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菩提是智慧的意思,妙法就是絕妙的法門。連起來就是充滿智慧的絕妙法門。
請問佛教中「南無」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一、佛教中的「南無」,讀作[nā mó]。原為「禮拜」之意,意譯是「皈依」的意思,也有敬禮、歸敬、歸命、信從、信順等含義,將「南無」兩字冠於佛名前,表示歸依之意。
二、上面那一段文中的意思是:大家都把手掌合起來,一起念……,就是念你列舉的引號裡面的字。除了「南無過去現在未來佛」的意思是皈依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外,「南無」兩個字的後面都是具體每一尊佛的名字。
三、這個不是念經,就是在唸佛。唸的語調沒有標準要求,一般按照自己的習慣即可,但要和大眾的速度保持一致。
四、這個排列順序看著好像沒有規律。燃燈佛是釋迦牟尼佛在做菩薩時的老師,是過去佛;藥師佛現在東方琉璃世界,是現在佛;釋迦牟尼佛也屬於現在佛;「南無過去現在未來佛」是統稱,應該放在最前面或最後面較好。
五、**《西遊記》中的唐僧是根據歷史真實人物唐玄奘大師去印度取佛經的事蹟改編,其中不乏杜撰加工,「旃檀功德佛」是**中的杜撰,歷史上唐玄奘大師並未示現成佛,當然也沒有佛號了。
3樓:網友
【南無】
梵語namas,巴利語namo。又作南牟、那謨、南謨、那摩、曩莫、納莫等。意譯作敬禮、歸敬、歸依、歸命、信從。
原為『禮拜』之意,但多使用於禮敬之物件,表歸依信順,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如稱南無三寶(梵namo ratna -traya^ya ,音譯作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那謨囉怛那怛囉夜耶),即表歸依佛法僧三寶之意。如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妙法蓮華經等,將『南無』兩字冠於佛名或經名前,亦表歸依之意。
旃檀功德佛不是唐僧。
4樓:網友
五聖果位之時,諸眾佛祖、菩薩、聖僧、羅漢、揭諦、比丘、優婆夷塞,各山各洞的神仙、大神、丁甲、功曹、伽藍、土地,一切得道的師仙,始初俱來聽講,至此各歸方位。你看那:靈鷲峰頭聚霞彩,極樂世界集祥雲。
金龍穩臥,玉虎安然。烏兔任隨來往,龜蛇憑汝盤旋。丹鳳青鸞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
八節奇花,四時仙果。喬松古檜,翠柏修篁。五色梅時開時結,萬年桃時熟時新。
千果千花爭秀,一天瑞靄紛紜。大眾合掌皈依,都念:南無燃燈上古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未來現在佛。
南無清淨喜佛。南無毗盧屍佛。南無寶幢王佛。
南無彌勒尊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無量壽佛。
南無接引歸真佛。南無金剛不壞佛。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南無精進善佛。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南無婆留那佛。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南無才功德佛。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旃檀光佛。南無摩尼幢佛。南無慧炬照佛。
南無海德光明佛。南無大慈光佛。南無慈力王佛。
南無賢善首佛。南無廣主嚴佛。南無金華光佛。
南無才光明佛。南無智慧勝佛。南無世靜光佛。
南無日月光佛。南無日月珠光佛。
南無慧幢勝王佛。南無妙音聲佛。南無常光幢佛。
南無觀世燈佛。南無法勝王佛。南無須彌光佛。
南無大慧力王佛。南無金海光佛。南無大通光佛。
南無才光佛。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鬥戰勝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文殊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南無西天極樂諸菩薩。南無三千揭諦大菩薩。
南無五百阿羅大菩薩。南無比丘夷塞尼菩薩。南無無邊無量法菩薩。
南無金剛大士聖菩薩。南無淨壇使者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
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國,盡報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佛教中是否有「南無旃檀功德佛」等佛?
5樓:匿名使用者
"南無"是梵文的譯音,讀成"拿摩",中文意思是"皈依"
皈依燃燈上古佛。皈依藥師琉璃光王佛。皈依釋迦牟尼佛。皈依過去現在未來佛。南皈依清淨喜佛。
事實上 佛教中沒有乙個所謂"頭號人物",皈依那麼多的佛祖,目的是讓我們能夠認識我們本來清淨的自性,皈依佛祖其實就是要我們能夠皈依自己善良純淨的自性。
佛教中攝持是什麼意思
6樓:苦苦的掙扎
佛教中攝持是護衛、護持的意思。
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若乃乘攝持之告,評達養之篇,畏絕跡之不遠,懼行地之多艱。」 唐·司空圖《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確化募雕刻律疏》:「泛灑六塵,攝持萬行。」
7樓:網友
攝:攝受;
持:加持。攝持:互相接受,或者被加持。引申為加持、守護,或控制之義。又譯作所持、護念。
大方廣佛華嚴經》雲「受一非餘,魔所攝持」。
十疑論》:」有五因緣故得不退。1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2佛光常照菩提心,念念增長,故得不退。3水鳥、樹林、風聲,自然樂響,皆能演妙法音,使聞者常念。"
就是這個意思。
阿彌陀佛!
8樓:迷蝶未醒
攝持shè chí
1).護衛;護持。
2).掌管;控制。
唐·司空圖《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確化募雕刻律疏》:「泛灑六塵,攝持萬行。」
9樓:東山無人
就是找到那個不定的心 能駕馭它 就是攝持。
10樓:智慧機器人
攝持 shè chí —護衛;護持之意。
佛教中的 「梵」字是什麼意思?
11樓:好木木偶
梵」的原意是魔咒曼荼羅、祭祀儀式和唱詩僧侶,引申為自祭祀儀式所得的魔力;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就有「梵生」;再引申為宇宙的精力,天地執行和人類生命,都有賴於梵。梵為本體的觀念,則由《吠陀》中宇宙精神主宰「祈禱主」演變而來。梵與「我」或「彼一」,都是古印度所指的終極實在,是超越和不可規範的唯一實在,多通過否定(非……,非……)加以講述。
奧義書》和其後的各正統學派在通過否定後,正面斷定「梵」與「我」的存在,而且是唯。
一、不二的存在。這種終極觀是實體性的,在思想的最高位置。「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斷推理,不能靠思辨體驗,只能通過瑜伽直接體驗。
梵我無處不在,現世只是「終極實在」一種扭曲、不充分的表現,追求梵我時必須捨棄與現世的根本聯絡。
婆羅門教視現世是不真的,但亦明白表達在一切無常無我之上,有乙個肯定性的梵我境界。,視世間為「假立」;僧佉(數論)以梵為自性,視世間為現象,都是以梵為宇宙的本體。」又佛為婆羅門又稱梵,清淨者之意也。
俱舍論二十四曰:「真沙門性,經亦說名婆羅門性,以能遣除諸煩惱故。佛與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猶應名梵。
由契經說,佛亦名梵。
12樓:匿名使用者
梵〈形〉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同本義。
梵,即芃之俗體。――清·鈕樹玉《說文新附考》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淨」、「寂靜」
淨修梵行。――妙法蓮花經》
又如:梵心(清淨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淨的法門);梵事(清淨的佛事)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梵 fàn
梵文"梵摩"的簡稱,意義是清靜,寂靜。
與佛教有關的:~宮。~剎。
梵文】〈古〉印度的一種語言文字。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康熙筆劃:11 部外筆劃:7【唐韻】【韻會】??
扶泛切,音帆。【說文】出自西域釋書。【韻會】華言淸淨,正言寂靜。
又【字彙】梵唄,吟聲。 又【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扶風切,??音馮。
木得風貌。【類篇】風行木上曰檒。或作梵。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又【唐韻】《漢都鄕正衞彈?
梵梵黍稷。借作芃芃。
佛教中經常提到的善根是什麼意思請問佛教中說的善根是什麼意思?
佛教從善入真,善法終究為方便法,歸入了義真法才為解脫上策!可先人沒有學過佛,為其迴向,可以令其善根深厚獲得福德,但是終究應以釋尊為榜樣導以如來藏正法為上!善根的具體內容很多,其中主要是 無貪 無嗔 無痴。叫做 3善根。不要誤認為 善根就是善業。做了好事,將來必有善報,這屬於善業,但這不是善根。善業屬...
請問佛教中的頂禮是什麼意思
頂禮 向佛 菩薩或上座行此禮,雙膝跪下,頭頂叩地,舒兩掌過額承空,以示頭觸佛足,恭敬至誠,就是俗話說的 五體投地 頂禮指跪下,兩手伏地,以頭頂著所尊敬的人的腳,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禮。頂禮一次最 專基本的功德將獲得自己身屬下所壓面積直到金剛大地以上所有微塵數 量之轉 輪 王位,然其功德之邊尚不可盡。所以...
佛教中經常提加持,請問加持是什麼意思,加持具體如
加持的意思是 密教認為大日如來以大悲大智隨順眾生 佑助眾生,稱為加 而眾生受持其大慈悲,則稱持。所以加持是指互相加入,彼此攝持。原意為站立 住所,後轉為加護之義。又譯作所持 護念。佛菩薩以不可思議之力,保護眾生,稱為神變加持。加持的具體做法 關鍵是做到 深信佛教,依教奉行 就可。擴充套件資料 加持的...