

6.造化:天地,大自然。鍾: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麗。

7.陰陽:陰指山北(水南),陽指山南(水北)。割:劃分。這句是說,泰山橫天蔽日,山南向陽,天色明亮;山北背陰,天色晦暗。同一時刻卻是兩個世界。 還指

8.蕩胸:心胸搖盪。

9.曾:通「層」。

10.決:裂開。眥:眼角。決眥形容極目遠視的樣子。入歸鳥;目光追隨歸鳥。

11.會當:終當,終要。

12.凌:登上。

13.小:渺小。

14.鍾:聚集。

編輯本段譯文

譯文(1)

1.泰山是什麼樣的面貌?青翠的峰巒,齊魯大地都能看到。

2.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於泰山,南北兩坡一面昏暗,一面明亮,截然不同。

3.山間層雲升騰令人襟懷激盪,雙目圓睜凝視著入巢的歸鳥。

4.終要泰山的巔峰,才能遍看群山的矮小。

譯文(2)

1.五嶽之首的泰山啊,怎麼樣?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域內都能望見。

2.天地間的神奇峻秀啊,都在這一山凝結聚繞,那山北山南一邊暗一邊明,判若黃昏和晨曉。

3.看峰巒層雲迭起,胸中一陣陣盪滌波濤,睜裂雙眼目送那漸入山林的點點歸鳥。

4.啊,將來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巔站得高高,俯首一覽,啊眾山匍伏在山腳下是那麼渺小。

杜甫的述懷翻譯,關於杜甫的古文翻譯

杜甫,字子美,他的五言詩 北征 述懷 新婚 垂老 等,格式是參照前人的,但曲調自創。他的五言 七言律詩,廣為熟識,不但在垂拱年間到元和年間很流行,宋代詩的蒼桑,元代詩的綺麗,沒有不參照他的作品的。他的古體詩不墨守陳規,近體詩則博採眾家之長,這是杜詩的優勢。李白善於歌行體寫作 杜甫則善於寫近體詩。李白...

杜甫《夜》的譯文杜甫《夜》的譯文

夜杜甫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獨夜旅魂驚。夜色漸濃,露水在漸漸凝結 垂落,樓下的江水,在靜靜地不斷流淌。周圍的山峰,像巨人一樣屹立。疏燈自照孤帆宿,新月猶懸雙杵鳴。遠處江面上,零星地閃爍著幾點燈火,那是夜泊的客船和漁舟,新月高懸,萬籟俱寂,這時從城中傳來一陣陣搗衣的砧杵之聲,迴盪在夜空之中 南菊再逢人臥...

關於杜甫的《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作者 杜甫 朝代 唐 體裁 五言律詩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 八庚 可 八庚九青十蒸 通押。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